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在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的推动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广州市文管部门于九月一日正式将六榕寺移交给广州市佛教协会管理。该市佛教徒多年来要求把六榕寺作为佛教修学场所开放的愿望终于实现。九月二日,适逢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这一天到六榕寺朝拜和参观的共有三千多人,群情振奋,盛极一明。广大教徒称赞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六榕寺大雄宝殿的修建工程,由市人民政府拨款支持,国内十方善信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资助,于去年六月十一日动工,至今年六月六日竣工。八月十一日(农历七月十五),广州市佛教协会和六榕寺僧众举行法会,庆祝大雄宝殿重建落成。当天参加法会的四众教友三百余人;来寺进香礼拜和参观的群众达八千多人。六榕寺位于广州市中心,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寺内原来的大殿,于一九八○年被拆毁。重建的大殿高十四米,面积三百平方米,琉璃瓦面,庄严雄伟,体现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4)
正一、六榕寺丰富的文化底蕴及过往文化建设的简要回顾广州六榕寺有1500年的丰富文化底蕴。在历史上,王勃、苏东坡等文豪曾为六榕寺留下为世人传颂千年的佳话;在近代,广东国画研究会在六榕寺设立,推动了岭南画派的发展,也让六榕寺成为  相似文献   

4.
善化寺     
<正>善化寺位于大同城区南隅,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佛教寺院。寺内的建筑和塑像吸取了宋、辽、金三代的精华,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据善化寺内金代碑记载:"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由此可以看出,作为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8日,广州市千年古刹六榕寺住持 释法量法师荣膺该寺四十三代方丈。升座仪式在 六榕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  相似文献   

6.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于今年初,拨款万元维修昌吉本地寺,受到昌吉城乡广大回族群众的热烈赞扬。他们纷纷奔走相告,捐钱出力,并异口同声地说: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又回来了。 昌吉是新疆北部回族聚居的地区。昌吉本地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初建规模不大,后来,随着寺坊穆斯林人数的不断增加,清光绪年间又进行了扩建。这座寺院曾几经风雨兵燹,因而修建多次。礼拜殿近四百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九百平方米,寺院占地总面积约四千四百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5)
广州好, 花塔插云头。六祖色空留塑像。东坡来去唱南陬。榕树啸千秋。这是解放初期广州市朱光市长以“广州好”为题,调寄“望江南”词五十阔的第十三阕。使人们读后,对六榕古寺和花塔,不禁油然神往。六榕寺和花塔,是广州市重点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8.
桂萍 《法音》2006,(8):41-41
7月24日.广州市档案局在广州市六榕寺说法堂.正式宣布六榕寺顺利地通过了“档案综合管理升级达标评审小组”的综合考评.获准越级跨入“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行列.一跃成为广东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宗教活动场所。与此同时,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及市佛教协会.召开了市宗教活动场所档案综合管理现场会。要求市内各宗教活动场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六榕寺的做法,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全面提高档案综合管理水平.更好地保护我市乃至我省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菩提叶下因缘起大云法师最早接触叶画是在九十年代。那时他居住在广东,尚未出家,俗名刘以刚。因为佛教信仰、对寺院很有感情,空闲时间经常去住处周边的寺院。其中最常去六榕寺,于是寺院中来往的人们总能见到一人,似僧非僧、久久盘坐在树下静思。  相似文献   

10.
武汉古德寺介绍武汉古德寺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寺院。此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原名古德茅蓬,民国初年改名为古德寺。在建筑风格上,古德寺内的"圆通宝殿"仿照印度、缅甸等建筑结构,既有按照汉传佛教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韩敬山 《法音》2020,(1):62-67
2019年7月,笔者来到位于台北士林外双溪流域的故宫博物院,在图书文献馆查询到一份清代中央政府军机处关涉六榕寺的密档折件,题为《奏报恩赐捐银兴学之六榕寺僧铁禅[1]匾额事(折片)》。这份奏折是时任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署理两广总督岑春煊所呈,落款日期为“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2]。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报请馆方,最终同意将这份文献的原件扫描后免费供我学术研究及刊载使用。这份奏折亦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关涉广州六榕寺的唯一官方档案原件,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1,(10)
近年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在藏区的贯彻落实,阿坝县各寺院贯彻以寺养寺方针,以开发第三产业积累资金,修葺经堂,建筑佛塔,完善宗教设施。目前,生产经营收入成为寺院经济的一大支柱。从1985年开始,阿坝县各宗教寺院根据实际情况,冲破旧观念,僧众先后兴办起藏医院、旅馆、商店等服务设施,同时还购买了“东风”货车跑运输,办起木材加工厂和砖厂,成立了挖药队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底仅4年时间,阿坝县各寺生产经营收  相似文献   

13.
<正>大同天镇县城东南行8里,在重峦迭嶂中隐藏着一座古刹——闻名遐迩的盘山显化寺,俗称"盘山寺"、"盆山寺"、"盘山显化寺"。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均有修缮。初建时为佛寺,清代时形成释、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  相似文献   

14.
碧山寺座北面南,背靠之山碧绿苍翠,风光秀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长145米,宽137米,占地面积19865平方米,计有殿堂、房屋108间,石碑15通。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毗卢殿、戒坛殿和藏经殿。寺前有照壁、牌楼,两翼是配楼、禅房、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整个寺院布局严谨,建筑古朴。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8,(5):63-63
本刊讯4月2日上午,广东省佛教协会、广州市佛教协会、广州六榕寺联合在六榕寺内,隆重举行缅怀云峰上人圆寂五周年纪念法会暨《云峰长老诗文选》发行仪式。省民族宗教委主任陈绿平、副主任杨源兴,省人大常委、省人大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委副主任褚国祥,  相似文献   

16.
碧山寺史话     
在五台山台怀镇以北五里,逶迤翠碧的高山下,绿树掩映着一座规模宏大、建筑整肃的寺院,这便是碧山寺。《清凉山志》载有明代高僧镇澄描述碧山寺的一首诗云:“落日北山寺,萧然古涧边。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孤鹤栖双树,疏钟破晓烟。梵香坐清夜,暂尔已忘缘。”诗中再现了碧山寺的清静幽雅、庄严肃穆的风韵。千百年来,吸引着许多名僧大德,来这里讲经说法,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来此顶礼膜拜。碧山寺占地19,865平方米,现存殿16间,楼阁15间,禅堂房舍57间,钟鼓楼各  相似文献   

17.
罗睺寺     
在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著名古刹显通寺东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黄庙,这就是罗睺寺。罗睺寺旧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现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寺内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御制碑记云:“罗睺寺者,灵鹫之精蓝,祗园之名刹也。”可知它很早就是有名的寺院。它占地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5,(7)
<正>海幢寺坐落在广州河南区南华中路,始建于南汉时期,原名千秋寺,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寺院。据载,明末寺院沦为富绅郭龙岳的园地。时有光牟、池月二僧向郭氏募得此园,改建为"海幢寺",当时规模较小,仅有佛堂和准提堂。寺名依《华严经》中"海幢比丘在昔能修习般若波罗密,入百万阿僧癨劫,了无障碍"之意。在美国人亨特所著的《旧中国杂记》中曾提到海幢寺,"如果用英语来讲,这座庙的名字是‘海的帐幔’(Sea Screen)"。  相似文献   

19.
正佛教的寺、僧依所属宗派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自唐宋以来"禅"、"讲"、"律"三分天下寺院,乃为定式。所谓"禅",指禅寺、禅僧,由禅僧住持,代表禅僧宗尚虚寂;所谓"讲",指讲寺(是天台、华严、唯识、净土诸宗寺院之通称)、教僧,由教僧住持,代表教僧精研释典;所谓"律",指律寺、律僧,由律师住持,专门学习和弘扬戒律,代表律僧严行戒律,此  相似文献   

20.
某市A寺自古即为当地四大佛教名刹之一,在中国佛教界久负盛名。解放初该寺殿宇巍峨,道场庄严,占地面积达15870平方米。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寺院逐渐萧条,僧众日益减少,场地也逐渐被蚕食,尤其经过“文革”,寺院的规模已经大大缩小,仅剩中轴线几间殿堂,也被土产公司占用为库房,A寺道场名存而实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在党和政府重视下,A寺的恢复被提上议事日程。当地佛教协会会长××大和尚不顾年迈体弱,毅然挑起恢复寺院的重担,并在政府无分文拨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自力更生,逐步收回殿堂,加以修复庄严,最终在收回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基础上恢复了古寺,现已成为该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