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家的形成与祭祀的集中密切相关--或者说,通过对祭祀对象的掌握而掌握对不同民族的权力,这是中国国家形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神的关系既体现为人与祭祀对象的关系,也体现为人与神的代言人-巫师集团的关系,它使中国的王权与神权一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这在中国商代有着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5,(7):40-40
十条诫命的道德命令显然是以神的慈爱和公义等属性为基础的。十条诫命的头四诫是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责任,后六诫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当有的合宜关系与职责。圣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基于人与神的正确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南茶陵的田野调查,本文考察了烧香、敬拜以及灵验所表达的人与祖先/神交往互动的方式,探讨了民间信仰实践体现出的人神关系及其建构方式.本文指出民间信仰实践体系的根基是以差序格局为原则发展出的神界观念与宗教实践方式.神灵不是笼罩万有的上帝,而是需要与每位信仰者和实践者建立具体直接关联的神.个体从已出发,从私人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并建立和神界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从己出发的攀关系、讲交情.从差序格局出发的神人关系和神界秩序奠基于祖先和敬祖的实践,因此家庭、家庭内以敬祖为核心的实践应成为我们研究民间信仰实践的基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秋芬 《天风》2018,(9):21-22
借"崇拜""探访"和"小组"把人带到神面前,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在互动关系中,生命得以成长,关系得以再生。一位刚去加拿大留学的朋友跟笔者聊起,中国有些教会在与新人或会友建立关系方面做得不够,如留新人电话、帮助新人安排小组团契、回访会众等。中国人对群体关系有强烈的依附感,"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关系的程度决定了人们彼此互动的方式,笔者试从"关系"的角度探讨教会牧养模式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关系     
王聪渊 《天风》2005,(10):42-44
上帝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各行其道,周而复始,彼此和谐,相辅相成,神以和谐立定自然,真是“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和谐是神的心意,也是他的属性。“三位一体”的真理向我们显明和谐关系的奇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合而为一,虽各有位格,却不分彼此,同质、同尊、同荣,一而三,三而一,这是何等奥妙,何等和谐,“三”这数目最难保持合一,二人较易合作,当三个人在一起,关系最脆弱,而我们所信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就是对我们见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世界以和谐而维系,万物按定律而运行,牛顿敬畏神,领悟神在自然界所设立的规则,为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牛顿去世不久,十八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神在宇宙中立定规则,万物因此而相维,世界因此这样和谐而美丽。可是,自从伊甸园起了凉风“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的环境遭破坏,和谐的关系受威胁……  相似文献   

6.
宗教伦理问题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有关神与人关系的问题,因为宗教把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拟人化为神与人的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从属于对神的义务。不同的宗教对神与人的关系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善恶观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解释,从而显示出不同宗教之间各自的特色。神是人创造的,不同的神与人关系是不同民族特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不同的宗教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民间东正教的人类学中,能够发现一条具有诺斯替主义特征的思想线索。诺斯替主义人类学具有建立在灵肉二元论基础上的人神关系、以"同神"为目标的人的终极使命这两大特征。在作为俄罗斯民间东正教思想背景的官方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人具有恢复"似神性"、成为"受造的神"的使命;而在民间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灵肉二元论的基础上,人的心智拥有"非受造"的上帝形象,人的使命是恢复"同神性"、成为"非受造的神"。这种愈发鲜明的诺斯替主义特征反映出俄罗斯民间思想对于人的神性本质及其自我拯救能力的不断强调与强化。  相似文献   

8.
《圣经》的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是美丽、有序、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负有管理万物的责任;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是人类犯罪的结果,"原罪"引发了最初的生态危机;耶稣基督救赎的范围包括自然界;<圣经>以恢复人与神的正常关系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探讨了山西民间信仰中神亲关系缔结的因缘、概况及此关系的属性与功能。村际神亲在山西普遍存在,它是村落之间以共同信奉的民间神灵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虚拟亲属关系。这种文化建构将村际的地缘关系亲缘化、世俗联系神圣化。本无亲缘关系的不同村落群体由此成为亲属集团,在信仰领域保持了联系,其世俗交往也从无到有或由少到多。既维系了共同信仰、又培养了亲属感情的神亲关系是乡村社会整合、凝聚、和谐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直至今日,"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说法依旧颇有争议。关于"得救"一词的解释,笼统而言乃是指得到神的救恩,一方面看,是指神将人从罪恶捆绑中、从世界引诱中、从自我堕落中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借着耶稣基督,人类从与神为敌的关系转变成为神的儿女,神将人从他的愤怒中挽回,使人从他的公义审判下因耶稣基督慈爱的代赎而得拯救。  相似文献   

11.
疏文表诰是人们向神灵表达诉求的"书信",它们能发挥灵力将信仰者的诉求送达神灵,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疏文表诰是否具有这种灵力,取决于它的宗教内涵,即人神关系、人际关系、人地关系。若这些关系处理妥当,疏文表诰便具有了沟通人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13.
王以诺 《天风》2005,(3):32-32
圣经共有66卷,1189章,31102节,98万字左右,然而"桥"这个字在圣经中是没有的,但是,我们知道基督就是"桥",他在宇宙中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基督带来和好。 起初,在伊甸园中始祖与神面对面,与神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始祖犯罪后,就被赶出伊旬园,神和人关系就"中断"了。基督在神和人之间所起的桥梁的作用包括关系的连接、生命的连接和能力的连接。  相似文献   

14.
多层面地认识医患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医”的社会分工形成起 ,医患关系就出现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来 ,医患关系古朴、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患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值得重新认识。医患关系是医 (方 )与患 (方 )自然形成的、自愿结合的社会人际关系。在患者基于自己 (或其亲属 )的选择 ,发出求医行为后 ,在接受医务人员医学诊疗服务时 ,患者与医方 (包括在医院工作的医、护、技、管理、后勤人员 )形成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在特定时间内 ,特定环境下 ,特定情境中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医学生活的诸种关系中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受多学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论心理 社会因素与肿瘤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传统中医学的情志所伤与肿瘤的关系传统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思维活动称之为神 ,而人的一切组织器官是物质形态。“形神合一”是中医基本核心理论之一 ,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它是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心身观基础上产生的。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对“形神合一”理论阐述颇多 ,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 ,神是形的主宰。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说 :“形者神之体 ,神者形之用 ;无神则形不可活 ,无形则神无以生。”反应了“形神合一”是中医的生命观。形与神之间的平衡、和谐对人的健康是至关…  相似文献   

16.
宗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或者说是神与人的关系。无神论即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基本态度。通过对各种天人关系或人神关系的分析,可以为探求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提供一种重要的视角。《国语》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重要史学著作,其所记载的关于天人关系或人神关系的言论,呈现出这一基本问题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由"事神保民"向"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的思想史变迁,构成了中国无神论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泽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7,30(3):629-631
本文分析显示中国人的心理是自我的关系状态,中国人的健康是和谐状态,传统心理健康的本质是自我关系世界的和谐。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提出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自我关系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内容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意义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信生 《天风》1996,(2):33-34
使徒保罗在给青年同工提摩太和提多的书信中,都提到“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不可叫人轻看你”。这是因为传道人是传讲神的话的,如果传道人不被人尊重,反被人轻看,那末,神的话也会因此而被人轻看。所以这是关系重大的事情,传道人不是为自己得名声,但他既是传讲神的话的,理应受人尊重。  相似文献   

19.
张姚 《天风》2016,(10):38-39
正旧约时代,上帝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十诫是以色列人与神、与人、与物等的根本关系准则。后世无论是以色列的613条律法以及摩西五经中留下的诸多戒律,还是犹太人的《塔木德》,都是建立在摩西十诫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摩西十诫是这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卓越的根本。健康的生活与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原则之上的,根据摩西十诫的原则,也借鉴了教会中先人的启发,按照圣经所启示的夫妻亲密关系的秘诀,我们规划出"夫妻十诫":  相似文献   

20.
高建国 《天风》2008,(18):14-15
今天我们还是在研读<诗篇>八十四篇.其中所领会的问题,也就是神的儿女们的蒙恩得福问题.我们一般人所最盼望的也就是在神的面前能够蒙恩得福,对神与人的关系来说,也是神对人的赐恩赐福.我体会到全部圣经中的钥字,可以说就是恩与福这两个主要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