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戾气学说突破了"百病皆生于六气"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理论,包含着科学革命的胚胎,也早于现代医学的病原体学说200多年.但直到现在,戾气学说却仍然停滞于初创时期而未能在中医理论体系上进一步向前发展.本文就造成这种局面的必然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中,长期以来都处在对立、对抗之中,使这个世界上,多了些戾气,少了些和谐。其实这些对立、对抗、战争和杀戮,都是人类己身的人为因  相似文献   

3.
命门学说是对藏象学说、阴阳理论、太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它拓展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命门学说既是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以其独特的理论价值推动了中医临床的发展.命门学说在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着重从其学术背景、哲学基础与理论渊源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奥罗宾多(Aurobindo)的整体瑜伽论(Integralyoga)为题,探讨了印度古代瑜伽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传统宗教瑜伽学说与现代瑜伽学说的差异。以及印度教传统瑜伽学说在今天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论孔子仁礼学说的渊源。孔子以前,“礼”概念已有一定发展,而“仁”概念尚甚模糊。孔子在前人关于礼和德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仁礼学说。第二,论孔子仁礼学说。孔子的礼学说强调有等差的和谐(即和),而仁正是和的必要条件;其仁学说强调爱的外推是有等差的,而礼的等差正好成为仁赖以外推的阶梯。故仁礼实为同一思想体系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三,论孟子、荀子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仁礼学说的核心。“克”有二义:一为胜任,一为抑制。克己从任己开始,立己方能立人;欲立人不能不有所抑己,为第二段;抑己而达到人己和谐,即成仁,为第三段。孟子主要在第一到第二段中发展了孔子的仁礼学说,而荀子则主要在第二到第三段中发展了它。  相似文献   

6.
黄老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化成分。近年来,对这种学说的研究取得了若干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别是黄老学说与齐国政治的关系问题更未曾涉及。我认为,不弄清这个问题,就难以说明黄老学说在战国时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50年来,曾有三种不同解释心衰的学说,这些学说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适度的理论基础。在每一种有关心衰学说的产生的发展过程中,学说的提出和演变都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使心衰的治疗产生质的飞跃,使其向理想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本文简述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理论思维,旨在阐明疾病学说在医疗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伤寒杂病论》自身的学术特点以及历代医家的整理与继承,与其学说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医界迅速传播密不可分。宋代国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层面对医学的关注、发达的科技与文化等,不仅为仲景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强有力地推动了仲景学说的传播。仲景学说之所以在宋代成为显学,并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正是由于宋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仲景学说的显学地位。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是与马克思齐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贡献,不仅可以剖析批判那些对恩格斯进行的毁谤言论,而且对于深刻认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方向     
正人的心声,时刻指引着心灵的方向。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选择人生的道路。心灵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分割的矛盾又可爱的东西,它被包藏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方向在心灵中潜滋暗长。当你执著于痛苦、哀愁、烦忧时,说明你的心灵偏离了方向。心灵偏离了方向,容易花容失色,甚至满脸戾气。此刻,应该尝试放下,放下  相似文献   

11.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古人通过对经络现象客观存在的解释,逐渐认识腧穴、经络,并发展为经络学说。应正确对待不同时期的古代传统文化对经络学说形成的影响,认真区别"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正确认识古代经络学说的精髓所在,还原古代经络学说的真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解释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学说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两类,一是基因突变学说,二是细胞外遗传决定学说.突变理论认为肿瘤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不可逆改变的结果.外遗传决定学说认为肿瘤细胞遗传基因本身没有改变,而只是基因表达异常的结果,在适宜的环境中癌细胞可以再分化.  相似文献   

13.
梁绪敏  贾继海 《管子学刊》2013,(4):69-71,90
曾子是传播孔子儒家学说的关键人物之一。如果没有曾子的努力,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学说的传播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儒家文化的发展中,曾子的贡献是巨大的。曾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有其发展和建树,为包括儒家精神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是随着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奠定了科学地研究道德问题的基础,他们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初期,就非常注意了解、研究和总结无产阶级的道德面貌,揭露了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批判地改造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和空想的伦理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体系。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其主要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详尽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明确地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学说,具体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实际生活中的若干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和自马克思以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事实,批驳了“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等错误观点,着重阐述了:真理是个体系,实践是个过程;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和实践对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检验,都是分阶段逐步完成的历史过程;这一实践过程已经无可置疑地验证了、还在继续验证着马克思的这一学说揭示的历史必然性和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的理论的现实性;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必须破除实践观和真理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古人通过对经络现象客观存在的解释,逐渐认识腧穴、经络,并发展为经络学说.应正确对待不同时期的古代传统文化对经络学说形成的影响,认真区别"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正确认识古代经络学说的精髓所在,还原古代经络学说的真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萨特尔在《辩证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中,阐述了一种实践的学说,这一学说发展了《存在与虚无》的人本学,同时声称要改正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萨特尔论证的中心内容有两种主张:第一、辩证法对人的活动来说,是基本的原则;第二、全部历史的发展根源都在于  相似文献   

18.
陶君 《中国道教》2004,(1):18-21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之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最早指明了庄子学派的思想渊源在于老子。可以说,庄学对于老子思想的继承表现为体系上的继承。庄子学派思想学说体系的核心,即自然无为的理论,便是从老子那里传下来的,即与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有着直接的渊源传承关系。但庄子之学又是独立的,这是因为庄子学派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加工和发展,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与老子思想学说有着某些明显的不同。一老子的哲学是自然哲学,老子是自然学说的创始人。他通过对于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等自然规律以及…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由来己久的天人之学在汉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盛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学术思想的方法论.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构建了社会伦理的秩序,<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搭建了人体生理的联系.他们在以阴阳五行作为方法论以构建各自思想的同时互相推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伊·彼·巴甫洛夫院士是苏联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一九○三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后来,经过二十五年不断思索和大量的动物实验,他终于创立了一套关于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即巴甫洛夫学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巴氏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并且在心理学界和哲学界,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很高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体系。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曾经专门召开了讨论巴甫洛夫学说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