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创办于1988年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与同年创刊的《周易研究》学刊,至今已走过了她值得骄傲的头十个年头。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庆祝她的十周年生日。我谨以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和《周易研究》学刊的名义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光临指导!十年来,本"中心"与本学刊在推动海内外的易学研究与交流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学术研究上,本"中心"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国家教委"易学史"、省古籍办"郑玄易考"),撰写出版了《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  相似文献   

2.
刘大钧先生,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易学家,现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学刊主编,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倡导并开展了传统象数易学研究,为传统易学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山东大学易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周易概论》《周易经传白话解》《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纳甲筮法讲座》等著作多部,主编大型易学文献《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初编(2000多万字)、续编(3000多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三十多年来,刘大钧先生筹备召开了十余届国际易学与海峡两岸易学及儒学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易学与两岸易学及儒学的交流与发展,并以"大易"系列的形式,主编了历届易学儒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余部,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界泰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在给汤一介先生的信中称赞刘大钧先生:"其沉潜易学之深辟,诚当代巨儒。"日前,刘大钧先生接受了《孔子研究》杂志彭彦华主编的采访,就易学研究已获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阐发了自己的见解。现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山东文献集成》前后共出四辑,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地方文献丛书。该《集成》对山东易学文献做了资料调查、搜集、甄选、出版等一系列精益求精的工作,最终出版二十余种学术价值较高而流布不广的作品,此举为经学、哲学、史学、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丰赡而宝贵的资料。本文选取其中的《读易便解》、《周易直解》、《周易注》、《焦氏易林校略》、《周易古本集注》及其《续编》、《周易遵翼约编》、《易象集解》、《周易注解》、《易说》、《硕松堂读易记》、《周易述传》、《李石桐先生注易经》等十三种学术价值较高的稀见易学典籍略加提要,以提请易学或相关文化研究者注意。  相似文献   

4.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取自卦爻辞,包括"数字卦"在内的诸多证据说明传统的"重卦说"有其合理性,三画八经卦卦象早于六画八纯卦,但卦名却是袭自六画八纯卦;《周易古经》成书之前,作为符号系统的卦象与作为文字系统的卦爻辞各自经过了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阶段,最终由《周易古经》的编纂者加以整合。八卦卦义产生在卦名之后,是通过对卦名用字的训诂而来;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刘大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全书共21万字,274页,是作者研究新近出土简帛《周易》文献的最新成果。该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今、帛、竹书《周易》古经文字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今、帛、竹书《周易》经文中的相异之字作了深入的考证,对三类文本中经文之今、古文问题,依据传统资料作了详细的辨析。该部分是本书中作者花费功力最大之处,多有精彩之笔,是当今《周易》古经文字考辨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二则分为四部分,一为帛《易》源流蠡测,作者认为帛《易》当抄写于汉高祖之后文帝之前,是田何所传之今文易本,属周  相似文献   

6.
《周易传文白话解》详介徐志锐对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经典进行通俗性的译解,以使之普及,是当前古籍整理的一项任务。《周易》居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与源头。在易学热的形势下,通俗读本更是广大爱好者的一种渴求。适应这一需要,近年来有关《周易》的译解已出...  相似文献   

7.
郭或先生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5月出版发行,全书 22万字,243页。刘大钧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李申教授为之作序。《周易》是一象数义理合一的模式,历代以象数解《易》的著作有之,但以易图系统解释《周易》卦爻辞的著作却并不多见,为此作者系统摘录了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三部著作(即宋郑东卿《周易疑难图解》、明刘定之《易经图释》、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中的有关资料,并附按语略加解说,读者由此可对以图释经的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此为该书卷一之内容,题为《易经》六十四卦象解”。前人(特别是宋人)为解说《…  相似文献   

8.
宋健 《周易研究》2012,(5):F0003-F0003
王新春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480千字,458页。刘大钧先生专门题写墨宝:“修德不堕虚拟,治经肯彰风要”。作者基于文化意识之自觉,从哲学的视域和研究方法出发,着眼于《周易》、易学的哲学史、思想史意义及其与中国哲学的关系,展开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刊主编答香港中通社社长郭招金先生问不久前,刘大钧教授到香港访问,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郭招金先生就有关大陆《周易》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专访了本刊主编刘大钧教授,现据采访记录,整理发表如下。问:人们经常谈论,中国近十年来出现一股《周易》热,您是否认...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中国文化之源——访刘大钧教授本刊记者刘大钧,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60年代曾师从外祖父王恭甫先生治汉《易》,从此确立起学术上的专攻方向。现为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易研究》学刊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1.
<正>王新春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480千字,458页。刘大钧先生专门题写墨宝:"修德不堕虚拟,治经肯彰风要"。作者基于文化意识之自觉,从哲学的视域和研究方法出发,着眼于《周易》、易学的哲学史、思想史意义及其与中国哲学的关系,展开相关论述。本书的主体部分有四: 一、易学与中国哲学及其研究视阈与方法; 二、《周易》经传与易学哲学天人之学的  相似文献   

12.
《周易研究》2012,(6):11
<正>日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第二批入选名单公布,本刊《周易研究》获得资助,每年获办刊资助经费40万元。《周易研究》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易学研究专刊,于1988年由刘大钧先生自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周易》历史学研究领域,闻一多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周易义证类纂》、《周易杂记》是关于《周易》的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周易新论》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时代背景、理论方法上的准备;《周易字谱》、《周易分韵引得》是关于《周易》用字的分韵长编,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文字音韵训诂语义解释方面的资料准备。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史史料学基本体系和内容。同时,由于他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和西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追求文献史料的真实性,对《周易》符号学、《周易》解释学、《周易》语义学和《周易》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亨先生在1940年曾撰写了《周易古经今注》,原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说》,下册为《注释》。解放前文通书局和开明书店曾分别印行,解放后中华书局也曾据以重印过。因为此书在读者中影响较大,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5.
融旧铸新的诠释与研究──王新春《周易虞氏学》序言刘大钧虞翻生活的年代值东汉末、三国初,自称五世家传孟喜易学,所撰《易注》上奏汉献帝,并受到当时名士孔融的推崇。虞翻在其奏献帝之书中,及在其《易注》内,点名批评了马融、荀爽、郑玄、宋忠(衷)等人的《易》解...  相似文献   

16.
乌恩溥先生所著《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一书,自1988年出版以来,已经引起了易学及中国哲学史界的广泛关注。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周易》内在结构及其六十四卦所构筑的世界图式的研究,而这一研究的根本立足点,则是对卦爻辞星象基础的揭示。这是乌先生对易学研究的一个新贡献。历来对《周易》的研究,多以《传》解《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象数和义理  相似文献   

17.
济南周易学社于六月二十八日举行成立大会.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教授任该社社长,中国轻骑集团总经理张家岭任副社长,副市长张福山、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山担任首席顾问,香港喜多来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汪江女士等担任名誉理事.该社成立后将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定期举行易学研讨会;组织国内力量编辑出版《中华周易》丛书.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应刘大钧教授之请,在  相似文献   

18.
作者来函     
刘大钧先生暨《周易研究》各位先生: 《周易研究》2003年第5期所刊拙文《新发现西周笠数的研究》有两处须改正: 第6页末行“依次为随、小畜、鼎”应改为“依次为随、豫、屯”。 第7页16行“系三艾变”应改为“系初、上两艾变”。 承周立升先生指出,谨此志谢。作者来函@李学勤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周易纵横谈》黄庆萱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共16.1万字。该书系台湾著名学者黄庆萱先生自1978年至1990年十余年间论《易》作品的一个结集,首次在大陆出版。除自序外,全书共有九个部分,下面依序简介之。其一,“周易丛谈——名义、内容、大义和要籍”,顾名思义,该部分是对《周易》文本基本情况的介绍。其二,“周易象数与义理”,旨在探索象数与义理在《周易》研究上的关联性,对于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两派之争论有廓清之功。其三,“周易时观初探”,指出“周易”原含“周流变易”之时观,六爻代表较小规模之周流变易,六十四…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经台湾学者赵雅博博士介绍,台湾《中华易学》月刊给本刊寄来该刊第145、146、147期刊物。本刊主编刘大钧先生分别致函《中华易学》月刊黎凯旋、黄自信先生,除深表感谢之外,并寄呈《周易研究》学刊第十期及济南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