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4,(3)
山西省五台县政协台山宗教组,不久前举办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题的集训班。参加学习的有来自全山二十八座寺庙的各族僧尼一百多人。五台山是全国闻名的佛教圣地,又是风景区。举办“五讲四美三热爱”集训班,是为了提高寺庙僧尼的爱国思想,领会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接待游客和信徒时,无论交往和言谈,都应符合“五讲四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地处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环周250公里,海拔三千多米,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早在北魏时期,五台山寺庙已开始创立。到隋唐时期,以台怀镇为中心,已是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僧尼信士朝山拜佛者,四季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3.
佛教圣地五台山历来僧尼生计、寺庙修道的经济来自何处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五台山寺庙碑文记载、《清凉山志》、《1947年土改工作团的调查报告》和近年来寺庙收入状况等,初步认为五台山寺庙经济是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发展逐步有所增加,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主要来源有以下方面: 一、尚化布施。凡朝台礼佛者布施的钱财叫尚布施,而将四方化缘带回的布施叫化布施。五台山佛教相传始于汉代,盛于北魏、隋、唐,历代都在此播下佛种,建寺弘法。元宪宗七年(1257),藏传佛教又传入此地,特别是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崇佛弥深,年年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化史表明,文化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和影响,且任何地区民俗民风的形成也与特定的环境有关。五台山以其寺院集中、规模宏大、僧尼众多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无疑地,五台山佛地僧俗混杂,诸  相似文献   

5.
各位法师、僧尼和喇嘛们,在今春的僧尼培训会上,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五台山佛教的优良传统和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特色。然后,我们共同研究一下,如何保持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特色,如何发扬五台山佛教的优良传统,如何弘扬五台山佛教文化。请大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为五台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早日成功,献计献策,多做贡献,做大贡献!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是东亚的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有印度、西域、日本、朝鲜的许多朝拜者前来五台山巡礼,因为它是文殊菩萨的圣地。韩国、日本有以五台山命名的佛教圣地。由此可知,五台山佛教在东亚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是享誉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唐代时五台山佛教达到鼎盛,寺庙林立,高僧倍出,“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因此并有许多国内外的僧人前来巡礼弘法,特别是吴越之地的天台宗九祖湛然、华严宗四祖澄观等高僧至五台山弘传天台教义与华严宗旨,从而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发展。五台山也有好多僧人至吴越参访弘法。这种相互交流为两地的佛教文化丰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研究》1990,(3):3-4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寺庙林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五台山研究会于1990年7月24日至28日在五台山栖贤阁宾馆举行了“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双方代表是:中方代表为,代表团团长、山西省社联主席。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和印度灵鹫山相媲美的世界佛教圣地之一。因此,它不仅是山西的五台山,而且也是中国的五台山,乃至世界的五台山。五台山不仅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而且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大宝藏。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今年元月27号,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音乐厅,来自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中国五台山佛乐团”演出了传统的五台山佛 乐。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乐曲和他们精湛的技艺,不但使观众得到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也使有幸聆听到他们精彩演出的人们看到佛教文化在祖国大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 继承。 值得指出的是,以往代表中国佛教音乐 出访的艺僧和佛教音乐家们,大都是古稀老者,许多关心中国佛教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的人士曾担心中国佛教音乐后继无人。这次 出访的五台山佛乐团,全部由年轻一代组成, 这些小沙弥平均只有十四五岁,其中最…  相似文献   

11.
在考察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分析五台山目前研究状况之后,一个明确的结论是:建立五台山学不仅有紧迫的内在要求,而且已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五台山学的学科理论框架、学科工程建设,还阐述了建立五台山学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佛教圣地五台山近年来大刀阔斧,锐意开拓,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还是在旅游管理、接待、服务方面都表明五台山已跨入全国一流风景名胜区的行列,成为誉满三晋乃至神州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与全国其它兄弟风景名胜区相比,还有很多差距。虽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佛教文化却挖掘得不够深广;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如五个台顶的开发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 :“五台归来不看庙。”它说明 :一、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首府 ;二、五台山佛教寺庙数量最多 ,式样最全 ,历史也最悠久 ;三、五台山佛教最能代表中国佛教发展的水平 ,抑或就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其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佛教圣地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它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及状况的著作。诚为可叹 !值得欣慰的是 ,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了 ,这就是今年 6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 ,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正森研究员撰著的 70多万字的《五台山佛教史》 (上…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位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信徒向往的圣地,五台山的声名誉满海内外。五台山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五台山不仅是佛教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开发中华文化宝藏 ,发展中华文化事业,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五台山还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领风骚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研究五台山,开发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将会大大促进山西特别是五台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研究五台山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十分赞赏山…  相似文献   

16.
元代诸帝对五台山佛教实行扶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五台山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朝诸帝尊崇五台山主要体现如下:在五台山屡作佛事、在五台山新建寺院、多次临幸五台山、颁布了诸多扶持五台山佛教的政策、敕令禁止砍伐树木,保护五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元朝诸帝尊崇五台山,并非单纯地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还与五台山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与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和五台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17.
智渊 《法音》1998,(10)
本刊讯作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铜像开光法会于9月25日在五台山台怀镇隆重举行。来自我国三大语系的数千位长老、僧尼以及三万多信教群众参加了开光法会。山西省五台山为我国四大佛山之首,佛教早在东汉即传入该地。由于《华严经·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五台归来不看庙。”它说明:一、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首府;二、五台山佛教寺庙数量最多,式样最全,历史也最悠久;三、五台山佛教最能代表中国佛教发展的水平,抑或就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其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佛教圣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它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及状况的著作。诚为可叹!值得欣慰的是,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了,这就是今年6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正森研究员撰著的70多万字的《五台山佛教史》(上、下册)。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观瞻、问学、焚修。五台山僧侣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他们或者向往神圣,远道而来;或者经历神奇,如梦似幻;或者杖锡萍游,寻访知识;或者高风亮节,令人敬仰。通过对古代五台山僧侣事迹及其群体特色的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研究》2000,(1):41-44
五台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圣地,也是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宝山。雪水茶就是五台山著名的特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