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与回族舞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舞蹈的起源由于回族先民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定居中国后,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回族没有像其他民族那样,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  相似文献   

2.
回回民族簡称“回族”,回族人民通常还自称为“回回”。回族的人口現約400万,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回族居住很分散,又和其他兄弟民族主要是和汉族人民杂居。关于回回民族的来源,虽然还有着各种不同的見解和意見,但許多史料說明,它是由元代进入中国的中央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唐宋时代来中国經商而居留下来的少数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3.
古城西安,曾经是中国回族穆斯林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历史上阿拉伯、波斯医药使者们进行交流、贸易的向往之地,受祖先医学巨典《回回药方》的恩泽和历史传统之影响,如今,西安的回族人在他们祖辈居住过的唐代蕃坊上,兴建起了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医院———星月医院。医院开办以来,因其本着“精医、弘善、崇学、重德”的八字办院方针为病人服务,赢得了坊民和周围汉族人的信赖,回族同胞亲切地说:“星月医院,咱们回族人自己的医院。”在旧中国,西安的回族人与全国各地回族一样,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过着终年劳累,不得温饱的生活,看…  相似文献   

4.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居住最不集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现全国回族人口有2100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北地区及河南、云南等省区,其它各地也均有分布。其中宁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分布尤为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回族文化也最为突出。提到回族文化自然与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大陆经商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商人——“蕃客”、“胡商”,在广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乘商船来华经商和传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中一些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成了中国大陆上的…  相似文献   

5.
回族是以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定居,融合汉、维吾尔和蒙古民族,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逐步塑造成型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巴布的理想     
巴布教派产生于伊朗,伊朗古称波斯,中国古代史书上称为安息国。是一个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16世纪伊斯兰什叶派被宣布为波斯国教。1935年波斯正式改名为伊朗。古代波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道,与中国有着友好的关系,波斯语曾是中国穆斯林语言交流工具之一,西北历史上有不少波斯后裔。波斯在数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辉煌,为世界科学文化以及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18世纪初,纳第尔汗领导波斯人推翻了异族统治而建立了波斯人自己统治的国家。但是伊朗封建汗之间不断地发生内乱与战争,使伊朗农田荒芜…  相似文献   

7.
回族医学对人“脑”的探索,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曾名列前茅。这与元、明时代接踵传入的伊斯兰医学四体液和生理解剖学有关,其中“脑主灵机记性”说和“天方脑科”的传入,曾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形成了新鲜和长期的刺激。回族民间流传至今的若干典籍,如《密尔索德》(《道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上,回回民族的先民们在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即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穆斯林民族的语言。随着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回族中国公民身份的确立,其语言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回回人学会了汉语,丢掉了母语。明朝的‘禁胡’政策加速了回回语言的汉化进程,使回族语言最终形成。但是,由于内部交流及宗教生活需要等因素,回族语言中仍然保留了大量阿拉伯语词汇,现将其中部分词汇及其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据史料记载,明代之前,伊斯兰就进入澳门,尽管在具体时期和进入方式上还存在不同的见解,不过从历史遗留来推断,伊斯兰在澳门的进入,还是通过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他们从中东及波斯湾远道而来,在澳门落地生根。二战期间,有大量回族躲避战乱来到澳门。另外还有香港的华人穆斯林,印巴穆斯林以及其他族群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惟一的热带滨海城市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着6400名回族穆斯林,他们分布在回辉、回新两个自然村。无论从祖源来历、服饰文化、语言结构以及清真寺建筑艺术等方面,这里的穆斯林与内地回族穆斯林相比,都有明显的特点。其经济发展与生活富裕程度,在全国两千多万各族穆斯林中居于前列。他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正确处理与周围汉族、黎族、苗族等兄弟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为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早在唐朝时候,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海路到中国经商,有少部分人就在三亚定居下来。在宋…  相似文献   

11.
吴忠回族穆斯林和清真寺韩志刚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北依黄河,南傍秦渠,面积11l2平方公里,素有“塞上江南”之称。人口257959人,居住着回、汉、满、东乡、蒙古、壮等16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56.13%。早在唐朝中叶,就有来自波斯、中亚的“...  相似文献   

12.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大分散、小集中”是它典型的居住特点。其主要族源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后(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后裔,  相似文献   

13.
清真饮食是回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族的许多饮食习俗,是在严格遵守伊斯兰教饮食戒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回族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融汇,故清真饮食中又有对其他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吸纳。清真饮食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浓郁,它凝聚了回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使中国饮食更加丰富多彩,乃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体系。一中国清真饮食的兴起,主要源于穆斯林的饮食禁忌。早在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商贾为了遵守其饮食戒律,即将清真食品传入中国。据唐太和中(827-835年)高州刺史房千里《投荒…  相似文献   

14.
姓氏学是一门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学科。中国汉族姓氏最早是母系社会氏族部落的代号,以后演变为家庭的标志。在三代时“男子称氏,妇女称姓”(通志·氏族略)。到秦代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出现某一人群共有的标志,即所谓“姓”。后在人群中为把彼此区分开来,又出现所谓“名”。两个标志的结合,即成为中国人的姓名。回族姓氏的起源发展与汉族不同。回族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的“蕃客”和蒙古西征时从中亚、西亚东迁而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即所谓“色目人”中的回回。他们的姓名是自已名字·父名·祖父名(或家庭、部…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宗教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生发而成的回族哲学,是中国哲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朵,内容丰富,别具一格。本文试从伊斯兰教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双维度审视回族哲学,探讨其间的起承转合,探讨回族哲学于回族、伊斯兰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乃至于对当下社会的裨益,以期引发更多人对回族哲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有回族穆斯林10万人,清真寺116座。除甘孜州的石渠、新龙两县外,其余各市、县均有回族穆斯林居住,具有大分散特点。在四川18个地、市、州中,阿坝、绵阳、凉山、成都四地区回族穆斯林最为集中,占全省回族穆斯林总数的66.41%,而且大多围绕清真寺居住,形成小集中的街巷或村庄。一、四川伊斯兰教的源流和发展四川有伊斯兰教徒居住,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时期。五代时梓州(今三台县)有波斯人李珣、李玹、李舜弦兄妹定居,李舜弦为前蜀后主王衍昭仪,与兄珣皆以诗词闻名,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有传。宋何光远《鉴戒录》卷4载:“李珣,字德润,本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回族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带来阿拉伯、波斯等地的优秀文化,回回天文学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宋代以后,一批批穆斯林天文家来到中国。他们长于历算,能编撰精密的历法、预报日食、月食和五星(金、木、水、火、土星)的运动,测定时间和地理纬度,并有一整套构思新颖、结构独特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绘画和制作工艺品的才能,早在伊斯兰初期,就为阿拉伯学者、波斯学者和诗人们所赞美,他们并把中国艺术家作为精通绘画的典范。在当时,一位波斯诗人在形容他情侣的嘴唇时,这样描述:她的嘴唇之美如同中国画家画出的一样。  相似文献   

19.
槐店清真寺     
槐店清真寺,原名至元寺,近称老寺。座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东关,这里居住着回族群众八千余人。据《沈丘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被忽必烈强征到中原来的波斯人阿力所建,距今已有714年的历史。据《古碑》叙述它是豫东建起的第一座‘麦斯吉德’教坊。  相似文献   

20.
米乐金 《美与时代》2014,(8):126-127
回族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饮食的起源,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伊始,饮食习惯严格依照伊斯兰教《古兰经》教义。其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维系着回族族群的民族情谊,增强着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加强了族群认同。本文以泰安清真寺小区回族的饮食禁忌和做油香仪式为切入点,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对回族饮食文化里这些文化象征符号的理解,通过对“他们”和“我们”的区分,发现这些符号对回族人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