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印度河文明开始,简要论述佛教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认为前佛教时期至少存在二期语言学转向,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分别经历了语言学转向。佛教传入我国也是经历一次语言学转向。佛教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是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现代,随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佛教正在经历一次最大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2.
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丁明夷佛教东渐,自中亚首及我国新疆地区。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历史上佛教最盛的地点是古龟兹,即今库车、拜城一带。龟兹佛教之始,文献无证。据可靠的汉文记载,三、四世纪之际,已有较多的龟兹佛...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主要由西域来的佛教经典被译成汉文,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并开始向全国传播。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受益人群的不断扩大,佛教教职人员的医疗问题日益突出.佛教教职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佛教教职人员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但总体来看,全国佛教教职人员医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让广大佛教教职人员病有所医,解决其后顾之忧,进而安心佛教事业已经成为佛教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问:听了您的介绍,知道了汉地佛教的大概轮廓,不知我国西藏佛教是什么时期传入的,是经什么人弘扬起来的? 答:我国藏语系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sro(?)-btsan gam-po)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Bhrikuti,藏名尺尊Khri-btsun)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thon-mi sambhota)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  相似文献   

6.
正佛教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完成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促使佛教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也保存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佛教音乐称为"梵呗",是以曲调诵经,赞咏、歌颂佛德,在远古的印度早就流传开来。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音乐也随  相似文献   

7.
"祖庭"起源于儒家尊祖敬宗的浓厚观念,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隋唐以来,随着中国汉传佛教宗派祖统法脉意识的日益高涨,中国汉传佛教自唐中叶开始使用"祖堂"一词,北宋时开始采用"祖庭"一词,并逐渐赋予其多重的内涵和厚重的价值意义,使其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突出标识。我国古代教内外学人对此已有自觉的认同和表达,为我国佛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地,薪火相传二千余年,学界对于汉传佛教史的梳理大概可分为:以王朝更迭为标准、以宗派兴衰为依据、以文化融合为视角、以社会功能为线索等几种方法,本文独辟蹊径,以佛教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主流媒介技术革命为切入点,将佛教汉地传播史划分为:口语相传时代、书写印刷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并对主流媒介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传播媒介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弊益。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各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办有佛学院和佛教大学,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在清末开始办佛教学校的,但也正是学校教育的缘故,当前的佛教界似乎对"学"很重视,却忽视了佛教传统教育中"参"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佛教界世俗之风日盛的一个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对当代佛教教育中"参学"关系展开思索。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20,(2)
正各省区市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各地佛教团体、佛教寺院和佛教院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釆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一、宜闭不宜开。寺院、院校应暂停对公众开放,关闭山门,清修以自持,各自诵经以为众生祈福。二、宜散不宜聚。应暂停法会等一切集体活动,僧众较多的寺院或在校学僧较多的院校,其早晚功课、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写经与日本书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佛教文化》2009,(6):82-88
佛教传入中国,大量佛教经典的汉译也同时开始。汉文佛教写经成为普遍现象。随着佛教的东传,汉文佛教写经也流入日本,于是日本便开始了写经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文佛教写经实际上启蒙了日本书道艺术。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学者、僧人的频繁渡海,传法求学与佛教书法及碑帖名迹的大量东渡,缔造了以“三笔”为代表的第一代日本书法家,标志着日本书道艺术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20,(2):7-7
各省区市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各地佛教团体、佛教寺院和佛教院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一、宜闭不宜开。寺院、院校应暂停对公众开放,关闭山门,清修以自持,各自诵经以为众生祈福。二、宜散不宜聚。应暂停法会等一切集体活动,僧众较多的寺院或在校学僧较多的院校,其早晚功课。  相似文献   

13.
欧阳镇 《管子学刊》2012,(1):127-12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生态文化特别是生态伦理的研究明显升温.近年来,生态文化研究开始在理论上走向深入,传统哲学与生态思想的结合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学术界关于道家道教和儒家生态思想研究已颇为深入系统,而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则相对薄弱,此前尚未出版有分量的研究专著.陈红兵博士的新作《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是目前我国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我国著名生态思想研究专家余谋昌先生评价说:"陈红兵的著作《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统治者因个人信仰及政治因素,极力推崇佛教。加之山西独特的自然条件,迎来了佛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境内佛寺分布众多。这一时期,山西佛寺呈现出新建佛寺众多、分布广泛、分布不均及石窟寺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学院自1983年秋季开始,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于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下旬分别邀请常任侠教授、周绍良先生、观空法师莅院讲演。常任侠先生是美术界的老前辈,他以《佛教文学和佛教艺术》、为题,给大家讲述了佛教文学和佛教艺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对我国古代的佛教艺术作了详尽的介绍。由于佛教及佛经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语言,促进了长篇叙事诗的形成,同时,使六朝小说及唐代传奇的内容更加丰富。佛经的翻译,在命意遣词方面使用了从未有过的新方法,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孙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与印度的交往渊源久远,公元1世纪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兴趣,开始了对印度的研究。在这一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佛教僧人们对印度佛教的译经注疏,忙于探究义理、寻求真谛;甚至还有不少高...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文革期间被破坏的大批佛教寺院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建设,随之古老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开始兴盛起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都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断层。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佛教传统艺术的衰退与失传,严格地说,近两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开始引入中国后,佛教艺术也如同中国其它门类的艺术一样,开始崇尚西化。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新闻     
《法音》2001,(8)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本刊讯 应俄罗斯传统佛教僧伽会会长班智达堪布喇嘛的邀请,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丹迥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帅峰司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于6月25日至7月6日赴俄罗斯联邦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友好访问。  俄罗斯佛教历史仅有260余年,以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信仰为主,大约在公元十七世纪初,由我国西藏和蒙古两地传入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地区。原布里亚特蒙古部族信奉萨满教,佛教仅为蒙古部落贵族的信仰,后牧民开始效仿,并在民间传播,逐步形成规模。为了稳定边疆,安抚少数民族,沙俄政府于1…  相似文献   

19.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评介方立天,张风雷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开展,我国大陆和台湾的佛教学术界也开始接触并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于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接触...  相似文献   

20.
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枝奇葩。佛教传入蜀地,始于东晋,至唐宋时期已臻鼎盛。史载仅成都就有寺院数十座,如大圣慈寺听高僧知玄讲经的“黑白众日计万许人”,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寺内壁画达31000米。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印刷术刻造的佛教大藏经——“开宝藏”也在成都完成。盛行巴蜀大地的佛教文化,还孕育出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等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珍品,丰富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宝库。十世纪后,四川境内藏区开始流行藏传佛教,出现了集藏民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