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萨里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以罕见的思辨头脑,清晰辩证的文笔,对伊斯兰教各学科的宏大综合所达到的学术成就,使他获得了"伊斯兰教权威"(hujjat al-Islam)和"圣教文采"(zain al-din)的美誉,被穆斯林公认为继教法学四大教法学派教长之后最重要的宗教学者。确实,他是伊斯兰教最伟大的教义学家,又是伊斯兰教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在伊斯兰教的智力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产生过如此强烈和广泛的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思考国法与教法教规的关系时,应当高度重视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社会与宗教的关系、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中世纪伊斯兰帝国的"国法"实际上就是绝对的封建王权,伊斯兰教法的政治意涵就是为封建王权辩护。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政治形势的变迁及由此而引起的伊斯兰教的回应,是影响伊斯兰国家政教关系、国家法治和宗教思想走向的主导因素。结合境外宗教极端主义来思考国法与教法教规的关系问题,必须对外来的宗教极端思想在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适当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经堂歌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在回族群众中流传的普及有关伊斯兰历史文化知识的诗词、民间歌谣和诗歌体传说。它宣传、介绍伊斯兰教的兴起、教义、教法、功修、日常宗教生活等;同时,也有劝教、劝善的内容。本文探讨了回族经堂歌产生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在伊斯兰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伊斯兰教背景的宗教极端思想呈发展蔓延之势,更加理论化、全球化和暴力化。中东地区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受害区和活动舞台,防范极端化,维护社会秩序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思想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产生初期。公元657年,一部分人因反对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叙利亚总  相似文献   

6.
<正>一、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鼓吹极端激进观点,采取极端手段,妄图建立神权统治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哪个宗教的特定产物,各宗教中都存在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它不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恰恰相反,它是伊斯兰教形象和声誉的损毁者、伊斯兰教利益的破坏者,是伊斯兰教的罪人和敌人。极端主义从思想到行为,都背离了《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的宗  相似文献   

7.
本土化是历史上宗教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普遍现象,伊斯兰教成为全球性宗教的过程,就是在各个地区本土化的过程。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初期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后,伴随着向全球各个地区的传播,完成了对当地文化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吸纳,在不改变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宗教经典与核心教义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丰富地方特征的伊斯兰教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学术研究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学术研究的宗教。《古兰经》中最早下降的启示(96:1—5)就教人读书写字。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四大哈里发时期开始,伊斯兰教就特别注意宗教本身的学术研究,对于《古兰经》、圣训、教法、哲学、先知的历史,都有专门的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领导,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负责组织和落实的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统编教材第一阶段(即经学院一、二年级教材编写阶段)任务历时5年,于2009年12月圆满完成。这些统编教材分为外语课、宗教专业课和宗教基础课3个系列,包括《古兰经基础简明教程》、《圣训基础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法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义简明教程》、《阿拉伯语百科教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伊斯兰教中国化"古已有之,正在路上",我把这些中国化现象分为三个方面:政治上的中国化。包括:一、在不同历史时期正确处理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适应中国主流社会政治要求。在古代封建社会,确立忠君思想。办法是把政治与宗教分开,政治上、社会上的问题,就是听政府的,确立了服从执政者的思想与做法。此后则把宗教与政权的关系从讲忠君调整为讲爱国。这时讲爱国,讲合群,就是讲政治与文化的融合。二、为了防止教法与国法的冲突,我国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开拓新思路迎接新世纪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在世界宗教史上,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是后来兴起的一个新宗教。它不仅具有完整的教义思想体系和文化道德传统,而且富有深厚的哲理智慧,对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伊斯兰教于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2.
正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出与学理讨论问:近年来,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成为宗教领域的主流话语。我们注意到,从20世纪80年代,您就提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一命题与今天所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内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金宜久:在上世纪30年代,白寿彝先生已经提及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1981年,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上,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是俄罗斯信仰人数最多的两大宗教。俄罗斯的伊斯兰组织与中亚的伊斯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伊斯兰世界宗教与政治问题是国际热点话题之一。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第一大宗教,对俄罗斯的人文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并存构成了俄罗斯的宗教文化根基。特别在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东正教与伊斯兰教在俄罗斯对话的文章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文章都提及二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为做好新疆伊斯兰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2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为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尝试梳理新疆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与成效,并对今后如何深化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蒋真 《世界宗教研究》2012,(2):158-166,194
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是在伊朗反对君主专制、反帝反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并形成的。霍梅尼对伊斯兰教什叶派传统教义的创新,既体现了他对君主专制和政教关系的看法,也包括了他对教法学家社会地位的思考,以及未来国家治理机制的构思。霍梅尼关于建立伊斯兰政府、改革伊斯兰教育以及输出伊斯兰革命等思想,对伊朗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在教育上的主张,对革命后初期伊朗的文化和科学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政治纲领,奠定了伊朗政教关系的基调,也给伊朗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争论。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立法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法典 ,是伊斯兰法的渊源 ,穆斯林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其影响遍及亚、非、欧 ,拥有 11亿多信仰者。《古兰经》既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又有灵活性、宽容性和变通性。《古兰经》也是后期法学家进行教法创制、法学研究和道德理论建设的根本依据。《古兰经》内容广泛 ,不仅包括宗教教义、教律 ,而且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其经文的颁降都是为回答、解决阿拉伯伊斯兰社会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共性和个性的宗教和社会问题。立法有时针对信士们提出的有关宗教功修、经济原则、社会生活、婚…  相似文献   

19.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古代印度的伊斯兰如何对印度教展开的宗教融和以及伊斯兰的宽容思想做了简单的历史回顾.对于印度伊斯兰来讲,特别是与多神教的印度教徒共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这个原因伊斯兰思想追求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结论是,伊斯兰思想具有一种柔软性,在与印度教的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以各种不同方式展开,在不同的时代里印度教思想对伊斯兰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共存,不但在社会、文化上而且在宗教上也是有可能的.这可以说是把印度苏菲的知识运用到了极致,而将伊斯兰的宽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且,历史事实显示出,这种宽容的精神可能将伊斯兰神学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