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界春秋     
《法音》1992,(7)
陕西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鸠摩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本刊讯由日本日莲宗捐资修建的鸠摩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活动,于1992年4月13日,在陕西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以日本鸠摩罗什遗迹显彰会会长松井大罔为团长的日本日莲宗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访华团全体成员应邀参加落成仪式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许力功主持了落成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日本日莲宗松井大周团长为纪念堂落成剪彩并致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6月15日,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日莲宗国际佛教亲交会会长加藤日晖为团长、理事长持田贯宣为秘书长的日本日莲宗国际佛教亲交会访华团一行36人来访,在西安郊外的草堂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法会。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西南三十公里的户县圭峰山下,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之所。鸠摩罗什在此译出大量重要佛典,对汉语系佛教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的《妙法莲华经》成为后来天台宗的理论基础和日本日莲宗创建的主要根据。  1982年,日莲宗捐资雕制了“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尊像”,4月13日,日莲宗鸠摩罗什显彰会一行54人与中方僧众在…  相似文献   

3.
阳光 《法音》2007,(9):65-66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武威市鸠摩罗什寺住持理智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8日安详示寂,终年42岁,僧腊22年,戒腊18夏。  相似文献   

4.
道坚 《佛学研究》2004,(1):384-386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和陕西户县草堂寺联合协办的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为中心议题的“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日莲宗奉献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尊像的开光仪式,四月十三日在陕两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鸠摩罗什(344—413)是我国后秦(约当东晋)时期从西域来长安的一位译经大师。他在当时的逍遥园大寺中译出了《妙法莲华经》七卷,其后天台宗即以什译《法华》为宗典;公元804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767—822)来我国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邃、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救观,归国后在比睿山正式创立了日本天台宗;七百年前,日莲(1222—1282)上人出世,在睿山学天台宗义,于公元1253年专依什译《法华经》建立日莲宗。今年是日莲上人圆  相似文献   

6.
曙正 《法音》2006,(10):35-35
本刊讯9月27日,以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为团长的台湾参访朝圣团一行抵达成都,开始对大陆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主要寺院进行为期13天的参访朝圣之行。海涛法师将此次参访朝圣活动称之为“生命之旅”,随团人员近80名,全部由佛教徒组成,主要参访朝礼了四川的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峨眉山金顶、万年寺、大佛禅院、伏虎寺、报国寺,甘肃的报恩寺、五泉山、拉卜愣寺、鸠摩罗什寺、雷音寺、敦煌莫高窟,青海的塔尔寺、青海湖。海涛法师擅长讲经开示,在大陆流通VCD颇多,西北一带也不例外。此次他应邀在兰州报恩寺、五泉山浚源寺、武威罗什…  相似文献   

7.
罗什寺位于陕西户县正南8里之罗什堡(堡因寺而名),创建年代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重修罗什寺记》碑载:“地形雄丽,并于村端,纳圭峰之拱翠,映涝水之□兰。云□深处,有寺一区,题曰罗什寺者,乃鸠摩罗什游锡之所也,因建寺焉。”今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秦主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请入逍遥园(即今草堂寺)翻译佛经。来华时路经涝水之滨,有倾其履中土而生异木二株的传  相似文献   

8.
公元4世纪正是佛教在西域与中原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在西域诸国中,龟兹国流行的大乘佛教最有影响。出身于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法师,则是奠定这一基础的伟人。鸠摩罗什是梵文名字Kumarajiva的音译,汉文意译“童寿”。祖籍天竺(今印度),  相似文献   

9.
鸠摩罗什与姚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鸠摩罗什与姚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前期的著名佛学大师和译经大师,在西域诸名僧中最受中原人士的欢迎和尊敬,在历史上他的名声传颂不绝,至今仍不衰减,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唐代玄类法师可与相比。罗什一生的主要成就在译经,他主持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的佛教界学者十余人在2004年10月17-18日聚会古都西安,下榻于曲江惠宾苑宾馆并在此成功地举行了第十届中日学术交流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并作重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日本佛教大学高桥弘次教授、诸位法师、学者、朋友们:值此金秋季节,在古都西安举行中日两国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围绕“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以纪念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60周年,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龟兹和焉耆曾起过中介作用。鸠摩罗什前,龟兹佛教已进入前期鼎盛,此时统治龟兹的是小乘律。鸠摩罗什学问由小乘转为大乘,是其一生极为重要的关头,这期间,龟兹戒律也转为大乘,此为罗什影响所致。在说服其师归依大乘后,罗什渐“道流西域,名被东国”。鸠摩罗什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依然兴盛,只是龟兹已渐转为小乘律天下了。鸠摩罗什曾非常向往中原,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黄夏年鸠摩罗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佛教理论家、佛经翻译家。去年是他诞生1650周年的日子,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4.
明生 《佛学研究》2004,(1):6-10
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摩罗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鸠摩罗什是东晋十六国时代的著名佛经翻译家,大乘佛教观学派哲学家。鸠摩罗什一生的业绩主要有二项:一是翻译佛典,二是培养弟子。鸠摩罗什翻译佛典的数量,现存为39部,313卷。译本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大乘佛教经、论、律的多方面内容。鸠摩罗什的翻译佛经水平也是上乘的,这主要表现在译本的内容和文体两个方面。他在新译中准确地体现了大乘的缘起性空思想,纠正了旧译的缺陷,廓清了长期来人们对般苦思想的异解、争论。在翻译的文体上,鸠摩罗什也一变以前的朴拙古风,运用达意的译法,文词典丽昂畅,易于理解。鸠摩罗什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鸠摩罗什译本的特征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院院长中村元一、鸠摩罗什的思想特征──《维摩经》汉译方法考证(一)序言众所周知,鸠摩罗什在汉译佛教经典时,并未忠实地翻译了原文,或是大篇幅地改本文之二、三部分,基本按原文发表,未核对原经...  相似文献   

17.
《金刚经》现存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真谛、笈多、玄奘和真谛等六种汉译本。菩提流支译本是《金刚经》的第一个重译本。因为有鸠摩罗什和玄奘两位译经巨匠的译本,菩提流支译本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被看作是与鸠摩罗什差异不大而无新意的译作。但通过梵汉对勘与同经异译的比较可知,鸠摩罗什译本表现出明显的归化翻译特征,菩提流支的译本则表现出相对较为明显的异化翻译特征,在翻译上尊重佛经原典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保存了印度文化的特征,务求译出与佛教教义及礼俗相关的内容。菩提流支译本已经对鸠摩罗什的归化翻译方法进行了修改,这种修改得到了玄奘的认可与承继。  相似文献   

18.
《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经中又一部很有影响的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此经一译再译,先后有七种译本,现存的有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其中以姚秦弘始八年(406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译出的《维摩诘所说经》最著名。此经译出之后,备受中国佛教学界的重视,疏注此经的著作层出不穷,不下三四十种,其作者中的许多人都是影响一代的名僧,如南北朝时代的僧肇,道生;隋代的净影寺慧远,中国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唐初名僧、三论完的创始人吉…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2,(12):66
本刊讯11月19日,大理崇圣寺首次举行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启仪式,来自全省各地的650多名新戒弟子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受戒仪式。传戒法会由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理州佛教协会会长、大理崇圣寺方丈崇化法师担任得戒和尚,大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理观音塘方丈妙智法师担任羯摩阿闍黎,大理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弥陀寺方丈圣光法师担任教授阿闍黎,崇光法师、清缘法师、惟圣法师、宏盛法师、崇慧法师、演诚法师、净空法师担任七尊证。  相似文献   

20.
僧睿所撰<大品经序>介绍了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一些情况,指出鸠摩罗什译出此经后在翻译<大智度论>的过程中继续修改此经,并以9对词语为例谈及鸠摩罗什翻译及修订此经时所作的语言创新.但是,僧睿<大品经序>的记载同今存相关汉文佛典的实际用语并不完全一致,它同僧祐<出三藏记集>的相关记载也有出入.调查表明,同为鸠摩罗什主译而成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大智度论>部分用语彼此有别,今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可能并非鸠摩罗什心目中的最后定稿;诸多材料显示,今存汉译佛典和中土佛教撰述都有可能在传抄过程中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