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书正 《管子学刊》2012,(3):39-42,51
先秦时期,儒家重礼、尚礼、倡礼,孔子、孟子、苟子进一步发展、丰富了礼的内容,礼除了具有待人接物的意蕴外,还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文明制度。先秦儒家学者对礼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礼是为人做事的尺度,执政行事的准则。在当代,礼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但是,礼的“规则”意蕴没有变。礼,于人、于事、于国仍起到了道德规则的引导作用,具有规范世人、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家"礼"思想在根本意义上是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但"礼"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价值内涵对当代道德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需要当代道德教育批判地吸收其有益的因素,融汇于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礼"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前现代中国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规范,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在早期儒家"礼"的体系中,充满了浓重的宗教信仰的思想.其信仰形态和过程,是由信仰天地、鬼神而推衍社会、人事的,並由此建构起一套完整的信仰系统,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三代"礼"学,表现出自发宗教的崇拜特征,春秋战国,人为宗教信仰贯穿到了"礼"学,形成了"神道设教"的"礼教",使得宗教与宗法、信仰与道德、神性与理性、理想与实践,趋向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5.
儒家孝道与仁义礼智四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仁是孝悌的本体根据,孝悌是行仁的工夫起点,克尽孝道不能违反普遍的礼法规范和社会公义,以义事亲的大孝观念要求道德主体具备健全的是非判断的智慧。孝与仁、义、礼、智的内在统一表明,理解并提倡正确的孝道观念不仅有助于家庭和睦,而且有助于仁爱之情的培养以及社会公德和正义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儒家倡导的五礼中,理雅各最重视祭祀礼,其中,他又特别关注祭天礼。《诗经》里有许多诗篇涉及祭祀礼仪,虽然这些祭祀礼仪并未表明是敬拜上帝,但是,理雅各坚持认为与上帝有关。在他看来,儒教和基督教敬拜上帝的方式不同,而儒教祭天与以色列人祭拜上帝的仪式却相似。他知道,在古代,以色列敬拜上帝是真正的举国全民参与,而在中国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其中,全民皆可参与的是祭祖。理雅各对中国人的祭祖持批评态度,但又承认祭祖具有社会意义,并在祭祖礼中看到了上帝的存在,从而将中国传统宗教纳入一神教模式中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7.
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礼是生活的规则体系,也是儒家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礼文化在儒家的理想中可分为乐、义、仪、俗、制、教六种正义,而礼的精神是倡导道德与文明;宋代以后儒家礼学从重视“国家”取向转变为重视“社会”取向;儒家礼文化以“秩序”为首出的文化模式,可以成为有益于人类面对21世纪挑战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儒家成人视阈中的"兴于诗"兴起"好善恶恶"、自信多样的真情主体,"立于礼"挺立含情节情、履言范行的文理主体,"成于乐"完成大气仁爱、自由和乐的情理主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属主体起情→守理→合情理之自我挺成与社会共生。其中,"兴于诗"先于"立于礼"与"成于乐","立于礼"把持"兴于诗"与"成于乐","兴于诗"与"成于乐"内置"立于礼","成于乐"统摄"兴于诗"与"立于礼",三者一体有分,交融互进,相须为用,圆融挺成主体之人格。  相似文献   

9.
张涛 《现代哲学》2022,(2):131-139
《吕氏春秋·士容论》载有一段田骈的故实,表明稷下道法家在礼容问题上对儒家持批评态度。相关传世文献以及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出土文献显示,稷下道法家与儒家分享相同的身体知识,都很重视身体仪容的礼法规范,并认为内心对礼容的展现具有决定意义,也都强调礼容应落实于现实政治之中,拥有共同的理论模式。但双方对具体礼容的要求有所不同,更因同质化的政治指向,两家均意图在现实政治中有所施展,使得相互批评不可避免。现实中出现的儒家后学偏离本学派礼容思想、趋于极端的行为,更给同样重视礼容的其他学派留下了攻击儒家礼容的口实。  相似文献   

10.
从仁礼交互的论域考察早期儒家“群”“己”观的生成价值及其道德意蕴,有其独特价 值。基于区分存有论基础上的以及行为实践意义的“己”之一体两面,作为主体自 我认识之个体的“己”以及通过他者而认识的“己”,都与“仁”的应然性价值直接相 关;“群”作为类意义上的共同体,经由与仁之价值的内在关联,可以激发出人与世 界的意义内涵;以“礼”作为通达己之内外的重要通道,可以表征群的共同体与个体自我 价值的统一。在上述考察基础之上,儒家群己观念的传统畛域及其价值边界可以得到阐 释。  相似文献   

11.
"礼"作为最具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是全面而深入的。它不仅从外在的礼仪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即起到我们所谓的"修身"的作用;而且通过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内在化的"养性"的作用。经过修身养性的作用之后,"礼"最终落脚于个体的道德实践上。  相似文献   

12.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有诸多论述,在道德修养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有许多有益的观点。当今大学生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种因素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学说对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我们应该激发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的能力,教育大学生注重积善成德,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礼失求诸野"是儒家的一项文化开放主张,通过历史疏证,可知其适用范围很广,并由此形成中国文化发展与整合互动的机制,即以民间文化丰富经典文化,以四夷或域外文化充实中国文化,反之,经典文化则对民间和四夷文化进行整合,从而既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又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发展张力.  相似文献   

15.
荀子"化性起伪"."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性恶的人性论基石上的。以礼为本、德法并举、德主刑辅、礼义教化与法律强制相辅相成,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创新发展。剔除其封建糟粕,它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仍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老子具有丰富的礼学知识,堪称礼学大师,但他又反对礼制,文章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作了辨析,并探讨了老子反对礼制的原因.最后,文章还讨论了老子礼学思想对后世的两种不同影响以及对今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和"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伦理重视和谐,有着丰富的“和”资源。它的“和”有三层含义:作为道德品质的“和”、作为道德本体的“中和”、作为世界本体的“太和”。儒家“和”的世界图景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太和”景象。儒家实现“和”的手段主要是“礼”,其具体要求是“明分”、“安分”、“尽伦尽责”、“中节”等。儒家的“和”伦理的这些资源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建构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借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探讨传统儒家之礼对个体身心进行调节和实现社会整合的内在机制。儒家对礼进行建构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具有审美意味的象征符号,展演了内在的伦理精神和道德理念,释放了个体的感性情感和欲望;通过赋予和强化个体的社会角色与身份,礼为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提供了一个构建意义的场域,同时也完成了对于个体的社会调控。  相似文献   

19.
荀子礼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早期儒家哲学家中,荀子以礼学见长。荀氏之礼学,义精蕴奥,广博多方,引人注目。本文试从多个视角勾勒其理论内涵:荀子以礼为人类社会之根本,以天人同理主据天地自然而证礼,是为礼学之本体根源论;荀子言欲求天然,由养欲节求、欲物相长而论礼之缘起。将礼以人文之原则、文饰之技巧溶情感于理智、汇政治理性入民俗仪式,是为礼学之人本文化论;苟子由群论分,以礼明分使群,自异求同,从别索齐,隆礼至法,引法入礼,将制礼者、释礼者、执礼者归结于圣主君王,是为礼学之社会政治论。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三位一体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总脉。它肇端于孔子,完成于孟子,系统阐述于荀子。在此三位一体架构中,"义"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上承"仁",下起"礼";大而言之,则上接于"道",下侪于具体语境。对"义"的涵义需于仁、义、礼或者道、本心与语境三者通融一贯的整体意象下予以把握,"理"、"宜"、"意义"和"正当性"等具体涵义均来源于此一整体意象。"义"的核心意蕴则为"道德辨别力","仁"或者"道"通过它得以落于实行;反过来,对外在规范(礼)的践行亦可由之达于至道。概言之,"义"是沟通外在情境与道德本体的枢轴、实现情理转化的关键。同时,道德辨别力具有自我创新的特性,借助它,"仁义礼"三位一体结构便成为一个动态的体系而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