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医学遗传学家法尔(Andrew Z.Fire)和梅洛(Craig C.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但是这一宣布迅即遭到部分植物学家的质疑,例如著名的英国综合科技期刊《自然》,就在当年10月26日出版物上刊登了这  相似文献   

2.
1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总是收获的季节。当满地金黄、南北飘香 ,苹果熟了 ,桔子红了的时候 ,从北欧的斯塔的那维亚半岛也传来了科学园里丰收的喜讯。 2 0 0 2年 10月7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正式宣布 :经评委会讨论决定 ,把 2 0 0 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 (SydneyBren 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 (H .RobertHorvi ta)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JohnE .Sulston) ,以表彰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的发现引起的思考:评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10月12日上午11点30分(中欧时间)Karolinska医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三位药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SUNY健康科学中心的荣休教授RobertF.Furchgot博士,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的L...  相似文献   

4.
也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的成才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的成才之缘上海铁道大学装饰艺术设计系(200333)李彦君张炜原上海铁道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姜殿辅综观自然科学史,凡是在事业上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者,都是勤奋结出的硕果。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采用干扰效应和负启动效应双指标考察了三种不同类型工作记忆(WM)负载对特性干扰子加工的影响,旨在求证胡耿丹等人从位置干扰子加工所提出的"双重作用机制"是否适用于特性干扰子加工,以及对Park等人的负载特异机制观点所做的拓展和完善在特性干扰子范畴内是否正确。结果显示:(1)WM负载对特性干扰子的加工亦存在双重作用机制,提示双重作用机制在单一WM负载范围内具有普适性;(2)当目标刺激与干扰子刺激的属性一致时,无论是在位置干扰子还是在特性干扰子视角下Park等人的负载特异机制观点均可一致地被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高斯模糊技术处理的汉字,以辨认为任务,实验一考察了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实验二考察了线索注视时间和刺激辨认时间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线索起点模糊水平的增加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存在显著的影响;2.超越激活水平的最低阈值之后,线索注视时间的延长(1、2、4、6秒)不再影响知觉干扰效应;3.刺激辨认时间的延长(2、4、6秒)对知觉干扰效应影响不大.这些结果都倾向于支持失匹配假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DRM范式,考察了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中的感觉通道效应,以及干扰因素对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正确记忆还是错误记忆,视觉呈现优于听觉呈现;(2)三种呈现通道下.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差异不显著;(3)干扰任务下的再认成绩比无干扰任务下的再认成绩好.结合实验结果,本文还就不同通道下错误记忆的加工机制问题以及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8.
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称为Direct-to-Consumer (DTC)基因检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DTC基因检测服务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它的出现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要相适应.但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随之产生.对DTC基因检测的现状以及各国对其认可度进行阐述,剖析DTC基因检测存在的伦理问题,如隐私问题,有限的预测价值,检测信息的准确性,检测结果对受试者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基因歧视和卫生保健资源的浪费等.  相似文献   

9.
国人对基因歧视有明显的认识不足.通过五个疑问来深入剖析"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并对其败诉的结果提出质疑.同时从基因信息的保护、基因改良的伦理问题、对"基因决定论"的辩证思考三方面展开基因伦理的哲学思考,以期提高国人对基因的正确认识并减少基因歧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空白间隔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辨认残缺汉字的方法考察空白间隔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空白间隔的长短和不同的插入位置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适当长度的空白间隔(大于等于600ms)能导致干扰效应的消失;(2)该空白间隔的位置越接近递进进程最后阶段,残缺汉字的辨认成绩越好,越不容易出现干扰。实验结果支持竞争激活假说,不支持失匹配假说。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熟悉词和不熟悉词为干扰材料,考察了干扰材料的熟悉性对语篇阅读的影响.实验第一阶段要求不同认知方式被试朗读插入熟悉度不同干扰材料的短文,考查被试的阅读效率;第二阶段采用学习—自由回忆任务考查不同提示条件下在短文中使用过的干扰词和新词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对场独立者而言,熟悉词的干扰作用明显大于不熟悉词,而对场依存者而言,熟悉词和不熟悉词的干扰作用无差异;(2)在提示条件下,被试对干扰词的回忆量大于对新词的回忆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语篇阅读过程中,与场依存者相比,熟悉的干扰材料对场独立者的影响更大;熟悉词比不熟悉词产生更大干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激活了读者更多的经验,而非具有加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Dkk(Dickkopf)是Wnt信号通路中重要的拮抗因子之一,通过与Wnt受体复合体LRP5/6结合来抑制Wnt信号通路.Dkk-1在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Paget病)、多种癌症、骨关节炎等疾病中都存在着异常表达并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现有的Dkk-1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Dkk-1基因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医学遗传学家法尔(Andrew Z.Fire)和梅洛(Craig C.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但是这一宣布迅即遭到部分植物学家的质疑,例如著名的英国综合科技期刊《自然》,就在当年10月26日出版物上刊登了这样质疑的短文,而诺贝尔医学奖的宣布是在此之前24天的10月2日[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眼动方法,在图-图干扰范式中探讨了干扰图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对语义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与目标图语义一致的干扰图获得的注视时间长于与目标图语义不一致的干扰图,证实了语义干扰效应的存在,与Dell的交互激活模型相吻合。(2)干扰图命名的词汇频率主效应不显著,未发现显著的频率效应,对词汇选择竞争假设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黄发杰  孟迎芳  严颖 《心理学报》2020,52(5):572-583
以往研究关于提取阶段的干扰是否会影响内隐记忆存在着异义,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源于所采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类型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 通过4个实验, 分别考察了提取干扰对识别式知觉内隐测验、识别式概念内隐测验、产生式知觉内隐测验和产生式概念内隐测验的影响, 以期对提取干扰和内隐记忆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全面的了解。结果表明: (1)词汇判断任务(识别式知觉)和语义分类任务(识别式概念)的启动效应在提取干扰下消失了, (2)而产生式词汇判断任务(产生式知觉)和产生式语义分类任务(产生式概念)在提取干扰下仍发现了明显的启动效应, 但与无干扰条件相比, 启动效应量也有着明显的减少。由此可见, 不同类型的内隐记忆都会受到提取干扰的影响, 相比于产生式启动, 识别式启动更容易受到提取干扰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结构限制和信息干扰对双重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琳  葛列众 《心理学报》2001,34(2):127-131
研究通过改变双重任务呈现的间隔时间来探讨结构限制与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两种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有明显的影响。间隔时间越大,双重任务的作业绩效越高。(2)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的操作有明显的影响。信息干扰越大,双重任务的操作绩效越差。(3)两个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不同并不影响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该研究提出了三因素假设:结构限制、信息干扰和资源竞争是影响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反义RNA到RNA干扰:科学突破的机遇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是近年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和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研究.它是在反义RNA研究中意外获得的重大科学突破,其发现过程对科学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因是生命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但探究基因对于人的生命活动影响的奥秘不能走向极端化、神秘化.对于"基因决定论"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基因技术的发展将基因隐私保护问题摆在人类面前,"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保护基因隐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疑问.从分析侵犯基因隐私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出发,对"权利形式是否适用于保护基因隐私"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肯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选取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预期按键反应作为知觉运动学习任务.在运动学习任务中,设置了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两种练习方式以及三个练习一测试组块.通过分析不同练习方式和练习-测试组块对练习成绩、测试成绩以及元认知监测的影响,考察运动知觉学习的背景干扰效应、练习伴随低估效应以及元认知监测的依据.结果发现: (1)缩短练习与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经典的背景干扰效应没有出现; (2)在知觉运动学习的多组块练习过程中.元认知监测准确性没有出现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3)集中练习组更多地以当前的练习成绩作为依据进行预测,从而导致了对预测的高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