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是中国西北五省之一陕西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西安这一名称与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有着紧密地关联,它是中国连接世界尤其是连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1350多年前,当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时,陆上丝绸之路是除海上丝绸之路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正谈及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人们心中不禁会浮现出驼铃声声、充满西域风情的陆上丝绸之路,也会忆起汪洋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艰辛。在唐朝至明朝期间,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东非以及欧洲的远洋航线全长曾超过14000千米,后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名。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中也留下了与宗教艺术有关的丰富古迹及文化交流的灿烂历史。  相似文献   

3.
元朝初年,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穆斯林商人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水上香料之路大量进入中国,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有大  相似文献   

4.
常小川 《中国宗教》2023,(10):72-73
<正>一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来,随着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条记载了东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道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并逐渐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教交流更加频繁、通畅。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儒家、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妈祖等中国民间信仰还随着中国移民传至东南亚地区。因此,海上  相似文献   

6.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依托。广州集中了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代表性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创意产品来传承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可激活其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媒介,可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海上丝稠之路文化,从而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弘扬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言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陆、北非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以海路商贸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文明与中国紧密连接在一起。它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隋、繁荣于唐宋,式微于明清。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它又一度成为了世人的焦点。笔者在对海南穆斯林研究过程中注意到,穆斯林作为一个信仰集合,是海上丝绸之路除汉民族外的另一个重要群体。它以古波斯、阿拉伯等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信  相似文献   

8.
<正>妈祖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海神,是中国东南沿海、港澳台地区以及整个东南亚华人社会最为崇拜的民间信仰神灵之一,在全球信仰人群过亿。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新一轮中国海洋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正将到来。妈祖既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信仰认同标志,又是两岸重要的文化交流纽带。随着国家打造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妈祖文化必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此前的妈祖研究,在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理论探索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侧重于从历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一、"一带一路"是历史记忆,也是中外重构的新时空说起"一带一路",自然会想到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打通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把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器物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重要商品。自汉唐以来,中国陶瓷就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世界各地。唐宋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往来的兴盛,加之海运更适合陶瓷这种易碎品的运输,因此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而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宗教文化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11.
义净大师是中国古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之一,不仅对中国的佛学、翻译学、史学、地理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于我们今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极具启示意义。义净大师(635-713)是我国唐代高僧,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与东晋法显、唐玄奘并称为中国"三大求法高僧"。  相似文献   

12.
山东早期的纺织业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和通往日本、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是举世闻名,勿庸赘言。至于丝绸之路的源头起于何地?开始于何时?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早期山东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阐述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自公元前138年(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出使西域,一条书写友好与交流、连通东西方文明的文化线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绵延至今。在这条路上,带来了宗教文化的相遇相融,一批佛教高僧或穿行西域流沙,或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带来了佛教在中土的流传;同时,一批中土僧人为求取真经,舍生忘死踏上西行求法之路。丝绸之路也因佛教高僧的身影而洋溢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广西玉林在明清时期称为"郁林州"。历史上的玉林是中原南下至合浦港出海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古水道重要河海交接内陆港口。这条古水道同样也是郁林州士子们北上科考和出仕往返的征途之路。玉林高山村松城驿馆壁画图像演绎了郁林州民间"虽为稻菽谋,不堕青云志"的科举之道。  相似文献   

15.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5):121-126
澳大利亚通常被视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达范围之外,本文在综述分析澳大利亚学者相关研究及其历史遗产社会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历史文献分析,提出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中出现了一条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海参之链,由从中国到望加锡的传统航线和从望加锡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南向延伸线两段航线组成,在澳大利亚与中国都产生了交流的影响。因此,历史上澳大利亚就曾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与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而且是一条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传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时,重温丝绸之路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关联,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伊斯兰文化的交流,继承丝路传统,保护丝路古迹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各种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辉煌的世界文明史。  相似文献   

18.
李鸿 《法音》2021,(2):19-2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经济互通的商业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文明之路,还是一条宗教传播的信仰之路。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要发挥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宗教的文化交流作用,这对于密切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关系、增进人类文明互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