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城区大西街中段南侧,殿宇巍峨,气势雄浑,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华严宗是一个专门宣扬《华严经》的佛教宗派,为七世纪末唐武周时期高僧法藏创立,法藏号“贤首国师”,故该宗又称“贤首宗”,是中国佛教七大宗派之一。辽道宗耶律洪基曾  相似文献   

2.
华严寺,位于晋北重镇大同市内的西南隅。它坐西向东,突破了一般佛寺坐北向南的惯例,这是契丹族原始居住习俗、好鬼拜日信仰与佛教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明初(具体时间待考)华严寺分成两组建筑,各开山门,分别修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上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下华严寺。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上、下华严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上华严寺,创建于辽道宗清宁年间,(1055—1064年),辽末天祥帝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陷西京(即今大同市),华严寺遭严重破坏。现在所存建筑,乃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年),依旧址重建的,是我国仅有的金代庙宇。  相似文献   

3.
温静 《佛教文化》2007,(5):88-90
独乐寺,得名难考。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辽构寺院之一(其余两处为辽宁易县奉国寺与山西大同华严寺),其内现存观音阁为国内最古木结构楼阁。历经多次地震岿然不倒。寺以“建筑、泥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梁思成先生评价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华严寺     
<正>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区西南隅,是市内最著名的梵刹。因依据佛教《华严经》而修建,故名华严寺。据《辽史》记载:辽道宗巡视西京(大同),遂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由此可知,华严寺不是一般的佛教寺院,是辽代的皇  相似文献   

5.
华严寺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西南隅大西街中段南侧,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相对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宇始建年代有北魏、初唐等不同说法,惜无确凿的资料可予佐证。其建筑规模宏伟,除上寺大雄宝殿和下寺薄伽教藏殿外,两殿之间还建有一系列殿堂、廊戾、楼阁等,气势恢弘而壮观。始建年代当以辽代可信,金初毁于兵受后于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今存主体建筑呈辽、金风格。寺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寺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主,分两进院落,层次分明,今存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月…  相似文献   

6.
净慧 《法音》2012,(6):5-7
(2012年5月19日)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欢迎大家参加"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辽金元时期的华北佛教,在这里我谈一点由辽金元佛教所引发的感想,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辽、金、元分别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这期间的北宋和南宋则是  相似文献   

7.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秘藏有许多绘画作品,除过一幅卷轴画外,其余全部是版画。通过简述13幅经头黑白木刻版画和6幅彩印版画的题材内容,从美术角度对其雕刻技艺、图像样式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版画上承唐代宗教壁画,下启明清版画,代表着10世纪前后中国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是辽金佛教造像的经典样式和基本范例,对现存辽金佛教寺庙中的雕塑、壁画造像的断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佐证作用,对研究辽代宗教传播、雕版印刷和服饰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经山和云居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山云居寺石经山位于北京西南75公里房山区境内,是隋代高僧静琬于大业年间创刻,历经唐、辽、金、元、明代代相传、锲而不舍、绵延千年,是我国古代碑刻艺术之伟大宝藏,是佛教石经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文化珍品。解放后全面发展拓印是有史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共拓印7份,每份拓片三万张。房山石经可分为两大部分:隋唐刻经与辽金刻经。石经山高  相似文献   

9.
温静 《法音》2009,(1):51-54
中国的辽金时期佛教兴盛,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有很多遗构保留至今,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也为辽金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地位的判定提供了依据。对于辽代统治者来说,信奉佛教是其吸收汉地文化,借以统治汉人的工具。因此,辽代皇帝研究佛教,支持佛教的发展。在辽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佛教在辽统治  相似文献   

10.
房山石经辽金两代刻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山石经中的辽金两代刻经是以失传已久的《契丹藏》为底本的复刻本①。这一整理研究成果的发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不仅是研究佛教刻藏史的一大突破,也是研究我国辽金文化史的一大贡献。有关辽金两代石经镌造事业的碑记,在石经山云居寺附近的一些碑刻中涉及到辽代的比较多,有关金代的则极为稀少,现择其中重要的碑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京作为辽金重镇,为辽之南京、金之中都。乘隋唐佛教隆兴之余势,秉北方民族信仰之虔诚,承先启后,在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开演出中国佛教史上辉煌灿烂的一幕。其间寺塔林立,高僧云集,皇室崇信,民众顶礼。其中律宗最具特色,不仅有著名律寺、传戒戒坛、律学著述,更有成规模、有系统的法系传承,形成从法均到圆拱五世代代相承的辽金律宗法脉。  相似文献   

12.
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保存在座落于北京西南房山区石经山的云居寺。这部石经始刻于公元七世纪初叶的隋代,历经唐、辽、金、元、明各代,绵延一千余年,镌刻不断,共有大小经版14278块,刻佛经1122部、3572卷。像这样大规模地刻造佛经,历时如此?..  相似文献   

13.
大同善化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佛教寺院之一,对于佛教思想和佛教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寺大雄宝殿中保存的金代二十四诸天塑像,既是金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又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记载,对二十四诸天像的名号及其宗教内涵进行考察,并从辽金时代佛学思想、大同佛教宗派等角度探讨这些造像的佛教思想内涵,进而揭示辽金大同佛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因笔者从事于辽金史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考察、抄录、研究了大量辽金尤其是北京的辽金经幢,因而爱屋及乌,深感作为古代石刻的一种,辽金经幢有着其独特、别致的美。 辽金经幢的美首先体现在它的造型美。辽金经幢从形式上来说,大体可分为柱式幢和塔式幢(或可称这为幢式塔)。柱式幢样式较为简洁,由幢座、幢柱和幢盖和宝顶四部分组成。幢座有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有的为素面,也有的雕刻莲花、垂慢等图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双林寺和戒台寺有两座辽代的经幢底座较为别致(双林寺经幢现藏门头沟区博物馆,戒台寺经幢由于只残留有底座,故…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有29尊精美绝伦的辽代彩塑像,被人们赞誉为“辽代彩塑艺术博物馆”。这些塑像,尤其是那些站立的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个个庄严美妙、栩栩如生。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脸如满月的面相美;身姿优雅的体态美;华丽飘逸的衣饰美。其中,以“合掌露齿菩萨”为美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辽金佛教从传统意义来说,是指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辽代佛教,与1115—1234年间女真族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建立完颜王朝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月26日下午,藉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召开这一殊胜因缘,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举行了“《房山石经》刊行汇报会”。名誉会长班禅大师、会长赵朴初居士、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负责人及出席佛代会的部分代表参加了汇报会。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长周绍良在会上汇报了《房山石经》编印出版的情况。他说,房山石经由隋代静琬大师创刻,历唐、辽、金、元、明务代,延续一千余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经籍。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8.
杨航 《中国宗教》2017,(1):80-81
华严寺还将道风建设和寺院建设同步进行,本着重视修行、重视弘法的原则,在新时期坚守和传递着华严祖庭的信仰传统。中国宗派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的半坡上。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一得名于宗经《华严经》,一得名于其三祖贤首大师。《华严经》作为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历来享有“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盛誉,并于唐代促成了中国佛教大宗派之一——华严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辽金元佛教     
辽、金、元佛教是指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68年元朝灭亡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统治下的佛教。  相似文献   

20.
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城区南门里西侧,俗称“南寺”,系辽金两代陪都西京(即今大同)的大型佛寺建筑之一。据碑文记载,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年号得名“开元寺”。后晋初年易名“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寺宇大部建筑毁于兵燹,“楼阁飞为埃粉,殿堂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金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三年(1143)由住持和尚圆满大师募资重修,凡15年始成。据《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载,金代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