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与科学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学海》2001,(3):139-142
近年来,科学的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现代人们所谈及的科学道德问题,主要是由科学家的科学道德价值观的变化引起的,"为实力而科学"取代了"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价值观.因此,对科学的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能忽视这一道德价值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白刚 《学海》2005,1(4):116-121
形而上学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在向度,就是本体论向度与伦理学向度.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之所以在"追求形而上学"的同时,又总是"反形而上学",并非是人们的形上本性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人们总是将形而上学视为单纯的"一维性",总是用一个向度来取代或遮蔽另一个向度.而所谓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也并不是消解了形而上学,而是指形而上学从"本体论向度"转向了"伦理学向度".  相似文献   

3.
近距离的鞭挞与远距离的哲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人造美女"的现象,仅有批评的激愤与学术睿智是不够的,更需要哲人式的深刻与从容.今后人们需要改变的是既定的认知观念,而不是"医疗美容"所代表的新的心理、社会层面的服务诉求.  相似文献   

4.
"礼"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前现代中国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规范,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在早期儒家"礼"的体系中,充满了浓重的宗教信仰的思想.其信仰形态和过程,是由信仰天地、鬼神而推衍社会、人事的,並由此建构起一套完整的信仰系统,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三代"礼"学,表现出自发宗教的崇拜特征,春秋战国,人为宗教信仰贯穿到了"礼"学,形成了"神道设教"的"礼教",使得宗教与宗法、信仰与道德、神性与理性、理想与实践,趋向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反思"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而之所以如此,又是与人们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紧密相联的. 就中文字面意思而言,"启蒙"就是"去除蒙昧",即脱离懵憧无知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尼采对"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描述,在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世介绍、引用者甚多,质疑、批判者甚少.事实上,其中既含天才的发现,又见狂人的偏执,良莠并存而有待人们甄别.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之说,并不是陈腐教条,而是中外优秀文学艺术创作的共同特征.因此,一切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的人们,都不应把创作仅仅当作牟取私利或发泄私情的工具,而应该体现对宇宙人生形而上的思考,引导人们精神向真、向善、向美的提升,用真理之光,照亮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情绪     
何新 《美与时代》2004,(4):45-46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同音乐的爱好是超越纯理性的,而"情绪"、"情感"、"感受"、"爱恶"已经假设成为音乐中所必有的部分,甚至成为音乐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究竟这些词语代表着什么含义呢?是否所有的音乐都是"情绪化"的呢?在某一个极端,有些艺术的确是情绪化--甚至是令人太激动;但在另一个极端,有些作品过分"冷清",过于谨慎,而在二者中间似乎有着许多渐进程度的各种情绪变化.是否所有音乐作品都与这条"情绪线"有着关系?作为艺术教育者,能否对以上的问题有着清楚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去体验艺术,了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即信息艺术,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多维的向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握手的结果.而"分形艺术"-信息艺术宽阔海洋中的一个小点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示给人们,使人们认识到该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和谐、对称等特征的美学标准.同时,"分形艺术"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什么是科学、技术?"却是众说纷纭.将其归纳起来,主要有"知识体系"说、"活动"或"过程"论、"总合"说、"技术即劳动资料"等等观点.本文拟运用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恩惠 《天风》2009,(4):64-64
茫茫大地,大千世界.人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对于"生",人们想得多,体验得多;而对于死,人们既不愿想,也不敢想,又无法主动去体验.也许正是基于此,古代的孔夫子便说"未知生,焉知死"?在老夫子看来,死亡是彼岸世界的事,生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哪有时间去研究死?  相似文献   

12.
规则伦理的宗教痕迹与美德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德伦理学讨论中,规则伦理学被批评为一种具有律法主义色彩的宗教残留物.在美德伦理看来,规则伦理学残缺地继承了基督教的伦理思维框架,不恰当地理解"规则"的性质却又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美德伦理学主张,必须改变规则伦理学的思路,不把"规则"视为某种普遍绝对的律法式条文,而应当看作人们用于处理复杂而不确定的实践问题的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为诱人的神秘之物.生活中人们最常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八个字的一句话,就已经深刻揭示出"美"对人类而言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如此,人类对美的认识、理解、探讨及追求,其时间上已历经数千载、空间上覆盖全世界及全人类,人们从各个侧面、层面去研究它、探索它,其结果似乎既明确又模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全面而被一致认可的界定,因而被视为美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美学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孟子>当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齐宣王的故事,人们过分地关注"以羊易牛"这件事,而忽视了对直接导致此事发生的"见牛"的分析,从而也就没有认识到"见"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来,我一旦"见到"了某物,它就已经依赖、从属于我,我就对它的生死存亡负有了道德责任,更不忍心去加害于它.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恰恰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对一些伤害视而不见或见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验指的是人们在利益关系境遇中既可维护或获取自己的利益,又能表明自己是"道德人"的经验.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产与交换关系、生活与消费关系、相处与交往关系,具有自发性、群众性、普适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本质内涵是"趋利避害",反映人作为价值主体的本性.维护现实社会基本伦理秩序的道德其实多为道德经验,而体现人类社会道德发展进步客观方向的则是道德经验的整合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权不离经","行经必假之以权"的权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动态地认识事物,注重相关事物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复杂性,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权变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随着现代科学地发展,事物的"整体性"、"不确定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权变理论与方法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进一步充实了权变方法论的内容.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其整体、宏观、动态的辨证思维特点,成为临证权变的重要基础."权变"是相对于人们的既有经验和思维定势而言,是对临床诊疗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人们经常爱引用,这是为什么?因为理论一旦脱离生活,就会变得枯涩、坚硬,她似乎孤高冷傲地站在那里,冷冰冰地俯视着生活,而对人们没有任何益处.然而,当理论一旦回归生活、拥抱生活时,她就会立即变得温暖而亲切,其力量和作用也迅速彰显出来.这是我在读<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一书时的强烈感受.现在以该书的第二章,即秦汉部分为例,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基本确立、成型的时期,在中国伦理发展史上其地位极为重要.作者在论述"三纲五常"这个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时,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以丰富的史料分析了它的形成、内容、性质、影响等问题.就说孝吧,汉代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8.
行为功利主义用功利的标准来检验行为,而只有导致功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上正确的.动机功利主义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与行为功利主义截然不同.在理论上,动机功利主义反对直接用功利标准检验行为,主张用它来检验动机,而更好的动机模式则拥有更大的功利;在实践上,动机功利主义关心的问题不是"我应该(试图)做什么",而是"我是否已经生活得很好",而后者与人们的动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从而导致对自然的无所顾忌的践踏和掠夺,而古老的天台学中则蕴含着疗治时蔽的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其"色心不二"的思想将人与自然置于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学说揭示了作为有机的整体的世界的各部分之间的相摄相入,是对当今机械的、孤立的世界观的彻底否定,"中道实相"、"无情有性"理论赋予了自然以无上的内在价值.天台学的这些古老而珍贵的"生态智慧"值得当今的生态学和环境哲学好好加以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对仁道的说明,因此,它集中反映了儒家仁爱万物的思想。"不忍"作为仁爱之心,强调仁者与他者之间的一体性和相通性,而这也是成为仁者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所"不忍"的乃是他者由生赴死,因为死是一种走向未知的冒险活动,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感,而仁者有好生之德。"不忍"需要具体情境的激发,抽象的概念、理论很难激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仁爱之心,而"见"所遭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情境,从而为仁爱之心的发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