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5,(4):11-12
在6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全国各族各界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同仇敌忾,为保卫国土,保卫家园,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效量,无数的先烈献出了他们年轻宝贵生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精神,让日本侵略者如丧家之犬。1945年的革命圣地延安,边区的天主教教友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了8年抗战的最后阶段,他们以实际活动,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佳话。  相似文献   

2.
1、日本圣公会,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年之际,就其在战争之前与战争期间曾支持和容许日本国的殖民统治与侵略战争承担责任并悔罪。 1945年,日本圣公会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日本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结束了。在同年举行的第21届总议会的特别会议上,佐佐木镇次主教对教会在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期内,以工人阶级为先锋的日本人民,在为和平与独立的斗争中获得了从来未曾有过的进展。由于日内瓦会议和越南停战会议的胜利,由于苏中共同宣言,日本人民对于和平共处的要求史无前例地高涨起来;同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交正常化的要求,也正在日本人民各界中空前地展开着。又在同一时期内,日本人民为了他们所渴望的禁止原子弹氢弹而进行的斗争也获得了从来未曾有过的进展。二千三百多万的日本人民集结在他们所惟一要求的禁止原子弹氢弹的斗争上这一个事实,不能不说它正是在日本人民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实践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辨证法思想为主线,结合中外军事史及战例,论述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科学方法论问题,批判了军事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等错误观点。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能动地、正确地掌握战争指导规律对于获得驾驭战争的自由,取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相互关系的辩证法,阐明建立科学的军事理论以指导军事实践,必须同各种非科学倾向划清界限;第三部分分析了军事上的继承、发展与变革的辩证关系及其特点,阐明了军事原则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武器的更新而革新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残酷屠杀之后,越南战争临近结束。然而,战争留给人们的,除了那令人震惊的巨大数字:被俘,失踪,死亡,伤残等等之外,再就是,许多生灵的生命在那不堪承受的,延续了数十年之久的战争的重负下,已经曲扭和变形。大约1972年末,一位日本记者曾经作过这样一篇报道:越南人害怕和平(afraid ofpeace)。他的意思是越南人并不是不想要和平,而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和平?”或“和平是什么?”或者说,这和平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战争”,他们肯定知道,而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前结束的日本侵华战争,在日本军人口里还有一个名称:“大东亚圣战”。所谓“圣战”,就是属神的战争,宗教战争。这就是说,日本军人认为他们是在为神而战。这位神是谁?就是日本的天皇。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也开始整顿传统的、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神社神道,建立以宫廷祭祀为基础的国家神道。其主要措施,就是宣布天下所有的神社,都归国家的神祗官管辖,并且“祭政一致”,即对神的祭祀和国家政治一体。  相似文献   

7.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教会成为伊拉克人的依靠,不仅需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支持,也要给予他们社会和经济的支援。这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天主教拉丁礼教会的斯雷曼总主教最近说的。 斯雷曼总主教最近在黎巴嫩在接受美国天主教通讯社的访问时指出,伊拉克人民在战争结束后,都涌来教  相似文献   

8.
从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灾难时期。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了中国的东三省,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全面抗战爆发。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中国陷于战乱中,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并在这些地方推行了灭绝人性的政策,烧杀、奸淫、抢掠,国家和人民遭受着日寇的屠杀、迫害,经历着巨大苦难。基督教作为宗教团体,也不能避免战争的破坏,教堂、学校、医院或被日军占领,或被枪劫一空,或被炸毁;教职人员和教徒被逮捕或被杀害的惨剧经…  相似文献   

9.
和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一般被认为是他的“风土”思想和作为“人际之学”的伦理学。本文在这个观点上进一步认为 ,和哲郎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为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弘扬日本文化和日本思想 ,这有助于理解和伦理学中一些存在着争议的观点 ,如“风土”思想中的自然决定论倾向、逆日本脱亚入欧的主流弘扬日本民族文化、逆世界民主和平的潮流强调“国民道德”和“尊皇思想”等。  相似文献   

10.
模糊规避是指在相同奖赏的情况下,决策者会力图规避从主观上判断具有模糊概率的事件而偏好具有相同精确概率的事件。本研究探讨了概率大小、损益结果和认知闭合需要对模糊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概率受益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寻求;在中概率受益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规避;在高概率受益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规避;在小概率损失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规避;在中概率损失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规避;在高概率损失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模糊寻求。但是,研究并未发现认知闭合需要对模糊规避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和辻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一般被认为是他的"风土"思想和作为"人际之学"的伦理学.该文在这个观点上进一步认为,和辻哲郎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为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弘扬日本文化和日本思想,这有助于理解和辻伦理学中一些存在着争议的观点,如"风土"思想中的自然决定论倾向、逆日本脱亚入欧的主流弘扬日本民族文化、逆世界民主和平的潮流强调"国民道德"和"尊皇思想"等.  相似文献   

12.
圣辉 《法音》2005,(9):3-5
各位同仁、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了世界范围的侵略战争。他们打着种种人类最美丽的幌子,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掠夺、征用一切资源投入战争。他们穷凶极恶,灭绝人性,铁蹄过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把世间变成了惨绝人寰的活地狱。时至今日,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但那场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的破坏、给各国人民造成的身心创伤也未能完全抹去!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生死…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中的师卦是集中论述战争的一个卦,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的战争状态和军事思想。几乎涉及战争的各个方面,比较完整的展现了一场战争的宏大画面,涉及战争的背景,战争的动员,军纪的整顿,将帅的选用,战场直接交锋的惨烈,排兵布阵的兵法,战争结束后的赏罚以及分封诸侯国等诸多领域。其中在外敌来犯(田有禽)的情况下,先执言以对,后出师讨伐的应对方略,体现了"执言出师,中行无咎"的政军一体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高一陈"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他们早年都曾留学日本,当时日本画坛独树一帜的京都派朦胧体画派由内而外地影响着他们,思想上认可并实践折衷中西的绘画思想。受竹内栖凤思想的影响,绘画题材变得大众化,从绘画技法和画风方面都能探寻到日本京都派和朦胧体画派的身影。绘画工具上也推陈出新,画作中排笔、日本刷笔等工具大量运用到他们的绘画过程中,达到了毛笔所不能及的效果。他们的创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给当时画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世界中,没有一种思想像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那样具有如此巨大的声誉和如此大量的信徒。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被一切国家和大陆的劳动人民用来作为武器,它使人类所具有的一切最好的、真正进步的和革命的因素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先进思想的这种傅播和确立的过程是由这种思想同生活的联系客观地制约着的。各国人民在实践中看到社会主义各国的成就,看到两个体系竞赛的进行情况,他们根据日常经验确信,世  相似文献   

16.
电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催生出的相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较为崭新的一种艺术门类与表现手法;战争则是亘古以来人类社会丛林法则从未改变的最为激烈的行为手段和最具人类本能的情感表达之一。目前为止,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最具爆发力的20世纪20年代,以及工业时代下的战争和电影的产生几乎处于同一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电影所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相继结束,人类逐渐意识到现代战争模式下文明存在的脆弱性和人性层面的阴暗面,而亦步亦趋的战争电影也同样记录了人类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观感。这其中诞生出的不同战争电影风格也在和平为大势的全球化浪潮中代表着各自创作者和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的思维表述及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7.
《伦理学研究》2005,(5):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争的这一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心向背,决定了战争必然以侵略的失败而告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总是不断探寻社会进步的规律,不断把人类明推向更高水平。但是,总有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不惜以极端野蛮的方式向人类明挑战,对其他民族进行侵略、掠夺、杀戮、奴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世界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再一次充分证明:人类明的进程和成果是不容破坏的!人类和平进步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一切邪恶、黑暗、反动的势力终将被历史洪流席卷而去!  相似文献   

18.
乙涓 《佛教文化》1995,(4):10-11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人民饱尝灾难,忍受侵侮的年代。1931年9.18事变,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大好半壁江山丢失,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烧杀掠抢,涂炭生灵,使中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他们奋起反抗,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彻底胜利。这个伟大的胜利,也蕴含着中国佛教徒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历史是东北亚悠久历史的一部分。日本从7世纪早期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的时代开始成为一个统一国家,自那开始它就持续培育着一种相当独立的文化。日本从战争时期(1931-1945年)的影响和创伤中康复是作者这里想要叙述的主题,作为一个有关记忆以及与其他卷入战争的国家和解的问题。2006年,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之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心灵的自由是由我们的宪法所保护的,不能被任何人所侵犯"。对作者来说最可怕的是,小泉先生以其作为首相的官方角色,利用日本宪法来为他参拜靖国神社的个人权利作辩护。而一半的国民接受了这种说法。只要日本人坚持靖国神社不能从中解脱,就无法与其他国家达成和解和共存,因为该神社被视为日本过去以天皇为中心的军国主义的象征。但如果我们在政治维度之下进行探究,有关靖国神社的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记忆总是与认同问题深切相关,无论是个体记忆还是集体记忆。对一些保守群体而言,现代日本的形成是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这些群体希望将现代国家的认同集中在天皇之上,而不是集中在从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开始的民主之上。保守派和其他人有关现代日本开端的不同记忆形成了当前日本的不同认同,这有时候会成为构建文明社会的障碍。作者将日本今天的这种情况称为"靖国神社原教旨主义"。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发展一种公共哲学并将其应用于当今文明社会,提出一条战胜这种靖国神社原教旨主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永远纪念和回顾的重大历史事件。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一部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篇,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