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亮 《学海》2011,(2):141-145
访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及其遗产、列宁与葛兰西国家理论的异同及思想史效应、"密里本德-普兰查斯之争"的实质与影响、雅索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当代地位这四个重大问题展开,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当代英国的基本发展线索与理论面貌。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热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全球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全球化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当属马克思。他在150年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等思想。但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提出并全面论述全球化思想,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全球化理论的是“依附理论”学派。埃及人萨米尔·阿明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他最早建构了世界资本积累和发展模式。他认为,资本积累是通过全球分工发生的;在分工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个阶层的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但边缘国家有可能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并形…  相似文献   

3.
《伦敦笔记》是马克思第三次经济学研究的原始记录。在这一笔记中,马克思在货币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货币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克服了"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的缺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货币理论。其次,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形成了狭义再生产、广义再生产和日常意识再生产三个理论层次的建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构型。再次,在危机理论上,马克思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界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初步建构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学界来说,安德瑞·高兹(AndréGorz,1924—)绝对算不上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早在1982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徐崇温先生就对高兹做过介绍,在他稍后的另一本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1989年)中,徐先生也有一篇专门介绍高兹思想的长文。并且,在一年后出版的由罗伯特·戈尔曼编的《“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的中译本中也有“高兹”这一词条,并有相关的论述。199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中也有对高兹的论述。同年出版的李青宜先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一书中用两节的篇幅对…  相似文献   

5.
郗戈 《哲学研究》2022,(4):36-45
《资本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不是普遍原理应用于特殊对象的演绎关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特定理论形态建构过程。《资本论》不能归结为一重批判或双重批判,而是包含资本逻辑批判、物象化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三重批判”的差异与联系的复杂总体。《资本论》“三重批判”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结构的总体性再现,把握了社会结构诸层面之间的复杂交织与丰富互动,呈现为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特殊理论总体,蕴含着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丰富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发展。《资本论》在“三重批判”的“特定化”定向中,综合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特定性内涵,内生出一种相对独立的、以历史特定性为原则、以特定社会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熊十力的外王学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44年撰写的《读经示要》标志着其儒家外王学体系现代建构的成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推动熊十力重新思考儒家外王学。他力图结合时代思潮,以社会主义思想解释儒家经典,1956年出版的《原儒》一书是其代表作。《原儒》仍然承续着《读经示要》中借对六经的诠释来发挥儒家外王学的思路,但在经典谱系、解释思路、核心思想上都产生了裂变,体现出熊十力晚年外王学体系新建构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晚期马克思主义(Late Marxism)这一术语是詹姆逊(又译杰姆逊、詹明信)在《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或辩证法的韧性》一书中最早提出的。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是与晚期资本主义的界定相一致的。詹姆逊认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共有三个阶段:一是国家资本主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结构,被马克思主义者加以批判吸收,本在预料之中.当然,哈氏在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节,《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节,《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中多次提到“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10.
自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一书问世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历了一种空间转向。在整个后现代空间理论发展谱系中,詹姆逊延续与修正了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批判和鲍德里亚解构资本主义理性空间的后现代理论逻辑;哈维通过对詹姆逊"超空间"的拓展,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形式、更加灵活的资本积累方式与资本主义新一轮的"时空压缩"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论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巴路克》一、作者及其小史《巴路克》与《耶肋米亚》等一样,都是以作者的名字来命名的一卷“先知书”。从书内的说明中可知作者的身世。巴路克是“乃黎雅的儿子”,“希耳克雅的四世孙”。(巴一·1)也是耶肋米亚先知的秘书和忠实弟子(耶三十二·12~13,耶三十六·4)。他出身贵族,他的兄弟色辣雅,曾在漆德克雅王朝中任“行营总督”(耶五十一·59)。  相似文献   

12.
舒也 《哲学动态》2003,(5):30-33
自从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以“资本主义精神”来指称资本主义的伦理观念以来,学术界对什么是资本主义伦理给予了较大关注。在这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P.科斯洛夫斯基教授的《资本主义的伦理学》一书。 该书是P.科斯洛夫斯基应邀就“资本主义的道德性”而撰写的一篇论文。作者声称,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纷纷展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趋势的研究。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就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危机理论之一。哈口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见解,在西方理论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作一简单的评析。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危机趋势的新特征在哈贝马斯看来,晚期资本主义已成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或由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它表现出两种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强化了干预功能,并借助这种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俗”在宋代用来品评书风高低,宋人将书法与学养、胸次联系在一起,认为俗书是病,难以根治。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每个朝代、每一代人对书风的理解与审美都不一样,所以对俗书的定义也不相同。在我们学书过程中要正确看待俗书的问题,不能盲目崇拜魏晋风度,造成千人一面的书法风格。一提到“俗”,我们会想到与它相对的一个词“雅”。“俗”即为不雅,那何为“雅”?“雅”最早出现于《荀子·儒效》:“法二后王谓之不雅。”杨倞注:“雅者,正也。”这是雅的最初意义。  相似文献   

15.
霸权(hegemony)(也译“领导权”)理论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墨菲的核心理论。自拉克劳、墨菲1985年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出版后,霸权理论在欧洲和北美都产生了很大的理论影响。拉克劳、墨菲的霸权理论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人们有时也把这一理论称为“新葛兰西主义”。一、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到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中详细地概述了其理论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众所周知,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对传统…  相似文献   

16.
熊彼特经济创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鹏 《学海》2002,(2):52-56
1911年秋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1883- 195 0年 )出版了他的早期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 ,开创性地论述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新理论。 194 2年 ,在他生前最后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 ,他仍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创新理论为基础 ,综合表述了他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思想。由于思想过于异端 ,加之时代局限 ,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在生前并没有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只是二次大战以后 ,由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突出 ,技术创新的思想才逐渐得到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认同。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汪行福 《哲学动态》2012,(10):29-36
过去几十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表现为福特制资本主义的衰落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针对上述变化及其影响,西方左翼思想家做了大量的批判性研究,形成各种版本的社会批判理论。布迪厄、德里达1993年出版《世界的重负》与《马克思的幽灵》两本书被本赛德(Daniel Bensaid)视  相似文献   

18.
《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评介陈家耀重庆教育学院(重庆630067)唐自杰教授新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一活藏心理学思想研究》一书,是第一本系统研究我国心理学泰斗,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  相似文献   

19.
安维复先生的《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所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记在马克思名下的,但读后颇觉此丈所论离真实的马克思相距甚远。现质疑如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观点,以及在《资本论》中经过精深的科学论证得出的“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理论指南。这个理…  相似文献   

20.
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文件中,在党的新纲领中,探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和上屋建筑理论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在消灭资本主义的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经验的全世界历史意义问题,关于资本主义基础和资本主义上屋建筑的危机的新阶段问题。在第二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文件中,非常注意全面展开共产主交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展的前景和发展的规律性。这也就是本文的主题。个人迷信的恶果的彻底消除,是迸一步创造性地发展基础和上怪建筑理论的最重要的条件。众所周知,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这一著作中对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错误原理,这些原理在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以后在我国报刊上公正地受到了批判。《共产党人》杂志编辑部的文章已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