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春意盎然,百花飘香的季节里,比利时丹尼尔斯枢机主教应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于2005年3月29日上午8点半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首次友好访问。陪同枢机主教来访的有:比利时米西欧(Missio救援机构)全国主任占杜蒙神父、圣母圣心会比利时省分会会长吴伟利神父、鲁文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主任韩德力神父、鲁汶大学南怀仁文化协会项目副主任陆嫣教友等。 相似文献
3.
4.
5.
6.
张艳梅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9)
在医疗保健领域功利主义具有重要作用。功利主义主张根据行为的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功利主义认为医疗保健政策应该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应该根据治疗效果决定享有权和相应的治疗措施。这一思想在医疗保健领域体现为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收益的大小确定医疗资源分配的限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医疗公正基本理论分为内容的公正和形式的公正.在内容公正方面西方国家有三种重要的医疗公正理论,它们是功利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它们对于西方国家制订医疗政策有很大影响.在形式公正方面,近来医疗程序公正理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医疗公正基本理论分为内容的公正和形式的公正。在内容公正方面西方国家有三种重要的医疗公正理论,它们是功利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它们对于西方国家制订医疗政策有很大影响。在形式公正方面,近来医疗程序公正理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10.
何伦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3):32-34
生命伦理学面对的最大的道德困惑是公正问题,其中最为尖锐的问题是生命权利与医疗公正。公正原则在实际医疗领域运用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公正观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包括现代医疗的必然结果,体现在医疗公正方面合理的伦理选择就在于在不同的医疗境遇中,使用不同的公正原则,从而选择现实的生命伦理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卫生保健的公正和分配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除了卫生保健服务的费用问题以外,美国社会中关于医疗卫生保健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服务的公平和分配问题,在美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在医疗上也处于不利地位,另一个由公平性问题影响的社会层面是;大量的美国人没有参加健康保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生活贫困的究人或接近于贫穷的人。此外,美国卫生保健提供体系在地理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初级保健医生或家庭医生在医生中也没有充分的代表性,医生的矩缺不只限于农村,也扩展至城市的某些区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健康公平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兰姝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11)
健康公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又造成了健康的极大不公平。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实现健康公平,揭示了健康公平的内涵,以及现实中健康不公平的表现形式;同时,提出健康公平的现实选择应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解决目前健康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初级卫生保健一词在国内文献中涵义不同,研究发现《阿拉木图宣言》中的初级卫生保健更多的具有卫生体系变革的涵义,强调公平性、多部门合作、社区参与、适宜技术和适宜人力的原则;选择性初级卫生保健则以推广具有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为重点;国内政策语境下的初级卫生保健则更多的是具体的卫生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海燕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27-29
生命伦理学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着眼于群体健康是当前生命伦理学发展的趋势。在群体水平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中,有关“正义”的概念是核心的问题。涛慕思·W·博格提出了正义的“关系概念”,借以考察范围广泛的社会制度与健康结果的产生具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进而强调社会制度的制定者和支持者对其产生的健康结果负有责任。通过对此“关系概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国内健康领域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影响,并指出在开展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正义是对健康的最好保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健康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或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公民的健康除了由医疗卫生和生理因素决定外,还由诸多社会因素决定。这些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社会正义问题,因此要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利,最根本的是要营造一个正义的社会环境,并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保障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Amy B. Middleman Deborah L. Ebn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2000,7(3):185-187
This needs assessment of predoctoral psychology programs in a large southeastern state reveals that although many programs include adolescent health issues and often involve the psychiatry discipline in their curricula, many trainees do not have exposure to medicine, nutrition, or nursing disciplines. Opportunities for greater interdisciplinary adolescent health care training exist in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s in this southeastern state. Integrating such training into psychology programs may enhance psychology's ability to function as a vital component of adolescent health care teams withi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 across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