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20年来,情绪理解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一个的研究领域。作者认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情绪状态的理解包括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情绪过程的理解涉及情绪原因的理解、愿望与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的理解等。作者系统介绍了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提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在方法上有必要对研究材料的文化适用性进行标准化,对问题和情景进行严格设计,降低对儿童语言能力的要求,还可以补充自然语言分析等方法;在内容上有必要深入探讨情绪理解过程及其作用的内部机制,开展情绪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加强对情绪理解的个体内部影响因素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以382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分层回归,探索了词语结构意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作用的发展性变化。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汉字识别、口语词汇以及快速命名和语音意识之后,在三年级T2、五年级和五年级T2发现了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有独特解释作用,而在一年级、一年级T2和三年级均未发现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的独特贡献;(2)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自回归效应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作用后,三年级和五年级时的词语结构意识分别对一年后的阅读理解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还未显现,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对儿童阅读理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字词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和阅读理解的自回归效应后,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儿童汉语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并能通过字词阅读流畅性促进阅读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小学1、3、5年级共399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测查, 使用交叉滞后模型检验小学低、中、高年级儿童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在控制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之后, 结果发现:在小学低年级, 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纵向预测关系; 在中年级, 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存在显著的双向预测关系; 在高年级, T1的阅读理解能够显著预测T2的词汇知识, 而T1的词汇知识对T2阅读理解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在小学不同年级段存在不同的模式, 这一发现支持了阅读发展阶段论, 并对阅读三角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该文综述了近20年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元认知理论,试图对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作出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许多认知活动中元认知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口头信息交流、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语言习得、知觉、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社会认知和各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等等。本文主要谈:在教学背景中,对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元理解监控的精确性是指元理解判断与标准测验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二者的Gamma系数作为其指标。梳理近20年元理解监控的研究发现个体元理解监控的精确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读完文章后延迟写出关键词可以显著提高元理解监控的精确性,这被称为元理解监控的延迟关键词效应,时间上的延迟与延迟时间内主动的认知加工是这一效应得以发生的机制。最后,在分析批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扩展的元理解监控延迟效应假设  相似文献   

8.
理解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异常困难但又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直到现在,理解心理学的研究,较之心理学的其它领域,成果较少;但同时由于它的重要性,又促使人们不断进行探索.早在1932年,Bartlett就开始了故事理解的心理学研究,但在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理解的研究基本上是被丢弃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没有人继续Bartlett的研究.直到信息加工研究得到广泛的开展以后,理解的研究方开始受到重视.但甚至在这以后,它仍然被冷落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就是理解的研究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2~5岁儿童愿望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愿望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选取2~5岁的儿童79名,使用简单愿望推理任务、愿望形成理解任务、冲突愿望理解任务、对自己过去愿望理解任务以及对他人愿望理解任务,系统地探讨愿望理解的层次性.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对自己过去愿望理解任务中的成绩比简单愿望推理、愿望形成理解和冲突愿望理解中的成绩要好,在冲突愿望理解任务中的成绩比对他人愿望理解的任务要差.说明儿童的愿望理解能力包含着多个方面,其发展步调并不一致,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相似文献   

10.
关注科学理解——"科学理解的哲学透视"国际会议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最大的秘密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爱因斯坦),追求对于对象世界的理解,从来就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动力。换言之,科学活动就是一点点地把这种可理解性的丰富内涵呈现出来,即以理解世界为目的。在20世纪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理解”的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进入新世纪,2005年8月25~27日,在荷兰的自由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以“科学理解”(scientific understand ing)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科学理解的哲学透视”(PhilosophicalPerspectives on Scientific Understand ing),力图唤起人们重视该问题。会议是由以自由大学哲学系的汉克…  相似文献   

11.
句子记忆、理解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理解是将输入言语和贮存信息结合在一起获得新信息的过程。言语理解包括词的理解、句子理解和篇章理解,本文只涉及句子理解。心理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言语理解的首要前提是言语感知,言语理解的必要条件是言语记忆。言语记忆不仅指在记忆中贮存关于语言体系的一般信息;而且指在言语记忆中保持输入言语的全部成分,使之能同时性、综合性地呈现,在理解者的心理上形成多维的立体关系。但言语感知、记忆并非镜像式地反映输入言语,它们也受到言语理解的制约和支配,成为一个在时空中无法分割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听障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一采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来探讨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实验二增加了情绪理解任务,并探讨情绪理解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之间的背后机制。结果:(1)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谎言意图理解的正确率显著不如典型发展儿童,且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好,越容易进行真假信息辨别和谎言意图理解;(2)典型发展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准确,谎言意图理解越好:(3)当听障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典型发展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错误信念对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理解具有解释作用,而且推动高情绪理解在谎言理解中的促进作用,以及表明高情绪理解对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中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儿童依恋行为卡片中文版,探讨幼儿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的发展特点,并考察其与依恋的关系。114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层次的情绪理解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外因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而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相对较晚;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存在差异:安全型依恋儿童在情绪理解总分以及情绪外因、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任务的成绩均显著高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两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以及所关注变量自回归效应的情况下,探讨默读流畅性在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语素意识、默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发展;(2)一年级下学期儿童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上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而二年级上学期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下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默读流畅性在早期语素意识与之后的阅读理解中发挥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随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儿童对句子的理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心理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一向引起心理语言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的重视。几十年来心理语言学家们提出各种理论,使用各种方法对儿童理解句子的过程及其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的研究就是这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心理语言学家Bever,T.G.在六十年代初首先使用“理解策略”(Comprehen-sion strategy)这个词解释人的理解过程,其意思是人们在理解中不是使用了所有程序,而是可以找到某种“捷径”或“窍门”。不过,他并没有给理解策略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研究者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可以概括出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的基本含义,即儿童理解句子  相似文献   

16.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3年追踪,探讨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发展级联。结果显示:(1)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阅读理解扩散到二年级的汉字识别,进而影响三年级的阅读理解。(2)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扩散到二年级的阅读理解,进而影响三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3)虽然家庭阅读环境对一年级汉字识别仅有边缘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但一年级的汉字识别可以预测二年级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进而影响三年级的汉字识别、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之间存在间接的、多向的发展级联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对196名小学二年级儿童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测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检验了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和篇章朗读流畅性等不同层面口语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快速命名和自回归效应之后发现:(1)模型比较的结果支持字词阅读流畅性对阅读理解作用的单向预测模型,儿童二年级时字词阅读流畅性对三年级的阅读理解,以及三年级时字词阅读流畅性对四年级的阅读理解均有显著预测作用;(2)模型比较的结果支持篇章朗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双向预测模型,前一个测量时间点的篇章朗读流畅性可以稳定地预测后一个测量时间点的阅读理解,同时,前一个测量时间点的阅读理解也可以稳定地预测后一个测量时间点的篇章朗读流畅性。结果表明在排除了自回归效应和其他变量的作用后,只存在字词阅读流畅性对阅读理解的单向预测关系,而篇章朗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之间存在双向预测关系,这一发现支持了认知资源和自动化理论,并对阅读的交互-补偿模型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哲学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论争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除《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哲学》等杂志刊登讨论文章外,英文版《中国日报》于1988年10月4日和12月5日两次详细报导论争的基本情况,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台湾某出版社当年就编辑出版了《大陆西方马克思主义争论集》。为使讨论得以深入开展,本文特将讨论情况加以概述并提出一些看法。一、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使用和评估 1、理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不同理解既是这场论争的导火索,也是双方的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人们是怎样理解一句句子的?句法和语义在句子的理解中各起什么作用?在句法中词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心理语言学家们对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问题曾作过不少研究。贝弗(Bever)在1970年提出,说英语的儿童有这样一种句子加工策略:表层结构中以名词—动词—名词为次序的一个单位相当于施事—动作—受事。因此,当他们听到被动句时,他们也以为第一个名词是施事而不是受事。以后的许多研究表明,说英、法、意、日和希伯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听障幼儿情绪理解发展特点,编制了情绪理解干预课程,并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干预训练显著提高了听障幼儿的外部情绪理解水平和内部情绪状态理解水平;不同性别听障幼儿在情绪理解干预课程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女生在信念理解、道德情绪理解和情绪原因理解中的干预效果均显著优于男生。本研究所编制的干预课程对于促进听障幼儿情绪理解发展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