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制度规定,包括资金来源、办理程序、就诊规定、补偿办法、组织机构以及基金监督,并在制度的框架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评析,通过对152名农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评价,对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吸引和排斥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长沙市自2003开始试点,2006年全面推行,农民参合率达到84.6%,有效保障了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通过对长沙2006年四县五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测度,在汲取有关公共服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状况,探索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新测度指标体系,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顾海  王川 《学海》2011,(2):206-20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标准及受益情况是制度的核心所在,直接关系到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制度本身的发展完善。在东中西部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设定的补偿标准中,东部海门市最为苛刻;但是在实际发生的受益情况中,东部海门市却又是最为优厚。可以看到,在制度设定的补偿标准与实际发生的受益情况之间出现了逆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现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非均衡、省际差异化的报销药物目录、区域差异化的筹资结构和财政补贴机制是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增强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均衡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强化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以促进参合农民更为公平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权益,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浙江省农村合作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道路曲折,但对解决农民看病问题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3年8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政府支持力度大、筹资机制较完善、突出大病统筹等与传统合作医疗不同的新特点.但也应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践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建立此项制度的过程中,应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建立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完善筹资机制,配套抓好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保证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金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金州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模式。这种模式既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如管理与监督分离、多方参与、服务方便快捷等;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用药品种太少、报销比例太低;经办人员的编制等。建议政府制定政策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广泛宣传,提高参合农民健康意识;增加基本药物目录的范围,适当情况下,可采取二次救助;确定合适编制,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金州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模式.这种模式既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如管理与监督分离、多方参与、服务方便快捷等;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用药品种太少、报销比例太低;经办人员的编制等.建议政府制定政策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广泛宣传,提高参合农民健康意识;增加基本药物目录的范围,适当情况下,可采取二次救助;确定合适编制,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很难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提出构建包括卫生防疫与基础保健功能的基础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层,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最低层,商业性医疗保险的补充层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组织介入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组织是一种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可以借助农民卫生合作组织来提升农民在新型合作医疗中自我服务、筹资和监督的能力。政府要加强调研,引导农民成立科学的农民卫生合作组织,保障农民健康权益和社会利益实现,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利用新农合试点县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从卫生服务需要量、利用率、医疗费用以及从新农合得到的费用补偿等方面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结果显示,贫困农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服务需求的未满足程度较高,从合作医疗中受益相对较少.认为不同经济状况的参合农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卫生改革中,要确保公有制卫生机构的"主导"地位,把握其与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严格区别乡镇卫生院的产权与债权,处理好乡镇卫生院所有权与经营权、乡镇卫生院与村级卫生组织、农村居民与新型合作医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权视野下的个人健康权与选择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权的角度看,个人健康权也是一种个人选择权,因为健康本来就是属于个人的。个人健康选择权在属性上,属于一种消极性、否定性和自由性的权利。个人健康选择权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方式、保健方式、健康状态(水平)、健康隐私以及医疗保障组织选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带有合作组织的性质的一种组织,它的推行,应当充分尊重农民自愿参加的选择权,不宜按照某个计划目标推行。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推广以来,各地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尝试在归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动因度机制,以供研究和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之一。2012年4月,河南省对包括慢性肾衰竭在内的六种疾病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做出重大调整,腹透患者主要经济花费的透析液报销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至80%。通过研究新农合制度调整前后豫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了制度调整后的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贫血、营养状况较前好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改善的现况,论证了老龄、糖尿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透析不充分、较低的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为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有对民族社区新型农作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在研究中忽略了在其独特民族文化背景下对于疾病与医疗的不同认知,这一认知影响了人们的医疗观念和医疗行为,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新农合的态度和行为。医学人类学关注文化与疾病、医疗的关系,以云南省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社区新农合的田野调查为例,应用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和社区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从范式角度重点分析了我国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市场化合作医疗改革归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因、意义与特点,提出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合作医疗范式重构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