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文明对话的作用不言而喻。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群体进行宗教对话和文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新疆伊斯兰教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树立起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自信,保持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20,(3):91-91
五典,又称五伦,中国伊斯兰教的伦理概念之一,指穆斯林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个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清刘智等人将其列入《天方典礼》,在教法体系中,念、礼、斋、课、朝为"五功",属于社会伦理关系的内容则为"五典"。"五典"说依托于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并改造了儒家五伦之教,为我国广大穆斯林确立了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18—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及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本土经验: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相遇和对话。有来自北京、宁夏、新疆、兰州、河南、南京、浙江、上海、广州、云南、香港等地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正>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是俄罗斯信仰人数最多的两大宗教。俄罗斯的伊斯兰组织与中亚的伊斯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伊斯兰世界宗教与政治问题是国际热点话题之一。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第一大宗教,对俄罗斯的人文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并存构成了俄罗斯的宗教文化根基。特别在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东正教与伊斯兰教在俄罗斯对话的文章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文章都提及二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6.
哈宝玉 《世界宗教研究》2011,(5):157-168,194
本文主要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特点,就其"经定刑"、"同态复仇"和"酌定刑"作了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讨论。认为伊斯兰教传统刑法虽是当时社会刑事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治理一个尚不成熟的社会来说,亦有让我们可理解之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古典刑法只在当今部分伊斯兰国家尚有保留和实施。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两面性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十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过,2019年6月12日公布)为指导和规范我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行为,展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良好形象,发挥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在坚持正信正行、构建和谐、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要求和《宗教事务条例》,结合我国伊斯兰教实际情况,制定本守则。一、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我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8.
虽然有关加蓬伊斯兰教史的文字资料极少,但人们已知道伊斯兰教是在19世纪末传入加蓬的。非洲历史上有两位人物与加蓬的早期伊斯兰教有关。第一位是塞内加尔学者谢赫·阿马多·班巴。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学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可归入宗教人类学或民族宗教学的跨学科范畴,学界很少从学科上进行过总结和反思,因此对田野和研究作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多置之不顾。许多初涉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从业者,多在了解了片段性的民族风俗习惯后即匆匆进入田野,缺乏基本的人类学和伊斯兰教知识体系,这样的研究与人类学提倡"深描"的专业要求相去甚远。因此,从田野工作方面进行反思,许多研究作品都存在欠缺,甚至存在缺乏田野常识、伦理和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自唐宋之际传入华夏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本文以时人用儒家之"天"来理解伊斯兰教的"真主"信仰这一范畴为例,分析了二者在本体论、认识论上有所不同之外,认为二者在"最高的存在"上是一致的。正是这种教内外人士都接受的认知、表达、接受方式,就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契合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圣品”是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领域的重大论题,对我们了解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理论,理解亚伯拉罕传统中的先知型宗教,知晓希腊哲学同伊斯兰思想的历史际遇,以及推动宗教对话和文明交往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此,本文分析圣品的概念、重要性,探讨伊斯兰背景下的圣品议题,重点阐述伊斯兰圣品的理论构建过程,主线为哲学家的理性主义诠释和教义学家、苏菲的批判发扬。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的"和谐"主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原则有相通之处,发扬伊斯兰教爱国、诚信、平等友爱和鼓励学习的优良传统,引导穆斯林讲和谐、促和谐,是新时期伊斯兰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当认真研究,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分析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著作和讲演入手,分析马哈蒂尔对伊斯兰教的现代诠释:强调伊斯兰是进步、与时俱进和充满活力的宗教,强调学习所有知识,与现代化相适应;认为伊斯兰价值观与繁荣、进步,发展或资本主义没有冲突,追求财富是符合伊斯兰教的;指出伊斯兰是宽容和温和的;强调伊斯兰鼓励努力工作、勤奋、节俭.马哈蒂尔还通过提倡"新马来人"、"正确的"伊斯兰和伊斯兰教国,来应对种族问题、政党斗争和极端主义,协调伊斯兰与现代化,促进马来西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伊斯兰教作为传统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中东国家的政治生活影响至深。过去的十余年间,由于伊斯兰复兴运动勃然兴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成为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宗教与政治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使战后中东格局更加复杂化,成为中东政治的显著特色之一。本文从三个层面评述了伊斯兰教与中东政治的关系,就这一重要的前沿性课题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安萨里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以罕见的思辨头脑,清晰辩证的文笔,对伊斯兰教各学科的宏大综合所达到的学术成就,使他获得了"伊斯兰教权威"(hujjat al-Islam)和"圣教文采"(zain al-din)的美誉,被穆斯林公认为继教法学四大教法学派教长之后最重要的宗教学者。确实,他是伊斯兰教最伟大的教义学家,又是伊斯兰教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在伊斯兰教的智力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产生过如此强烈和广泛的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江苏句容市召开"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研讨会,邀请全国伊斯兰教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协负责人共聚一堂,深入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深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理论研究,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新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我局王作安局长,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认识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先对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入手,认为宗教与现代化问题复杂多变、含糊不定;提出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两者外部对立而内在统一的观点。再接着阐述伊斯兰教对现代化的历史回应,并从中概括出三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以期有利于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的理解和评价。最后从五个伊斯兰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着眼,指出伊斯兰教作用或影响其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程度是不同的,并对多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鲜明的伊斯兰特色和倾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马坚(1906-1978),原名马玉书,字子实,回族,云南沙甸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宗教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他皓首穷经,致力于《古兰经》等伊斯兰教典籍的翻译工作,成为伊儒双向交流的使者,推动了伊儒对话;他深耕教育,心怀伊斯兰教中国化人才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外交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