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科医学的兴起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华医学会(100710)马凤云全科医学,顾名思义是不分科的医生。是对病人进行全身心诊治的医生。国际上也称之谓家庭医生。我国古老的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就是在整体防病、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千年的医疗实践都是推崇全身心诊断...  相似文献   

2.
1 方证对应是中医的科学内涵中医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 ,数千年来典籍汗牛充栋 ,有人们的医学实践记录 ,也有人们的思辨性的成果。有科学的成分 ,也有不科学的成分。我们讨论中医发展问题应着眼于其科学成分 ,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本人认为作为医学的中医 ,其精髓在于数千年来积累的方证关系。“方”即方剂 ,是中药应用的形式 ,是证的解决方法 ,是中医临床治疗的最基本武器。“证”即病症 ,是中医临床要解决的问题。它是与方对应的 ,古人所以使用“证”字 ,是因为“证”有证据的涵义 ,也就是说与“方”并行叙述的“证” ,是可以使用该方剂…  相似文献   

3.
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结合是当代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特点和本性,也是医学现实的迫切需求,其目标是实现人性化的医疗;医学人文存在不同水平的三个层次;医疗人性化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营造平台是促进两者结合的重要条件.医学人文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医学人文的实践向度是整个医学人文或人文医学的基础,没有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就失去了基础,整个医学人文就会成为不着边际的空话.医学人文的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其基础都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夹缝时代的中医学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董维龄中医药学在5-15世纪,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医学随之传入中国,无疑对中医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出现了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是吸...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化体系与中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而言,可以说中医院校的科学技术规范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中医学生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限于西医体系的部分内容。或许,学生可以通过其它各种途径或多或少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某些方面的价值,但科学的思维方法、规范和精神很难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心理中去,绝大多数人对科学的认识和崇拜表现为社会功利主义。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中医学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整理提高中医学,却面临着中医的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理性的巨大差异时,就经常显得无所适从。中医学生中,或固守…  相似文献   

6.
科学医学与中医都是不同传统的医学,两者作为一种传统,具有平等的地位,都有内在的结构标准。作为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医学,它在社会中获得的权威,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社会中的医学。自由社会中的医学,应是给予人们自由选择不同医学的权利,而在理性社会中的自由,只是给人们接近理性"西方人"的自由,传统医学的发展,在科学医学的优势中并没有体现社会的自由向度。在自由社会中,不论是科学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能充分体现医学其实践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真正灵魂,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始终,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源自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其基本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实践问题、逻辑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技术问题等.上述问题又表现为中医学术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与社会环境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皖南古徽州的传统徽学文化的沃土之中生发出来的新安医学,是中华传统中医药学在安徽地域的精华汇聚和集中体现.新安医家之德容医风,在新安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孕育下,新安医学丰厚的中医文化内涵展现中华传统中医药学对于医德医风的精华理念,传承中医文化,发扬中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医学史研究范畴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20003O)林功铮回顾中国医学史的研究,长期以来,都以中医药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早期的医学史著作,如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范行准的《中国医学史略》、李涛的《医学史纲》等,都只论述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史,其...  相似文献   

10.
循证医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实质、理论体系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 ,循证医学正在走向成熟 ,其理论和观点引起了全球医学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对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 ,对循证医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意义仍然有不少争论[1~ 3] 。循证医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远远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水平。从哲学高度来考察循证医学的科学实质、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意义 ,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这一新的观念和理论 ,也将进一步推动循证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对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循证医学的科学实质1991年 ,加拿大学者G .…  相似文献   

11.
人们关于医学整体观的谈论已经很多。什么是整体观?简单地说,就是医学理论研究中关于人体统一性的揭示。有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医是整体观念强的医学,而西医则不然。主要的理由是由于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西医学的学科逐渐增多,分工日益精细,因此越来越偏于注重分析,忽略了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思考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州510095)郭宏1发展和充实中医药学基础理论。(1)发挥中西医优势,中西医学互补结合。在继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征的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上,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来研究中医药学。(2)临床...  相似文献   

13.
《儒道佛与中医药学》由中国书店出版社于近期出版。该书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薛公忱教授等所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它的最大特色是从儒道佛与中医药学相互关系入手,既从传统文化角度探索中医药学的发展条件和规律,又从中医药学层面考察评价儒道佛的社会历史功能。全书不仅挖掘了中医药学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的源头活水,也分析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实践对儒道佛思想的发展深化。书中阐述了从医家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到中医药学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药理和防病愈疾的治则、治法无不打上儒道佛思想烙印,指出儒道佛是中医药学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该书还对儒道佛思想对中医药学的负面影响作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4.
论医学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的科技定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也暴露出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医学科学和人才结构的偏狭;中医西医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对医学进行更广阔更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医学的文化定位,作为科技定位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认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医学,一方医学守护着一方住民的健康,医学是多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多元医学之间应平等竞争、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疗效是检验多元医学理论的标准,疗效是医学生存发展之本.费耶阿本德医学哲学思想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认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医学,一方医学守护着一方住民的健康,医学是多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多元医学之间应平等竞争、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疗效是检验多元医学理论的标准,疗效是医学生存发展之本。费耶阿本德医学哲学思想对中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独特的道教文化中,中医药学一直是历代许多高道大师们积极探索、奋力开拓的重要领域之一。翻开五千年文明史,一位位对中医药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如璀璨的巨星跃入你的眼帘。尤其是道教大师们对中医药学的贡献,众口皆碑。晋代时著名道士、古代医学家葛洪,涉猎广泛、著书丰厚,叹为观止;在中医药学的研究方面更是成就卓著,不仅为历代道教信徒所膜拜,而且很多大师无论在其理论的研究,还是医疗实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都具有其积极的意义。如南朝齐梁间著名道士、炼丹家、医学家、道教茅山宗开创…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不仅是传统文化,更是治病救人的传统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世界上没有万古不变的科学,科学总是不断地汲取新的东西而随时抛弃那些过时的东西,中医药学也不应例外。在医疗市场中,中医药必须有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生存与发展。针对中医日渐式微的局面,从中医药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等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医药所处的市场环境,并结合近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医临床现状等方面,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生存与发展内在需求的观点,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医学经验主义的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中的经验主义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妨碍了医学的发展,经验主义的医学知识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医学经验主义在认识论,方法论,真理观三个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错误,因此在医学工作中,只有自觉掌握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引入实践的观点,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与理性取代经验主义,不能通过对理论的扬弃来推动医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的中西医教育从课程内容和学位教育形式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在中西医的学术内部.中医学理论属于哲学范畴,缺少自我更新的能力,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面进步.而西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会带动其迅速发展.这就是当前中医教育面临的结症所在,需要中医人士潜心研究,为中医教育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