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资本逻辑是资本在增殖与扩张本性支配下介入文化生产的结果。一般而言,由于资本逻辑自身固有的二重性,其介入文化生产也带来了双重后果: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又因过度倚重经济效益从而侵蚀了文化的价值性与超越性。与早期发展阶段相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即文化生产内容的特色化与个性化,文化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文化生产方式的跨界融合。表面看,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更加注重与高新科技的互动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新发展,似乎更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事实上,文化产业的当代特征与趋势是资本在增殖本性驱动下进行生产机制创新的必然结果,它并没有扬弃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这启示我们:在面向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应在坚持唯物史观基础上,对资本逻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审慎的反思,既要发挥其作为文化发展动力的积极作用,又要对其进行良好的驾驭,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2.
政治正义是衡量政治权力来源和归宿是否正当、政治运行和秩序是否合法、政治价值结构和性质是否良善的综合评价系统。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政治正义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价值依循,政治正义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最强力量”,凸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的鲜明底色,是共产党人崇高价值追求的生动体现。以追求“国之大者”、实现人民至上为政治属性,以立足基本国情、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政治逻辑,以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为政治品格,以践行人民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政治目标,以树立正确义利观、助推全球正义为世界情怀,这些充分勾勒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方略,展现了新时代政治正义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创造思想和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价值则是这一精神生产活动对人和人类社会的能动反作用。一方面,精神生产根本上受到物质生产生活实践的决定,精神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精神生产及其精神价值又对整个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深层地又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在私有制社会,统治阶级掌控着精神生产,将之作为维护和稳固自身统治的重要的意识形态手段;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产更是异化为一种奴役无产阶级的隐性力量。要打破这种"精神异化",必须坚持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统一。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精神生产才有价值;只有契合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精神价值才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解读唯物史观的四重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唯物主义、实践观、历史原则和辩证法的理解,是解读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四个理论视域。从内在机制看: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历史原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展开方式。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四个方面,对唯  相似文献   

5.
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是文化观上的唯心主义特征。人们的精神交往,不管以何种方式框定在何种理想中,它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当前一些学术研究所标榜的以价值中立方式对于理论或现实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基于其内在要求并存在一定政治价值取向的,即利用学术的一般性、普遍性来谋求某种特殊的现实利益。马克思打破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的思辨本质,以唯物史观的科学性阐明了对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非是自然的理论逻辑演绎或沿袭其他文明的结果,而是根植于中国实际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认识与判断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的政治哲学阐释是在与实证化、决定论解释的争论中形成的。虽然这种阐释路向对于克服第二国际以来出现的经济决定论的解释路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越界阐释的倾向。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唯物史观所实现的双重转变中找到政治哲学阐释的合理限度。从历史的认识模式来看,唯物史观实现了由自然主义认识模式向历史主义认识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深刻揭示了政治哲学中规范性概念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而且有利于冲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迷雾,为政治哲学的阐释限定了理论视域。从历史的研究方法来看,唯物史观实现了从思辨方法到"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明确了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研究方法和总体性的历史解释原则之间的理论关联,为政治哲学的阐释划清了理论限度。  相似文献   

7.
1917年资本主义在俄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所需条件,但是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布尔什维克从俄国实际出发,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有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曾经对苏联的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学技术有了革命性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最重要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出相应改变,斯大林模式丧失了历史合理性。发动改革告别斯大林模式是必然的,以什么方式告别具有偶然性,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新科技革命没有终结社会主义,相反,它为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这种历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唯心史观以精神的历史来取代现实的历史,把“世界精神”当成历史的真正主体,其结果必将导致现实的历史被虚无化。马克思基于对劳动问题的探索,通过思维具体实现了历史具体,从而跨越了思辨的深渊,打开了一条通往社会现实的道路。只有深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中,才能使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由思维抽象走向思维具体,从而实证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和暂时性,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邪教"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有其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一般指的是那些打着宗教信仰等旗号从事危害社会活动的有组织的邪恶势力,与西方语境中的"膜拜团体""异端教派"在词义上有相近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应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邪教治理体系。当代邪教对国家安全产生很大影响,国家安全应作为处理我国邪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时代,要加强我国邪教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邪教犯罪,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21,(1):132-140
20世纪末,比较政治学界对一些转型国家政权稳固而另一些转型国家政权频繁更迭这一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学者试图用"体制性整合"来阐释上述现象。本文围绕"体制性整合如何促进政权稳定"这一核心议题,对体制性整合理论进行系统讨论。体制性整合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指过程、手段、策略以及机制等。该理论能够为政权稳定提供较好的解释,但也存在局限,如理论解释与经验事实间不对称,研究视角上忽视国际环境和政党等因素,内在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宏观因素和政党,尝试进行案例研究、引入实验法和完善研究设计,这可能是体制性整合理论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对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自身的理论立场,哈耶克在推崇理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生自发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将社会历史推入到怀疑论的怀抱。总的来看,哈耶克对唯物史观的质疑主要聚焦在如何理解人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两个问题上,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理解唯物史观的核心。深入考察哈耶克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和澄清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卫 《伦理学研究》2022,(1):106-112
“内在主义”(internalism)是技术伦理学新兴起的一种研究进路,它不同于传统“外在主义”(exter?nalism)进路的地方在于,它主要关注技术的积极伦理后果,主张把伦理要素“嵌入”对象之中,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伦理问题。“道德增强”的基本理念符合“内在主义”进路的特征,它通过对人的“基因”和“神经”进行技术干预,调节人的道德情感,增强人的道德动机,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道德行为。尽管“道德增强”的初衷是助人向善,却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需要从学理上权衡其利弊。  相似文献   

13.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回顾伟大的五四运动百年史、新中国建立70年历史、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历史,我们将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即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探索。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包括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对新现代性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成为新中国70年历史聚焦的主题。作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深刻的解答了"马克思之问"和"列宁之问",指引着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既超越了西方资本经典现代性道路,也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经典现代性道路,以中国方案开辟了人类新文明路向。  相似文献   

14.
冯锋 《现代哲学》2000,(4):37-41
从1842年的《莱茵报》时期到1846年8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完成的4年间,马克思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的《形态》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制高点,其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首次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Ⅰ。13年后,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唯物史观又作了经典式的论述,我们称之为表述Ⅱ。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这两次表述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差别,是认识上的深化过程。下面我们试图从这种认知出发,来重新探讨一下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科学内涵的基本观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兼与张奎良教授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实践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例如,能否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本质和核心;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这个“人”指的是“类”意义上的,还是指的“民”;“以人为本”是历史观还是价值观,它同人本主义是什么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分歧很大。这些分歧表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本文打算讨论“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问题,我认为弄清这个问题是弄清其余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的重读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现代哲学的性质及其何去何从的问题,在学界已经争论良久且观点相当对立.哲学确无定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演进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也不表明现代哲学没有现代的规定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研究的思想理论样本,重新探析唯物史观,对于理解和推进现代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第一要阐明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哲学基本问题的特点;第二要确定社会现象物质性的范畴;第三要揭示人们的社会改造活动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三个方面正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同时应当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如果不指明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对社会意识的第一性关系,那么就无法对历史作唯物主义理解,而且,如果不把实践当成理论和社会进程认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实际上也就谈不上唯物史观。一、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领域的哲学基本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关于这两个范畴的内容问题,在苏联哲学界中,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图加林诺夫把马克思关于“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一著名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尤其是空间理论视角分析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理解当代社会生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其生成、持存和发挥作用中是有时空偏向的。必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历时态的时间过程,偶然性更多地归属于共时态的空间领域。这在当代人类社会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今天,行为方式的时空取向有了明显变构的条件下,如何联系空间格局去关注和理解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两者的关系,便成为创新性地研究、认识当代社会生活特质及内在规律的重要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9.
人本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政治、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对和谐社会的热烈探讨,成为近年来中国学界的一大理论景观.随着认识的深入,对和谐社会构建途径的探讨无疑是最具现实性与价值性的方面.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而非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本质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和谐.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和特征,我们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不仅需要公民社会的政治建构和制度保障,更需要相应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伦理和公民道德建构.公民社会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当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并确保全体国民共享和受惠于这些理念,从而为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公民伦理、公民道德作为公民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蕴涵、文化表征与价值确证,揭示公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为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指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基石和后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傣族剪纸的浓郁宗教文化色彩,探讨傣族文化生活中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宗教活动的仪式性、宗教文化的交融性以及宗教伦理的和谐性,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艺术与宗教文化传播结合的契机,从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