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嘉兴市真教寺存有镜刻建寺“碑记”碑石,碑阴面并刻“重修”“碑记”。碑为明万历初年树立。现抄录两篇“碑记”于下,以供伊斯兰学者共赏;并试对“碑记”原文加了句读,并粗略评述,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颜真卿作为一位书法家 ,他的文集中保留了许多宗教史料 ,值得后人重视。陈垣先生的《道家金石略》收录了颜真卿四篇碑记 ,其中《桥仙观碑》即《颜鲁公集》的《华盖山王郭二真坛碑铭》。但是 ,陈垣先生和《道家金石略》补编者并没有检阅《颜鲁公集》 ,所以仍然有几篇道教碑记没有能收入。这些碑记是 :《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华岳庙题名》、《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这些碑记有些是非常重要的 ,如魏夫人和张志和碑记 ,有些则反映了唐代某些地区的道教信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富民县田野考察首次发现的清乾隆年间《紫虚观碑记》,详实地记载了紫虚观创建始末,从碑记所见道众姓字名号看,紫虚观道脉自康熙初“常”字始,至乾隆时期的“复”字,共传八代,证实了紫虚观所传为全真龙门道脉的历史事实。结合《真庆观古名真武祠碑记》及虚凝庵所存碑刻内容看,紫虚观道脉实乃源于昆明真庆观,进而表明明末清初云南境内的龙门派不仅自觉地依循龙门派谱传承,且以真庆观为中心向昆明周边及各地州辐射,成为明末清初云南境内最为活跃的道派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清真寺在我国修建历史逾一千多年,相关史书、地方志和文集中不乏记载,尤其是流传于世的清真寺碑记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专门的清真寺志书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月华》报社发起了一项调查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活动,开清真寺调查研究之先河。同时,也出现了如牛街礼拜寺的《冈志》之类的寺志。(1)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真寺与寺  相似文献   

5.
座落在高原古城——西宁市东关大街的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相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寺内《重建西宁大寺碑记》记载: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研究》1997,(4):41-41
五台山万圣佑国寺南山极乐寺香火斋田碑记钦命二品衔曾任代办山西巡抚事署理布政使司雁平兵备使者他拉氏恩霖撰文凡天下之事,要其终而后知;君子用心,要其成而始。见事功之济否?是以,君子之所为,识见既真,不避怨嫌,方能终其事矣。五台山极乐寺住持僧教化普济弃官为...  相似文献   

7.
槐店清真寺     
槐店清真寺,原名至元寺,近称老寺。座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东关,这里居住着回族群众八千余人。据《沈丘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被忽必烈强征到中原来的波斯人阿力所建,距今已有714年的历史。据《古碑》叙述它是豫东建起的第一座‘麦斯吉德’教坊。  相似文献   

8.
敬读《中国穆斯林》今年第一期发表李英华师兄的大作-《回回历史重要"里程碑"的失而复得》一文,阅后深感贵刊对我回族历史文化古迹的高度重视。受此启发,执笔回应:广州近日也新发现一块元初时期的阿拉伯文古碑。——作者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清真寺在我国修建历史逾一千多年,相关史书、地方志和文集中不乏记载,尤其是流传于世的清真寺碑记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专门的清真寺志书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月华》报社发起了一项调查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活动,开清真寺调查研究之先河。同时,也出现了如牛街礼拜寺的《冈志》之类的寺志。  相似文献   

10.
正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廷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他从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中撷出高、旻二字,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写下《高旻寺碑记》,高旻寺一名由此得来。高旻寺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宜黄县石门寺的僧人,继承了我国佛教寺庙实行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既精进修持,又辛勤劳作。他们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事油茶、笋干,木材和粮食等多种项目的生产,过着丰衣足食、身安道隆的农禅生活。石门寺座落在宜黄县兰水公社杨坊大队朱家斜生产队,属于曹洞宗的寺庙,创建于中唐时期。一九二五年由竹慧和尚募缘重修,欧阳竟无居士撰《重修石门寺碑记》,至今仍屹立  相似文献   

12.
武昌尼众丛林———莲溪寺陈家良莲溪寺,位于武昌晒湖古盘龙山,是武汉唯一的一座较具规模的尼众丛林。它虽然没有像归元寺、宝通寺令人熟知,但历史悠久近千年;尼众熏修,道风纯正,深受广大信众的敬仰。一莲溪寺创建于元代(据碑记),原为十方丛林,至清咸丰年间遭兵...  相似文献   

13.
正阆中巴巴寺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城区东郊蟠龙山南麓,又称蟠龙山拱北。寺内主体建筑为久照亭,是中国伊斯兰教嘎迪林耶门宦大拱北支系创始人华哲·阿布董拉黑⑴之墓。2013年,巴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巴寺内现存3块清代碑刻,分别为康熙三十年(1691)由马子云⑵撰立的《先师碑记》(乾隆十三年重刻),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陕西汉中西乡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8,(4)
吴阶平副委员长视察广州光孝寺本刊讯2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在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著名的广州光孝寺。广东省佛协副会长、广州光孝寺方丈新成法师陪同他参观了光孝寺的各个殿堂和文物古迹。当他看到光孝寺寺藏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时,由衷地...  相似文献   

15.
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文物。下对大白塔的修缮及外貌作一简述。一、历代维修情况山西省社科院崔正森《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考证曰:大白塔始建于大德五年(1301年),系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制造。塔内有唐长安二年(702年)妙胜造的二层八角佛舍利塔。历代屡有修葺。明代帝王崇建,规模很大。据《清凉山志》卷二载:“永乐五年(1407)。上敕太监杨升重修大塔,始建寺。”又据明嘉靖十九年(1541年)寺碑记载,明永乐四年秋,  相似文献   

16.
在唐宋元明之际,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尚未产生或传播不广,而众多的碑文作者(包括皇帝,如:朱元璋)早就行动了,他们附儒以行,以儒诠经,阐释传播伊斯兰教,有力地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建筑雄伟,规模宏大,驰名中外。长期以来,学者们接近它,探索它,又因古碑(《创建清真寺碑》)疑点甚多而莫衷一是。除古碑外,嘉靖五年立石的《敕赐清修寺重修碑》对研究该寺的历史沿革乃至历代政权对伊斯兰教的影响等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国子监大学士李时荣撰篆书:今夫天,化生万物之主也。人…  相似文献   

17.
龙山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境内。省城至新兴一百六十公里,从广州乘火车可到达新兴,有广州至新兴直达豪华大巴只需二小时,更有长途汽车从各处通往新兴县城,再由县城坐1路公共汽车直达龙山国恩寺,交通十分方便。寺前有省内著名的温泉度假区。 国恩寺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它与六祖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因为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而名扬海内外。 唐宋时期,国恩寺在佛教界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中  相似文献   

18.
武当山凝虚观大殿遗址前保存有明万历年间《圣旨碑记》《钦赐金字皇经碑记》《御制》和《国醮碑记》等4通碑刻,记载明神宗两次颁施《道藏》给凝虚观,并命全真道士李玄成修设普天大醮,可见他对李玄成的重视和信赖。通过碑刻和文献互证发现,李玄成是慈圣李太后兄长,是万历皇帝母舅,曾任御马监太监,他好道乐仙,在武当山清修数十年;李玄成开山传宗的凝虚观是全真道子孙丛林,其传授的龙门派法脉一直延续至民国。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临安(今建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之多,远近闻名;寺观庙宇之众,冠以全滇。现今存在的城内燃灯寺街清真寺,是临安重镇古建筑之一,它是元皇庆年间创建,迄今已近700年,应当说是祖国传统文化之珍品。 寺内立有数块石碑,其中《重建清真寺并常住碑记》一块,高2米、宽1.5米,刻有碑文831字,记载着许多历史事实。碑记开头云:“郡有清真寺,创于元皇庆,盛于我国朝。五百年以来,户口繁兴,农冠兴盛,四时月节,瞻拜者实繁,有族盖边隅所  相似文献   

20.
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为四大名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四十里,群峰罗列,其中九峰高出云表,旧名九子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太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称为九华山(见《太平寰宇记》)。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关于此山的开山建寺,清喻成龙(正庵)的《重修九华山化城寺碑记》说:“寺始于晋隆安之五年(401),初名九华。”又说:“天竺杯渡禅师所筑。”其说无文献足征。化城寺实建置于唐至德初(756),先是开元末(741),有僧(?)号,来九华结茅度众,为土豪及长吏所逐。其时有释地藏,俗姓金,原为新罗国(今朝鲜中部)王族,航海游方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