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中医骨伤科诊疗技术丰富,然而大多数技术属于自发的实践经验所得,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演进出现实质性的突破,始终处于经验性、实用性的发展态势,没有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此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的构架,但是其直观体验思维模式及只重求实不重求知的思想又制约了中医骨伤科技术的发展.可能,只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思维定势和消极影响,中医骨伤科技术才能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医这场争论,涉及的问题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冲撞的表现.消除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习惯思维心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区别对待,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认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同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是中医目前处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中医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的片面认识及相关内容归属的混乱,导致了一些重大中医科研项目的选题错误.预设附着于传统文化外衣下的专业概念、专业理论的科学真理性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可能获得预期结果.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应当梳理出其核心价值体系,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应当与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牛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科学化是指在坚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内在要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完善、发展中医的过程.科学化是中医自我完善和现代发展的需要.“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科学化的两大实践,促进了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中医的科学化要在保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10.
黄丁 《现代哲学》2021,(1):150-15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始终在民族主义与现代性的张力中寻求平衡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其现代性转型亦如是。鉴于此,本文将伍连德有关中医的论述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大历史处境中进行考察,即在阐释伍连德对中医现代性转型探索的内容——中医发展的症结、中医如何契合科学以及中医如何完成进化,并将其主张与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伍连德该探索背后的心灵世界——民族主义保国与现代化强国的混合心理。  相似文献   

11.
<左传>居为<春秋>三传之首,是主流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刘知几<史通>称其"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1].其凡十八万余言,是研究我国文化史、社会史、军事史的重要著作,亦是研究早期科学发展史的可靠典籍.<左传>之中丰富的医学载述不仅可窥春秋时期中医基本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而更使我们明确的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萌生和承载中医学的根本,是中医学深深植根的土壤,两者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2.
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闻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儒家的养德、致中和、卫生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佛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起到补充作用.相互间不断发生碰撞,彼此交融渗透,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诸“优势”辨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易》为群经之首,倡“《易》是医学之源”者古亦有之。近年来在中医学术界兴起之探源热,是旨在把中医学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来观察其理论体系的起源,来寻求其科学理论基础的一种尝试,所以,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皖南古徽州的传统徽学文化的沃土之中生发出来的新安医学,是中华传统中医药学在安徽地域的精华汇聚和集中体现.新安医家之德容医风,在新安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孕育下,新安医学丰厚的中医文化内涵展现中华传统中医药学对于医德医风的精华理念,传承中医文化,发扬中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医这场争论,涉及的问题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冲撞的表现。消除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习惯思维心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区别对待,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认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同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是中医目前处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兼论中医是否是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已取代儒而成为最高的价值准则,中医也已浸润于科学主义的阴影之中。在20世纪的中国,中医以自己的特色应用现代科学,科学哲学原理阐释和发展着传统中医体系。科学主义如此盛行以致“中医是一门科学”这一论述成为不言而喻的题已广泛地被认可。作为这种问题的反,一些学者几乎不加比较地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证明中医在其现代观念中不是一门“科学”。由于强调中医不仅仅是科学,学者们应走出传  相似文献   

18.
崔红 《哲学动态》2006,(9):65-66
2006年5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同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联合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本次会议围绕着刘长林的《中国象科学观》书稿进行座谈,以发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科学形态和科学方法。现将会议综述如下:刘长林研究员首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了介绍。他说,《中国象科学观》探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如何理解科学这些问题。他认为,中国五千年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医,而现代科学不能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效…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真正灵魂,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始终,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源自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其基本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实践问题、逻辑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技术问题等.上述问题又表现为中医学术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与社会环境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说中医是文化是从中医生存的文化背景而言,包括中医的思维特质、中医理论表述的方式、中医实践的方法以及中医与其他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等。其实,任何一门医学刚开始都是地方性的,如中医、西医、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在这门医学产生之初,它与它生存的土壤密切相关,并受它所在环境的影响。作为整个大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医学文化是大文化中的次文化,就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