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信道而行善”的教义,积极开展兴学襄教、济贫助困、赈灾纾难、施医给药等方面的慈善活动,而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也与中国伊斯兰教慈善事业的兴起密切关联.这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近代变迁.由于近代中国伊斯兰慈善事业的善款主要源于天课及穆斯林乐捐,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其社会影响仍较微弱.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称中国伊协,英译为CHINA ISLAMIC ASSOCIATION)。第二条本会是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第三条本会宗旨是:协助政府宣传贯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代表全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独立自主自办教务,举办各项伊斯兰事业;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各民族穆斯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交流、道德规范 ,都借助人际关系而表现出来 ,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伊斯兰教所制定的待人处世的规矩 ,是维系穆斯林群体社会生活的纽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 ,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正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礼仪礼俗 ,对宏扬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对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在各方面的交往 ,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一、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中国伊斯兰教是十个少…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简称中国伊协 ,英译为CHINAISLAMICAS SOCIATION)。第二条 本会是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第三条 本会宗旨是 :协助政府宣传贯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发扬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 ;独立自主自办教务 ;代表全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合法权益 ,发挥桥梁作用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推动各民族穆斯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的民族观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斯林的生存与发展进步,不但要求穆斯林内部团结,同时也要求穆斯林处理好同非穆斯林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国穆斯林生活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究竟以什么样的观念与各兄弟民族相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古兰经》的教诲和先贤们的言行,介绍在早期伊斯兰社会中,穆斯林如何妥善地处理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阐述伊斯兰教的民族观,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市第七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多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广泛参与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组织穆斯林群众赴沙特朝觐,不断提升服务穆斯林群众的能力;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受到了穆斯林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文摘     
中国穆斯林看中国周燮藩在《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从历史和整体的视域,就中国穆斯林眼中的中国做出了述评:第一,中国穆斯林关于自身起源的传说(神话)、家谱等,显示出一种集体的、民族的潜意识,肯定与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主体民族的友好关系,默认作为中国社会一部分的合法性。第二,从中国穆斯林广泛参与中国社会政治活动看,他们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中国穆斯林有着爱国爱教的历史传统,既有帮助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业绩,也有抵御外侮、维护统一的传统。三,文化认同是中国穆斯林与…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又一个战略目标。族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穆斯林民族与非穆斯林民族的关系是我国整个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各民族既认同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又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在认同中容多样,在多样中求认同的格局。穆斯林民族在保持自己的独特信仰和文化的同时,也应与非穆斯林民族友好交往,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好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不但是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伊斯兰教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回族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本文基于中国梦的视角,客观认识回族穆斯林文化,并对加强回族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云南回族穆斯林、回族穆斯林文化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有回族穆斯林698 265人(2010年),占云南总人口的1.4%,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相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穆斯林》杂志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创刊于1957年,有汉文和维吾尔文两种文字版本。汉文版现为双月刊,维文版为季刊。该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宣传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各民族穆斯林服务。宣传报道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各民族穆斯林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活动情况及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教制、教规和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发表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国各族穆斯林获得了新生,成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中国伊斯兰教也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穆斯林尽管存在民族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但"天下一家"的民族整体观念和文化传统始终是中国穆斯林历史发展的主流。爱国意识促进了中国穆斯林与中国社会的和谐相处。今天,当我们伟大的祖国迈进新时代,中国穆斯林更应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清真食品是中国穆斯林认可食用的食品,但对于清真食品标准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宗教界、民族界、学术界、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在中国对"清真食品"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同时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中国穆斯林对新事物、新食品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作为穆斯林,对这些现象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何进行清真食品的监督与管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古兰》“圣训”永遵循。敬畏真主,认主独一;学习穆圣,身体力行;恪守“五功”,坚定“六信”;戒恶扬善,济世悯人。我们追求,今生的幸福,我们不忘,后世的永恒。中国的穆斯林,要发扬伊斯兰教真精神。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爱国爱教”牢记心。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独立自主,振兴教门;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团结稳定,利国利民。我们继承,祖辈的传统,我们发扬,民族的精神。中国的穆斯林,要高举爱国旗帜向前进。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歌词)@马子美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本会宗旨是:协助政府宣传贯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代表全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独立自主自办教务,举办各项伊斯兰事业;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各民族穆斯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维护宗教和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汇集了20多座清真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解放南路一线清真寺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本文认为,虽然各穆斯林民族在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在宗教空间上构成文化多样性面貌,但是,穆斯林民族善于经商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实践,不仅通过商品的交换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实现穆斯林群体内部的和谐相融,而且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社会的完整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穆斯林所涵盖的十个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类型,这是中国穆斯林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问题,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穆斯林经济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好中国穆斯林经济的最佳发展类型呢?这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把握中国的国情,又要了解中国穆斯林各民族所信仰的中国伊斯兰教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发展中国穆斯林各民族的经济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一)商业经济伊斯兰教崇尚商业,《古兰经》中包涵了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正是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大大影响了中国穆斯林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学者档案张中复Zhang zhongfu汉族,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研究、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文化等课程。出版专著《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主命的传承与延续:回教在台湾的发扬与展望》(合著),发表论文《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当代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影响及评估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