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区域涉及到65个国家、44亿人口。"一带一路"区域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一条民族、宗教交流的走廊。"一带一路"沿途各国的文化类型、民族、宗教种类复杂多样。"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道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均发源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已传播到五大洲各民族中。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而且是一条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传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时,重温丝绸之路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关联,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伊斯兰文化的交流,继承丝路传统,保护丝路古迹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各种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辉煌的世界文明史。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蒙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机遇,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内涵,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积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宗教文化,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石和人文资源。就中蒙两国间的人文交流而言,宗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藏传佛教格鲁派为蒙古国的国教,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在今后的中蒙两国交流中,中国公共外交借助佛教文化能有效促进中蒙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的有关论述中,多次提到宗教及宗教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线国家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56个国家。从"一带一路"与宗教的历史关系来看,延续约两千年之久的古代丝绸之路充满了宗教传播和交流的史实。一些国家还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可以说,"一带一路"既是文明交流之路,也是宗教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就未来国际经济交往合作和对外开放格局提出的战略构想。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固然涉及经贸领域,但也涉及外交领域、人文领域等多方面内容。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视角分析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宗教文化因素。作者认为,同伊斯兰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应当把深入了解伊斯兰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对于建立互信和深入开展中外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宗教界和学术界都应当在民间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此次会议是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各种地方经验在文化、族群和宗教等方面互动,将中国置于国际空间背景中去思考,而文化互鉴助力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提法,更是在充满复杂性和挑战的实践中来实现。以"‘一带一路’——从空间和文化维度理解中国如何应对世界"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7月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7.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南传佛教只礼敬、尊奉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并视其为导师,不崇拜菩萨、祖师、护法等。"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边疆民族地区打开了对外交流的空间,该倡议涉及的区域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其中,宗教从古至今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粘合剂,为促进文明互鉴、人心相通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利安 《中国宗教》2023,(10):14-17
<正>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贸之路,还是集多重历史内涵于一体的文明交往之路,是一条众多重要民族相互杂处、多种重要宗教彼此交织、古今不同文明形态变化多端的文明交往带。作为现代全球文明交往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宗教文化格局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具有重要影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认同的支撑和精神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评估宗教交流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构中的功效后发现,"宗教因素"既是我国与丝路国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助力,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深化伙伴关系的现实动力;量化分析表明:"宗教因素"在我国周边外交中既是一个历史变量,更是一个现实变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宗教人口分布对中国周边国家宗教基本格局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去中东化"发展趋势,使得"一带一路"面临宗教极端主义冲击的可能性激增;将宗教交流纳入经略周边的新思路以助力"奋发有为地开展周边外交"的对策建言,旨在强调宗教资源转化为外交资源后,实际彰显了优化"一带一路"软环境的战略功效。  相似文献   

12.
<正>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对于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维护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跨度大、范围广,呈现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交融的特点。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对于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维护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萨巴赫埃米尔殿下,尊敬的阿方主席、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先生,尊敬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先生,各位代表团团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4年前,我在这里向阿拉伯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邀请。今天,我们怀着对中阿合作美好未来的憧憬再度相聚于此。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逐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基督教与"一带一路"有着极深的渊源。"丝绸之路"提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成为不同宗教传播和对话的媒介。中国基督教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大局,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一、发挥纽带作用古丝绸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呈现多宗教聚集、民族文化各异的特点。面对诸多的文化差异,需要经历求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在亚欧国家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为保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合作的顺利实施,对俄罗斯进行宗教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在梳理俄罗斯宗教信仰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从宗教法治、政教关系,信仰格局,宗教与民族关系,宗教极端势力与恐怖主义等维度对俄罗斯的宗教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仅引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而积极的支持。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融共建、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宗教本身不是风险,但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宗教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宗教状况各不相同,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宗教作为一种变量,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进程。其或许可以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形成文化区位优势,但其变量作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在一些条件下,由此产生宗教风险,进而会引发宗教的"蝴蝶效应",因此,对之进行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情况有一全面判断。正是基于此认识,笔者指出机遇与风险并存,并提出对宗教风险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宗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带一路"与宗教研究成为我国宗教学界的热点。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宗教问题,利用宗教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合理规避宗教冲突的风险,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理论支持和舆论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增进与各国南传佛教友谊,对密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民心相通,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社会基础,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作为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佛教俱全的佛教大国,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建立和保持了密切联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因为所有正信宗教的核心都是"仁爱"与"正义",世界上的每一种宗教,都应该是和平的使者、冲突的调节者,而不是任何不和谐事件的制造者。西方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有一句名言:"只知一种宗教者,一无所知。"这句话实际上为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