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吴平 《法音》2000,(11):21-24
上海是现代中国佛教报刊杂志的发源地,也是佛教报刊杂志出版最多的地区,这与佛教各宗派在上海同兴并存、佛门高僧和著名居士云集上海是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年间上海佛教界出版的佛教报刊杂志约有33种,占当时中国佛教报刊杂志的半壁江山。上海地区佛教报刊杂志的繁荣,充分反映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佛教文化事业的兴盛。现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出版的佛教报刊杂志按创刊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1、佛学丛报《佛学丛报》是综合性月刊,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刊物,于1912年10月创办,主办人狄楚青,编辑濮一乘,有正书局出版,内容包…  相似文献   

2.
黄夏年 《法音》2008,(7):39-43
民国时期佛教文化复兴活动,是近现代佛教振兴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佛教界先后办刊出报近三百种,现在已经能见到的达256种,未见有名的尚有30余种。太虚大师曾经专门回顾了民国早年办报刊的经历。他说:"吾国佛教之有月刊,始于民国元年濮君一乘、狄君楚青之《佛学丛报》。然光、宣以来,予于是盖筹之久矣,特以时机未熟,未能有成。至民二,予于上海佛教总会遂创办《佛教月报》,《佛教月报》仅出四  相似文献   

3.
正狄楚青(1873-1941)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典型的文人,他早年中举,又曾留学日本。擅诗文、书画;尤其是创办与成功经营《时报》和有正书局,而在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领域有着巨大影响与贡献。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居士,首开风气,创办中国第一份佛教报刊《佛学丛报》,并积极推动与促成华严大学、宋版碛砂藏印行等佛教文教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学界与教界对于狄楚青的学佛经历、佛教观与他在佛教方面的贡献等方面,仍有一些不明确之处。笔者已另有文论及狄楚青创办《佛学丛报》及其对佛教的贡献,本文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学院阅览室,摆着各林国内外的佛教杂志,我经常沉醉其中。有一天沉思之际,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现代文字般若的风味。佛教界办刊物,已有较久的历史。清末民初就有《佛学丛报》、《浪潮音》、《佛教日报》等杂志报纸出现。解放后,出版了《现代佛学》、《觉讯》、《弘化月刊》等影响较大的刊物。现在,国运方兴、法缘殊胜,佛刊的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各研究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也出版了与佛教相关的刊物,如《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宗教》、《西藏研究》、《中国宗教》、《西藏民族宗教》等等。本文所介绍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身为玉佛寺方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的真禅法师,在上海地区所从事的弘法利生活动,关心佛教教育、注重慈善事业、弘扬文化传统,为上海佛教事业之发展、逐步构建了上海地区“都市佛教”之发展形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弘扬近代佛教传统,重建人间佛教风骨。二十世纪以来,上海佛教可谓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中心。民国年间,是佛教由传统而近代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佛教繁荣期。上海佛教一改其在传统佛教史上无甚地位作用的旧姿态,顺应时代之发展,一跃而居于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振兴的前列。第二,光大佛教文化构建文字弘法模式。上海佛教在大力发展佛教文化事业方面,曾给当代中国佛教以极大影响。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古刹名寺及佛教团体,相继成立有各种类型的佛学院、佛迦培训班,佛教图书馆或阅览室等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近代上海佛教的影响。所以,当代上海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其深厚的基础。真禅法师十分关心佛教的文化教育事业,把它们作为上海佛教发展的基础。第三,初中佛陀遗教,广作弘法利生之业。真禅法师一生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从80年代起,在真禅法师的率领下,上海佛教界的僧众及其居士,本着人间佛教、弘法利生的弘誓大愿,在关心、赞助社会福利事业及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彭彤 《法音》2001,(4):36-37
百年来,佛教与中国社会和文化一起经历了沧桑巨变。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教义宗派,无论是社会功能还是文教事业,中国佛教在20世纪整整100年间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世纪之交,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佛教走过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就成为佛学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使命。在我们刚刚跨人新世纪的时候,陈兵教授和邓子美教授出版了他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佛教与中国社会和文化一起经历了沧桑巨变。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教义宗派,无论是社会功能还是文教事业,中国佛教在20世纪整整100年间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世纪之交,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佛教走过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就成为佛学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使命。在我们刚刚跨入新世纪的时候,陈兵教授和邓子美教授出版了他们合写的40万字的专著《20世纪中国佛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佛教研究新领域的拓展,标志着20世纪中国佛教史学科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该书以翔实的资料和宽阔的学术视野对20世纪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8.
田丰 《宗教学研究》2023,(1):122-124
梁启超《论佛教与国民之关系》刊载于农历1912年十月初一《佛学丛报》第1期上,未收入《梁启超全集》和其他作品集,也未在年谱中提及。该佚文与梁启超的《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不仅题名相似,而且内容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堪称姊妹篇,但因前者佚失已久而不为人知,后者却早已耳熟能详。在该佚文中,梁启超认为中国求治之所以佛教最为合适,原因是中国之程度以佛教为最逗机,也即佛教最能适应中国不同资质品类的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9.
高振农先生的《民国年间的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一文,回忆了这间著名的佛教居士团体的历史和弘法事业,资料丰富,史事翔实.总结历史是为了策励将来.过去的居士道场在弘护三宝的事业中作出的种种贡献,对今天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居士团体当有启发资取之益.民国年间的佛教教育事业亦有相当可观之处,希望教界大德能提供这方面的回忆文章,以为当今办僧教育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6,(4)
佛学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始于欧美,迄今有百余年的历史。日本的佛教学者自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积极地吸收西方研究佛学的方法和观点,对佛教的历史和教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佛学研究被列为日本的科研事业之一,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培养了一大批研究佛学的专门人材,成立了许多研究机构,出版各种学术刊物和专著,成绩十分显著。在历史上,中国佛教对日本佛教的成立和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寺被认为是日本佛教各宗派的祖庭。因此,日本学者对中国佛教的研究一直颇为重视。最近,笔者访问了日本著名中国佛教史专家横超慧日博士,请他谈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佛教的情况。现将博士的谈话整理成文,献给《法音》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方立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佛教与传统文化关系诸方面有独到的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在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之际,我们走访了方立天先生。他就自己与中国佛学研究的不解之缘及其经验体会娓...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黄夏年一如今佛教学术研究事业正在方兴未艾,佛教研究组织、人才和刊物不断增多,已经出版的有关佛教书籍数千册,论文之多,难以统计。佛教研究的成果,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的佛教史、佛教哲学、教义、经典、宗派、寺院建筑和人物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佛学与易学,这是两个学科概念,但是此二者却在历史上有着很深的关系。阅读夏金华先生著的《佛学与易学》(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4月版。以下简称《佛易》),使我更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毋庸讳言,来自于“西天佛国”印度的佛教,一矣传入中国必将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4.
王恩洋先生(1897——1964)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佛教研究曾经于本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佛学论坛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遗憾的是,他的学术特点虽然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其影响也是广泛的,举凡谈起当代中国佛教或中国佛学的著作,必然要将其列入,...  相似文献   

15.
刘莉 《法音》2023,(1):70-75
<正>一、前言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居士,近代著名医学家、文字学家、藏书家、书目专家、出版家、古钱币收藏家,佛教大居士,江苏无锡人,因笃信佛法又号破纳、守一子。丁福保旅居上海行医著书30多年,创设有文明书局和医学书局,曾任世界提倡素食会会长、中国佛教医院院长、上海市佛教会理事,是中国第一部《佛学大辞典》编纂者、中西医学会创立者、上海《中西医学报》创办人。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国际佛学研究中心1991年7月,根据中国佛学家金启星(音译)倡议和台湾佛教教育基金会、台湾佛光山佛教文化与教育基金会、美国净土宗研究会的资助,在莫斯科俄罗斯开放大学成立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佛学和佛教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传播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大陆的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考证与思想史两方面。90年代以来,随着敦煌遗书的整理与研究的深入,佛学的文献学方法亦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哲学方法的佛学研究,利用存在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现象学等西方哲学思想对佛法进行现代化诠释或比较,亦有较大的长进。但是,佛学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中国佛教,对印度佛教乃至周边国家的佛教仍显不足,尤其对印度佛学研究的缺乏,将限制中国佛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方法论上来说,佛学研究者大都出身于历史系或哲学系的背景,尤其是中国历史与中国哲学的专业,娴熟于历…  相似文献   

18.
佛学在中国近代的复兴,是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但是学术界对比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高振农同志有志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他早在《中国佛教》(1986年出版)一书中已设专章论述“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现  相似文献   

19.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禅宗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禅宗的振兴佛日太虚大师曾说:“顿悟禅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又为佛学之核心。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又说:“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年谱》)这是大师通观全体佛学、洞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