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7,(12)
<正>寺院,是佛法僧三宝住世和佛教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是佛教界人士联系信众、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是广大信众学修佛法、获得心灵慰藉的神圣场所,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社会大众休闲、旅游、观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中心之一。所以建设好、管理好寺院,充分发挥其"内修外弘"、和谐社会等功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在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古老的佛教如何既保持其优良传统,又能适应社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5,(12)
<正>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历来被佛教界尊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白马寺坚持"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重视僧团建设,提高僧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道场清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进寺院和谐健康发展。一、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僧众信徒素质佛法的传承和普及关乎佛教的兴衰存亡,白马寺  相似文献   

3.
索朗卓玛 《法音》2013,(3):44-48
"荣康"是藏传佛教寺院内最大的厨房,是为参与法会的所有僧众们提供饮食的场所,与汉传佛教寺院里的"五观堂"有异曲同工之妙。色拉寺和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两所寺院,它们分别位于拉萨市的北郊和西郊,"荣康"作为给僧人提供饮食的场所,在其整个寺院的运行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寺志及僧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佛教界发生诸多僧诤,尤以曹洞宗云门系僧诤为引起制度变革的典型。云门系僧诤主要围绕着祖庭显圣寺的住持职位而起。此次僧诤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寺院内部势力分化,僧众事务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云门系开山祖师湛然圆澄制定的规约没有对住持职位进行规范说明,后代法嗣无矩可循。僧诤发生后,显圣寺僧众根据寺院势力分化的局面,制定了住持的任期制度,这就是"三年之期"制度。显圣寺的"三年之期"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僧众争夺住持职位的混乱,是明清佛教发展中寺院制度改革的代表性案例,也对我们认识曹洞宗云门系的发展,乃至明清佛教的变革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秦萌 《法音》2022,(5):21-28
<正>一、前言清规是寺院的组织、管理章程和僧众修行、生活的轨范,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寺院创建和实行的僧制。慧能大师之后,禅宗日益兴盛,独立的、专门的禅宗寺院开始形成。为建立与禅宗修行方式相适应的寺院管理与僧众共住共修制度,营造和合增上、专心办道的修行环境,唐百丈怀海禅师依据戒律精神和禅宗修行宗旨,结合当时中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首创丛林清规,即《禅门规式》,后世将其称为“百丈清规”。由唐至元,百丈禅师所创“古清规”,  相似文献   

6.
正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海陵奥区名圜中,长淮大江为提封"。江苏自古以来文脉风流,寺院繁盛,目前登记在册的佛寺有千余家。林立的庙宇和众多的僧众既体现了江  相似文献   

7.
简讯一束     
《法音》2015,(7)
<正>6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直属寺院北京广济寺全体僧众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的带领下,开展以"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为主题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寺庙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一同参加了学习活动。与会人员学习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开展以"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为主题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的通知,学习了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重温了广济寺共住规约。演觉法师要求广济寺全体僧众,认真学习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8.
明代汉传佛教的制度性文献有比较强的个体色彩,在文献数量上,也较宋元时期多,目前能找到的明代寺院制度文献有34部,且许多是收在寺志或某些语录中。这些文献是了解明代寺院制度及僧众社会生活的重要文本,对当时寺院的组织和运行来说,有象征和规范意义。与宋元清规相比,明代制度性文献愈发的具体化、法律化,实际也体现出明代汉传佛教在寺院制度建设方面,正逐渐放弃"清规"所带有的道德教化属性,更倾向于它们能更直观的发挥其法律意义上的威慑和制度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元明之际江南地区的寺院、僧众遭受兵火打击,寺院损毁严重,僧众逃离,僧人觅地自藏之行为反映出不同的人生选择。元朝皇室的崇佛政策,使得江南佛教和僧众成为受益者,故而在战乱之初僧众表现出依赖乃至投靠元政权的倾向,而战乱后期一些僧人出于民族上、文化上、情感上与反元势力相近的缘故,选择了接受反元势力的庇护。元末江南佛教生态环境的变化,既受政局嬗替和思想变迁的影响,也为明初佛教政策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佛教寺院,是安置佛像、经卷,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是佛教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构成元素之一。佛寺建筑是佛教精神最直观的表现,是弘扬佛教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一印度最早的寺院是佛陀在世时设置的各种精舍。佛教典籍《大智度论》《大毗婆沙论》对此有明确的记载。时隔两千多年,这些精舍的建  相似文献   

11.
太虚法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绋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大师.太虚的佛教革新运动及其业绩,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察,而"关于僧众寺院制度在理论上和事实上的改进为最重要".1922年武昌佛  相似文献   

12.
张二平 《法音》2013,(1):30-33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部,四面环海,呈菱形,南北长,东西窄,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以海天佛国著称。目前,全山已修复开放了三大寺等48处寺庵,常住僧众963人,每年500万以上的香、游客接待量。本文要探讨的"合理布局"问题,仅限于普陀山寺院之间的关系,而不涉及寺院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日喀则白朗县境内主要寺院僧团及平民宗教实践的现状为例,以由下至上的视角,规避中国—西藏之对立、国家—社会之对立这一通常被简单重合的逻辑,以僧众及平民的宗教生活体验、社群与宗教及与当下生活的对话等为研究路径,试图探讨"藏传佛教在当代西藏的生存"这一命题。僧团寺院生活的变迁,寺院经济的建构,俗众信仰实践的情态,关于藏传佛教之未来走向在地方语境下的探讨等,将是本文关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 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反映佛教面貌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佛教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一种象征。因此,寺院的社会价值不应仅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壮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涵的崇高,在于其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所以,寺院不但是佛教活动的物质载体,而且更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实体,其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寺院主要由出家僧众住持,因此,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更重要的,他们(她们)是在家信众的领路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和人格楷模。对一般信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5.
释永信 《法音》2022,(11):27-28
<正>国基永固,法运昌隆。2022年10月16日上午十时,少林寺全体僧众云集大彻堂,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寺院僧众全程认真观看开幕会直播,专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由衷赞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心潮澎湃,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正传入中国之初,盂兰盆会只是寺院的节日,内容是"斋僧众",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教文化,这样的中国化转变,是佛教中国化历程的折射。一"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盂兰"是梵音,义为"倒悬";"盆"是华言,指供僧的器皿。(唐·宗密:《盂兰盆经疏》)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时期竺法护译出的《佛说盂兰盆经》而设。  相似文献   

17.
在甘青川藏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与部落常常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藏族部落社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这种部落寺院,经济上受本部落教众供养,僧众来源于本部落教众家庭,不仅是本部落教众最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在部落教众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指导作用。西仓寺院即为此类典型寺院,本文通过对西仓藏族式调查,分析了部落寺院与教众团体的供养关系,认为对甘青川三省藏族地区有着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20,(2)
正各省区市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各地佛教团体、佛教寺院和佛教院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釆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一、宜闭不宜开。寺院、院校应暂停对公众开放,关闭山门,清修以自持,各自诵经以为众生祈福。二、宜散不宜聚。应暂停法会等一切集体活动,僧众较多的寺院或在校学僧较多的院校,其早晚功课、  相似文献   

19.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释静波 《法音》2022,(11):42-44
<正>10月16日,黑龙江省各级佛教协会、寺院、哈尔滨佛学院提前准备,精心组织广大僧众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盛况。大家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