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11日至15日,应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邀请,学诚会长一行4人赴荷出席乌特勒支龙泉大悲寺开光一周年庆典,并参加乌特勒支大学举行的汉传佛教佛学讲座。访荷期间,学诚会长先后与荷兰佛教联盟主席Michael Ritman、前主席André Kalden,荷兰大悲禅社创办人智友禅师,荷兰禅川寺住持古道天庆禅师,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主席胡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
<正>环球时报2016年12月15日讯(欧洲版驻荷兰特约记者张亮)当地时间12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应邀在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学院作了《汉传佛教的精神与实践》专题讲座。乌特勒支大学哲学与宗教科学学院及人文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师生、荷兰汉语学院师生等200余人聆听演讲。学诚法师从汉传佛教的历史与基本精神、汉传佛教的现代化、汉传佛教实践案例等  相似文献   

3.
正抚今追昔,灿烂繁荣的亚洲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佛教无疑是亚洲文明沧海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佛教文化起源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后花开三支,一南渡海峡,抵达锡兰、缅甸、柬埔寨等地形成南传佛教;一经丝绸之路沿线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落地生根,形成汉传佛教;一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藏传佛教。三大语系佛教各自发展繁荣又紧密交  相似文献   

4.
王作安 《法音》2009,(11):3-5
尊敬的一诚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在美丽的西湖之畔,与各位高僧大德和年轻法师相聚,感到格外高兴。今后会有更多机会与大家见面,向各位讨教。 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加强汉传佛教信仰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12)
正尊敬的王作安局长、胡和平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与专家学者,相聚古都西安,隆重举行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祖庭文化,分享思想成果,弘扬祖师精神,共续法缘道谊。这是一次佛法盛会、学术盛会、文化盛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汉传佛教界,向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长老大德、青年法师、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6.
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宝岛台湾则相对晚一些,台湾现存最早的佛寺台南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创建的。据此而言,台湾佛教确切可考的历史不到400年。然而,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个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泱泱大教,是岛内十几种宗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教。台湾称得上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最快、势头最为强劲的地区。要了解今日台湾,我们不能不了解今日台湾的佛教。一、四个发展阶段 1、清代传统佛教的初兴。明末,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大陆移民将佛教传…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2月9日至10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率团访问荷兰,与当地佛教界、学界进行了一系列友好交流。9日,学诚会长出席荷兰首座中国内地汉传佛教寺院——荷兰乌得勒支龙泉大悲寺佛像开光典礼暨汉传佛教国际化研讨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副秘书长卢浔,国家宗教事务局巡视员裴飚,荷兰乌得勒支市市长J.H.C.Van Zanen(扬·范扎嫩),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领事部主任蒋华,荷兰佛教联盟主席Michael Ritman(米海尔·里特曼),荷兰龙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4,(10)
正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尊敬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秘书长攀洛·泰阿利先生,各位贵宾、各位代表:首先我谨代表越南佛教僧伽会与越南佛教信众,并以个人的名义,热烈祝贺第27届"世佛联"大会在中国陕西宝鸡成功召开,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各国佛教代表、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祈愿在佛陀慈光加被护佑下,各国佛教高僧大德、代表嘉宾及热爱世界和平的人士,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幸福而努力精进。对于世界佛教信众而言,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7)
<正>自太虚大师(1890-1947)提出"人间佛教"的创见,迄今已经近百年了。在两千多年的汉传佛教史上,人间佛教思想是继中国禅宗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创造,成为汉传佛教现代化的指针,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佛教全球化的进程。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如何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汉传佛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传佛教简论郭朋编者按:这篇论稿,是郭朋同志应约特为本刊撰写的。郭朋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学者,三中全会以来独自完成并出版了12部专著,在我国学术界影响甚巨,其中三卷本《中国佛教思想史》获国家优秀图书奖。这篇论稿虽短,却高度概述了中国佛教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刀述仁 《法音》2001,(11):1-1
尊敬的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尊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同志,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同志,尊敬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各位代表,尊敬的觉光法师、惟觉法师、机修法师,各位嘉宾、各位法师、朋友们:在今天这个秋高气爽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第三轮第一次会议开幕式,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莅会的各位委员、嘉宾和法师们、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在上个世纪已经召开过两轮,本次会议是新世纪的第一次,也是会议发起人、本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去世之后举行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2月2日,"首届中国汉传佛教思想建设——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司长刘威、巡视员裴飚、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兼北京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喇嘛、副会长兼北京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四川大学陈兵教授等嘉宾出席会议。研讨会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研讨会围绕"当代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汉传佛教在新加坡的早期传入,是作为"文明象征"与"权力象征",与移民社会、帮权结构紧密相关;二战前后,随着"人间佛教"在新加坡的传播,其菁英色彩与超越性特点获得主流社会的"文化认同"。随着中国大陆佛教输入的停止,汉传佛教作为"地方性宗教"完全"被嵌挂"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上,"人间佛教"的现代性与资本主义获得场域上的暗合。60年代后,汉传佛教在教育、文化、慈善、社团组织等领域有更大的作为,呈现出"人间佛教"背景下性别意识、菁英色彩与社会行动的结合。百余年的新加坡汉传佛教实践脉络,是汉传佛教逐渐放弃农耕文明的"地方性"向现代文明的"世界性"回归;其实践经验亦充分表明汉传佛教现代转型的困境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佛教慈善事业是大乘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大乘佛教福慧双修的理论,强调修福是第一位的修行。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的最低需求(福报),才能追求精神需求(智慧)。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2000多年的发展史上,始终强调福慧双修的信仰特色。  相似文献   

15.
汉传佛教的变革与发展遵循着自己特有的规律。现代性或者现代化的思想对其变革起到了催化或者唤醒某些成分的作用。这是因为,佛教与西方科学和理性之间毕竟在理论志趣、认识方法、实现路径不同。近现代中国佛学的变革是在现代性的活动范围和历史变迁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现代性不是作为一些抽象原则而被先验地强加到中国佛学的变革之上,而是作为一种实存中的本质而必然出现在中国佛学展开过程之中。在此意义上,研究近现代100多年来中国汉传佛教变革中的现代性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佛教史、批判继承佛教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与佛教有关的国际、国内问题,有助于反思现代性面临的困境和当代佛教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澈性 《法音》2014,(10)
正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好客远交天际友,存心普结世间缘。主宾联以情,朋友合以义。首先,我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及全省佛教徒对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向前来参加盛会的各位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众所周知,陕西佛教历史悠久、法系传承广泛。陕西省会所在地西安,史称长安,在历史上是北传佛教的译传中心和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中心,也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完成"中国化"进程所在地。世  相似文献   

17.
传印 《法音》2011,(11)
(2011年11月2日)尊敬的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会长慈乘长老,尊敬的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伊藤唯真长老,尊敬的各位长老大德,各位嘉宾:今天,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代表欢聚韩国江原道观  相似文献   

18.
林清凉 《法音》2012,(6):28-35
尽管在中国的汉族地区,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素食与佛教似乎一直就存在着一种无可争议的不解之缘,但同样几乎众所周知的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以及东传日本的佛教均没有明确要求佛教徒必须素食,素食仿佛只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一项不共传统而已。于是,在佛教界也就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素食的疑问和争议。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汉传佛教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满族统治者的文化和宗教策略之上的。根据政教分离、王权高于教权的宗教管理模式,清初的统治者借鉴前朝的宗教管理经验,建立了系统有效的佛教管理机构和僧官制度,实施了资格审查制度、官方登记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从而较好地掌握了佛教发展状况,合理地控制了佛教组织规模。清中叶以后,因农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入侵,统治者无暇顾及对佛教的管理,佛教管理制度实质上已废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封建僧官体制亦被废止,清廷的佛教管理制度由此终结。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6,(12)
正绪言中国佛教自西汉末年(约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历了二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在中国从一种输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变为输出文化。这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被学者称为是"中国文化与印欧文明完美结合的展现"。回顾中国佛教史,一定意义上即是佛教中国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进一步而言,也是汉传佛教祖庭兴起确立史。在众多宗派相继出现、祖庭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