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曾国藩的睦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中,睦邻观是一个重要的层面。曾国藩作为晚清大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之浸润。在其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中,睦邻观是重要内容之一,当代人从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以传统伦理治家的最忠实的笃行者,在其治家思想中,对家庭经济有着独特的看法,构成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家庭经济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谦俭之风,惜福之道”、“勤俭持家,奢侈亡族”、“不留钱财与子孙”、“散财济人,掌控盈虚之道”四个方面对其家庭伦理思想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表现为把"孝道"作为立家之本,认为孝悌廉耻胜于功名,表现了与以往家庭伦理的不同。曾国藩非常重视并终身实践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意义上的孝观念,而且将传统意义上的孝观念予以扬弃,形成了既承接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孝思"。为此,在忠与孝的关系上,曾国藩提出了先孝后忠的思想,反映了他在家庭伦理方面对传统道德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是中国仕宦家训的发展颠峰。其主要内容是: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立身之术。其基本方法是:以身立范法、严爱殷责法、因材施教法。这些内容和方法对于当今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行政道德、劳动伦理及消费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在继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家庭教化理论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把家庭作为伦理教化的基础,提出要将治家与教子合二为一,知德与意趣要兼相修养,努力做到自立自强与刚柔并济,并且将立身与养身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包括亲子、兄弟和婚姻夫妻伦理。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 ,《诗经》在“孝”的道德范畴、兄弟之伦、夫妻男女道德等方面 ,具有比较原始的内容和意义 ,但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已经初见端倪。《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 ,经由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挥 ,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吸纳了先秦儒家伦理中许多合理内容 ,特别是发展了孔孟的家庭伦理思想 ,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是我国伦理史上一宗宝贵遗产。他关于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间道德权利与义务的思想极具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家庭伦理思想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爱情、婚姻和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伦理思想。毛泽东在批判中国封建的家庭伦理思想的同时,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 ,论及其他家庭伦理。其伦理思想始于家庭 ,由亲及疏 ,由内而外扩展到整个社会 ,体现出层次性、泛化性。《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与政治制度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人生一世,需要吃饭、穿衣、住房、乘车、赡老养幼,有得失之心本很正常。然而,除了适度的得失之心,也得有"分润之心",也就是有能力时,我们必须懂得分利给别人。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以祖父母为核心,包括曾国藩的父母、叔父母与其弟弟、弟媳、侄儿、侄女。曾家的经济来源除了土地上的收入,就是曾国藩不定期地从北京捎回的白银。这些白银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上千两。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庭要和睦,那些有能力支撑家庭的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除利己心。其次,他给母亲寄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马上觉得有点不对,因为没有给叔母零花钱,于是嘱咐家中的弟弟给叔母也送上一份。并且立下规矩:以后自己每年给母亲、叔母零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 ,忠孝是两个重要的范畴。曾国藩的“先于孝而后于忠”忠者观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良莠并存;现代社会消费伦理观优劣同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嬗变,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通过扬善弃恶,去伪存真,融汇整合,构建出既有历史传统又有时代气息,既有民族性特点,又面向世界当代中国家庭消费伦理观,从而实现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曾参思想以道德规范为主,核心是孝,实质是重视伦理,重视做人的责任。他认为人生责任多,处处时时有责任,责任是相互的;人的责任有先后、高低之分,家庭责任是首要的、基本的,社会行政责任是次要的。人们在尽到家庭责任以后,应自觉主动地承担并终生坚持不懈地履行对他人以至于天下人的责任;人们为尽到人生责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并提出了“省身”、“战战”、“慎独”等修身方法。  相似文献   

14.
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社会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嬗变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均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回族家庭伦理谚语内容的分析,从民俗学视角对回族家庭伦理谚语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民众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回族家庭伦理谚语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经典的借用和转化、对相邻民族谚语的采借以及自身的创造三种方式实现的;从回族家庭伦理谚语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回族民众以父子关系为家庭本位,注重家庭成员平等关系,以健康、和谐为导向的家庭伦理观。  相似文献   

16.
A Great Plains land ethic is shaped by an intimate knowledge of and appreciation for the evolution, ecology, and aesthetics of the plains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evokes a sense of wonder and mystery suggested by the word "sacrament." The biblical concept of "covenant" points to God as a community-forming power, a creative process that has evolved into the earth community to which we humans belong. In contrast to an anthropocentric ethic which emphasizes human dominion over nature, a Theo-centric land ethic seeks a balance, reflected in Genesis 1–3, between humans who are members of the earth community and moral agents accountable to God for the earth. A land ethic identifies concrete practices of metanoia and heal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address the loss and degradation of soil;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s; utilization of wind and solar energy; and prescribed burning to restore processes vital to the prairie ecosystem. The concept of subsidiarity suggests that practices of metanoia and healing are a combination of wise public policy balanced by personal, family, church, business, and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