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中的悟     
正老历的二月,虽已是仲春时节,但乍暖还寒,体弱的我不胜气温反复,竟一病不起,咳嗽头痛几昼夜,蜷伏病榻,万般无聊,偶以读书为乐。病中的史铁生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在我看,不仅仅是懂得满足,也一步步懂得珍惜。病对一个人来说,是来自一个特殊角度的警示,可  相似文献   

2.
生命断想     
我懂得,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在长者的脚下。我懂得,拥着孩子在臂弯里安眠,是世界上最温馨的情感。我懂得,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正确更重要。我懂得,不管生活要求你多么严肃,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朋友来发泄情感。我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一双可以相执的手和一颗理解的心。我懂得,是那些生活的琐碎小事累积起来使生活变得如此精彩。我懂得,在每个人坚硬的外壳之下是一颗需要欣赏和爱的心。  相似文献   

3.
我懂得奋斗,即使时运不济;我懂得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哪怕天崩地裂;我懂得世界上并无免费的午餐,懂得辛勤工作的价值。总之,一个人应对社会具有创造力,那是振兴国家——也是振兴自己的力量渊源。  相似文献   

4.
“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鲁迅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用孔庆东自己的话来说:“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鲁迅能够长期战斗,在我看来有一个奥秘:就是他懂得怎么休闲,他懂得怎么放松,他的战斗不是逞一夫之勇的那种蛮干。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将军,比万夫莫当更高的境界,该是马放南山。当一个将军心中只有"战意",纵使百战百胜,也只能是个勇者;而真正的王者,则勇智两全,懂得善止干戈,善化玉帛,从而引人称颂。你可以输给一个人,但你未必真心服这个人,这就是说,与人修好远比赢了这个人更难,因为与人修善需要包容和宽怀。  相似文献   

6.
得胜的生活     
魏悌香 《天风》2013,2(2):12-12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相对的也各自有不同的弱点:特点与弱点,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我们需要懂得在两者之间调适并转换心境,才能在人生中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相似文献   

7.
懂得     
正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世间万千不过是一种相逢,一场懂得。懂得,是绣在喜相逢被面上的缠枝莲花,明丽丰满,让一块普通的被面有了截然不同的品位。高山流水遇知音,一个时光深处的典故,翻出来,不着尘埃,依然激荡人心。他们是深深懂得的。哪怕只是一介樵夫,懂得从来不讲究高低贵贱,要的是"子之心与吾同"。于是就有了后来俞伯牙的决绝,钟子期死,俞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操。大观园里,怡红翠绿,一大群小姐丫鬟围绕着宝玉,宝玉还是寂寞的。懂得他的人只有一个——林妹妹。在众人规劝他要走经济仕途时,他说,林妹妹不说  相似文献   

8.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词典作“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解。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以提高效率;一个人要发明创造,寻求创意,也要善于举一反三,让绝妙的构思如泉喷涌。  相似文献   

9.
人之五官,既是人体与生存环境的沟通、交往的通衢,又是发布人之婚恋的处所。也可以说五官是婚恋的名片,五官所构成的情在婚恋中有着重要地位,把握五官之情便成了婚恋的“重点工程”。一个懂得婚恋的名片并善于应用婚恋的名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说:“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是懂得这一工作的本身。”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不但要注意对生活的认识,而且还要注意对生活的表现。认识生活,就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求知事明理;表现生活,是指运用文章把自己认识的事理传达给读者。不明事理,写成的文章内容空泛、贫乏甚至谬误百出,是不可取的;不晓文术,表达技巧粗拙,即使内容很好,也会让人不可卒读,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说:“理之能通,必资晓术。”  相似文献   

11.
正向一条道上的人倾诉、哭笑,袒露你的本真。在三观不合的人那里,去坚持自己的孤独。在世俗的生活里,你既要做好观众,还要懂得适当演戏。没事的时候,就去大自然中走走,再繁复绚丽的自然景致,呈现出的也只会是简单。人群中去不得,多少看起来简单的人,也云波诡谲,显得纷繁复杂。一个人,无论身陷多深的喧  相似文献   

12.
当一件事情需要一个以上的人一同参与开展时,就有了行政。一个合格的教会工人应当是一名懂得行政的、有忠心和见识的工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准确理解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精髓《古兰经》中真主对世人至仁至慈的普慈是中道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107)因此,穆圣把中道、仁慈、仁爱等价值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懂得人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应该懂得兼爱天下。伊斯兰教提倡在遵行教规中方便易行,给人容易,不给人困难,是宗教原则,也是穆斯林的美德,因为给人方便旨在使人进步,并且与时俱进。如:规定穆斯林封斋的同时,又允许旅行者、生病的人、有故者(比如妇女例假、孕产)不封斋或者开斋;规定礼拜为主命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春海 《天风》2011,(5):11-12,19
每个人难免犯错,连大卫王也一样。关键是他懂得悔改和回转。圣洁的上帝对一些诚心悔改的眼泪并不轻看!  相似文献   

15.
    
人本来是土却有眼无珠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常常背离天主只因主的一口气人才有了喜怒哀乐的面目尊贵者按照(衤也)的肖像让人变得十分特殊人啊人不懂得这神圣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问题:你是耶稣基督真正的门徒吗?你是耶稣基督真正的门徒吗?当问大家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回答此问题。想一想自己是跟随耶稣一群人中的一个或是真正一名跟随者?一大群人跟随着耶稣,但跟随他并非是懂得人子的迹像,而是因为吃饱了。设想如果今天我向大街的人发饼,也会有人来跟随我。因耶稣增饼的奇迹,群众都很惊奇。  相似文献   

17.
谈笑论生死     
正《庄子》里面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有位老学长告诉我:“你要懂得老师,要去读他的涛,而且要同参禅一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再三来回的诵读,或许才得有几分的共鸣:诗是南师的心声,诗也最容易透露一个人的见地、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口福与口祸     
正一个人一生有很多福气,手脚灵巧是福,躯体矫健是福,心地善良是福,精神清爽是福,别人的祝福也是福,一生幸福更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福气,懂得珍惜和呵护,才是真正会享福的人。所有福气中,口福是人生重大且时间最长的福气。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眼睛尚未睁开,已经知道如何吸奶,尽享人间至美至醇的第一次口福。从婴儿到幼儿,享受口福的机会是越来越多,大自然的五谷杂粮、珍馔美  相似文献   

20.
学过形式逻辑的《绪论》,懂得了形式逻辑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科学性质以后,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具体学习和研究形式逻辑的各种思维形式,首先是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形式逻辑是从结构上来研究各种思维形式的。而从结构上说,概念乃是构成判断、从而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概念,就不能作出判断,更不能进行推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思维活动。可见,概念是人们思维活动及其逻辑结构的最基本的单位。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概念的逻辑特征,不善于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那是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判断和形成判断,也不可能正确地懂得推理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因此,认真学好《概念》这一章,正确地把握有关概念的各种基本逻辑知识,乃是学好以后各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