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看法。不同的世界观,在观察政治问题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现代,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资产阶级政策?还是拥护无产阶级政策?在阶级斗争尖锐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使得每个人非要做出回答不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社会大变动当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存在决定意识。在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  相似文献   

2.
最近以来,由周谷城先生挑起的关于时代精神问题的争论,进行得很激烈。周谷城通过时代精神问题,从政治、哲学、史学、美学等方面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起猖狂的进攻。资产阶级世界观总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想方设法攻击无产阶级世界观。如今,周谷城在时代精神问题上为我们提供反面教材,是值得刮目相看的。通过对他的反动的时代精神观的剖析、批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时代精神观和资产阶级时代精神观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世界观、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同一序列的概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9页) 一百四十年前, 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非常懂得生活,它知道,自己的结论无论对天堂的或人间的贪求享受和利己主义,都不会纵容姑息。”(《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4.
如果通观一下当代意识形态论战的状况,那么根据客观条件一定会坚定地认为,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而这种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紧张进行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中,世界观(哲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这首先是在列宁已经强调指出的意义上说的。列宁在1911年的一篇文章《我们的取消派》中批判了从1905年革命中得出的机会主义的和取消主义的“教训”。他指出:“你没有看到哲学争论同马克思主义派别之间的真正的现实的联系吗?那就让我这个昨天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5.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在迈向21世纪的前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结建国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反思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和挫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的资产阶级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为了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从历史上搬来人道主义、人性论作为理论斗争的武器来对抗马克思主义。但是,没落的资产阶级在同革命的无产阶级进行决战时期所使用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所标榜的人道主义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一方面以人道主义的阶级调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以人道主义的个人自由主义与“个人尊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7.
保加利亚杰出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托多尔·巴甫洛夫的四卷本的哲学著作选集中汇集了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哲学史、伦理学、美学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著作。应该指出,作者的科学兴趣是多方面的,对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探讨是深刻的,周密的,他善于把这些问题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作者既是一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修正主义者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展开无情批评的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又是一位为工人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奋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周围世界和革命行动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所说“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就是要求人们善于去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看到黑格尔法哲学中包含的中介性要素无力消解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反而加剧二者的对立。面对这一矛盾,马克思一直寻找解决市民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的力量,哲学的探索使他在无产阶级中找到希望。因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概念,无产阶级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解放,担负起自我解放甚至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起历史解放的任务,一方面是由于自身遭受的普遍苦难以及其所处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结构,决定无产阶级必将作为普遍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想实现革命的成功和人的自由就必须要求普遍性,这一要求决定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身,更要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普遍性体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无神论科学世界观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次产生,导致了真正科学无神论的出现。科学无神论形式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特征。科学无神论形式的出现,是由最发达的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变化决定的。十九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阶级斗争的展开,表明新兴阶级——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阶级的思想家从新兴阶级的立场出发,认真看待人类在哲学、社会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积累起来的一  相似文献   

11.
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纲领着重指出,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极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斗争渗入人类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政治的和法律的意识形态、哲学、道德、艺术和科学。目前,在苏联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当社会主义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在发展物质生产和科学方面,在建立深刻的人道主义的、集体主义的、真正民主的关系方面)对资本主义所具有的决定性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反对现代资产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人类生活形态。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社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日益提高的标志,是人类有更大的能动性的标志。站在时代精神文明高峰的阶级、民族或国家,一定是富于生机和创造精神的,它相信科字技术和一切先进的文化,并依靠它们来改造世界。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然而社会主义却没有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取得胜利。这与当时马克思主义未能得到广泛地传播,未能完全掌握无产阶级,未能彻底改造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强烈影响的自发心理有密切关系。进入19世纪70和80年代以后,在一批工人阶级领袖和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自由问题随想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自由原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斗争中高高举起的一面大旗。由于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宣传,它便深入人心,成了最令人神往的圣物。资产阶级革命者固然把自由当作了最高理想而为之奋斗,并建立起了他们的“自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民主革命斗争中也往往把自由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发出“不自由勿宁死”的誓言。全国的解放给人们带来了自由,但十年灾难时期,它又被人践踏殆尽。浩劫过后,大地复苏,于是自由又成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经常反思的一个主要课题。近些年来的事实说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基础。宪法修改草案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由于坚持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是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是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战斗批判家之一。他的泛神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有自然哲学体系中最激进的体系,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成果。他师承了达·芬奇、特勒肖、彭波那齐、卡尔丹诺、库萨的尼古拉、微未斯等人的进步思想,摄取了古代思想家的唯物主义精髓,依据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首先是哥白尼的宇宙学说,提出了自己的“黎明哲学”。布鲁诺的唯物主义学说是欧洲封建关系解体、新兴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激烈阶级斗争的反映,它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具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谈民族民主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问题。作者大谈“不发达国家在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却避而不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国家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把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首要的革命斗争任务。作者完全混淆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界线,抹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原则区别,企图用阶级调和论代替阶级斗争观点,用改良道路代替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作者胡说什么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在亚非民族民主国家里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无产阶级专政的一定职能”,它“在客观上体现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原则”。按照作者的看法,亚非地区的无产阶级可以完全放弃在民族民主革命甚至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作者企图对亚非人民进行说教:他们完全可以建立没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似乎不经过革命斗争,不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亚非国家就能够过渡到社会主义。文章的后半部详细叙述了一些亚非国家向“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过程。作者大谈这些国家里的“社会主义因素”,似乎这些国家里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的政党空喊几句“社会主义”的口号,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改良工作,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了。因此,作者所说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十足的小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与科学的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把平等打扮成天赋人权,这是资产阶级的杰作。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武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喊得最响亮的政治口号。资产阶级正是高举这几面大旗登上自己的政治舞台并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 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的呼声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都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可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他们也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这种自由和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20.
吴晗同志在关于道德问题的几篇文章中,对道德的继承性问题作了论述,他认为:无产阶级应该继承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原则(例如忠、孝、节、义、礼)以及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例如民主、自由观)。他认为,如果无产阶级不继承过去统治阶级的这些东西,那就是“自己来凭空创造”自己的道德原则了。我认为,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