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部名为《绿化树》的小说,塑造了一位名叫马樱花的妇女形象,而“马樱花”一词又可指一种可爱的树木,据说,其别名又叫“绿化树”。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小说命名的由来。这大概也是符合作者的意图的。作者在《绿化树》这部小说的最后到主人公章永麟查阅《辞海》中“马樱花”条,并将其全部抄录,而该条最后一句就是:“又为绿化树”。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马樱花”和“绿化树”是否同一种树的两个名称?是否同一概念? 赵眉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绿化树不单指一种树》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小说的成败。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对于“应环境而产生的”文学作品的环境因素是十分重视的,在他的多篇小说中,景物描写都非常成功。在《祝福》中通过“雪”所创造出来的气氛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作者总共五次提到了雪。  相似文献   

3.
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其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一般认为,“一”和“气”也是老 庄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中,并不见“一”的踪影,“气”也仅见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的“心使气曰强”。目前学术界 对简本《老子》有摘抄本、改编本和早期《老子》传本等种种不同的见解,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这些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我曾撰文《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 载于《中国哲学》第20辑),认为简本中所没有的通行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节是后来加 进《老子》的。这是一个“假…  相似文献   

4.
晚清知识分子梁启超在探索“新”的社会制度、启蒙“新民”方面,展现了无比的热情.梁启超力求以“新”的形式,来呈现他对晚清社会走向“宏大叙事”的理解和定位.《新中国未来记》就是按照他的政治理想所想象和展开的,是他的“中国梦”.从该小说对未来国家的构想、小说叙事时间的表现和小说叙事的多重声音中,我们看到该小说集个人的政治诉求、国家政法制度与社会集体想象于一体,显示了政治小说的特有文体特征.因此,它是我们理解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例.同时,它也为我们今天的“中国梦”打开了一扇幻想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在《易经》的卦爻辞里面,“中”字是很常见的一个词。《丰》卦多次提到“日中”,《复》、《益》等卦都有“中行”,判断辞里的“中吉”、“中凶”也不少。《易传》里面谈“中”的地方就更多了。仅对“中”的称谓就有“中道”、“中正”、“大中”、“中行”、“时中”、“在中”、“得中”等29种[1]。其中尤以“中道”、“中正”、“正中”等提法较为集中。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尚中”思想应归属于孔门的思孟学派[2]。这不仅体现了周久的“尚中”思想,而且还可以再上溯到三代之上的唐虞古代。传为美谈的尧、舜、禹相继禅让之际,“交班…  相似文献   

6.
自述     
我于20世纪70年代生于陕北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灰暗而又愉快的童年. 在我童年记忆里,村里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也没有电,唯一高兴的事就是能听祖父讲故事.祖父是一个博学而又有些保守的人,在他的影响下,童年时期我读了《三国》、《西游记》、《水浒》等名著.对英雄五体投地崇拜的我,从那时起就不断地画着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这对我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7.
1.导言约10年前,E.D.彼莱格里诺在他富有潜力的论文《医学哲学:问题和可能》中提到:“甚至在英语世界的新近资料中,仍没有认可一门叫做医学哲学的正式的学科。我们当然承认法哲学、教育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和历史哲学。但甚至在爱德华兹包罗万象的《哲学百科全书》中也没有在医学哲学标题下的条目;实际上,其中唯一提及医学之处是关于希波克拉底的一个条目。”在短短的十年  相似文献   

8.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与“无”的关系是对《老子》评价产生分歧的焦点.澄清这一问题不仅有益于哲学史研究,而且将会对现代自然科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体论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无=零=虚空”的等式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与“道”基本相同的难题不仅哲学上有,而且数学和物理学中也有.例如:印度古老哲学中重要的“无—空—零位”问题,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开宗明义提出的“存在=无”的命题.数学的“无穷小”物理学的量子论等等.数学分析各部分的内容,都是不同类型的极限,极限理论的核心是“无穷小”,这个“表现矛盾的量”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牛顿、莱布尼兹在创建微积分的初期,天才地猜到并大胆地运用了“无穷小”,使其成为数学发展的尖兵.莱布尼兹认为:存在着一个有别于绝对的零的相对零.因此“无穷小”“同时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马克思指出,牛顿、莱布尼兹的无穷小“不是用任何一种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黑格尔也认为:“数学还不能够达到使依靠那种过渡的运算,由其自身,即以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因而那种过渡不是数学的性质”。几百年来,微积分的巨大作用和它逻辑基础的这种混乱状况,使得数学界风波迭起.在  相似文献   

9.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分别于1915年和1920年创作的两部伟大的作品.如劳伦斯本人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续篇.因此,两部小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文性关系.具体而言,两部小说在人物、环境对圣经文本结构的运用以及两性关系探索等方面存在互文关系.从互文性角度对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可以为小说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清风徐来     
佛教小说,在中国佛教文学的长河中是一股巨流。只拿挂在人们口头上的《金瓶梅》、《三言二拍》、《西游记》和《红楼梦》来说,就可称得上是佛教小说的代表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仅仅在弘扬佛法,但佛教思想毕竟是其思想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支柱。以小说来劝喻世人的教化目的,更是有目共睹。在安定社会、激浊扬清、去恶从善方面,这些小说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它们的社会作用,很值得我们再评价。对于这一点,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唯恐人们不能领会。因此他一再强调读者不要陷入小说的角色之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希望人们能透过小说的纷纭变幻,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贯串《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角色,被曹雪芹定名为“贾雨村”,于是一部《红楼梦》也就成了“贾雨(假语)村言”,似乎不过是假托为庄户人所编的一些故事而已。其实,强调故事为假,正在于强调意味是真。我们开辟“假语村言”,作为专栏,用意相仿,也是要借众生之相,讲说古往今来几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千载悠悠,虽都已成云烟;万众熙熙,难免不是过客;但从“曾经发生”和“即将出现”来讲,却又是真实的。因此,尽管是假语村言,却不可存欺世之心,还需呕心沥血地去写出那一份“艺术的真实”,写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间悲欢。只是还要奉劝读者诸君,多几分禅悦,不必执着于某人某事,且从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假语村言”中去领悟些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1.
《哲学动态》对此作了报导。在近年来的《周易》研究中,对于《周易》思维方式的特点,有的学者曾用现代概念,加以概括,认为“动态平衡”乃是《周易》思维方式特点之一。①我们在这里用“分而变的循环”概括《周易》的这种特点,比起“动态平衡”的概括,也许更贴近《周易》,更容易理解。事实上,“动态平衡”之动,在《周易》那里就是具体的“分而变”;没有“分而变”,也就没有动。而“动态平衡”之平衡,就是“循环”,平衡体现在“循环”之中;没有“循环”,也就没有平衡。一、关于《周易》之“分而变”如果承认《周易》为象、数、…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山东高密进入到了世界人的视线中,而一提到“英国南部维塞克斯”就能与托马斯·哈代小说联系起来。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与莫言《红高粱家族》这两部作品分别以英国南部维塞克斯和山东高密为写作背景,充满了浓重的地方色彩主义。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人物语言、民俗歌舞和小说的民间故事结构等四个方面,本文旨在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地方色彩的运用来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在文学创作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诸”字在报刊、书籍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字,然而有些文章却用得并不妥贴。请看下面的例句: 1.最近常有短小说见诸于报刊,名月不少,如“小小说”、“微型小说”、“超短小说”、“袖珍小说”等等,很受青年读者欢迎。(1982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四版《“千字小说”有什么特点?》) 2.有些情况比见诸于新闻报导或文学作品的还要糟糕。(1982年8月  相似文献   

14.
孙亦平 《中国道教》2005,9(6):14-17
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领域,由于道教的神仙传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到唐代时,道教小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唐代道教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于唐末五代著名的“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手笔。杜光庭在撰写《道教灵验记》、《神仙感遇传》、《墉城集仙录》、《录异记》等书时,通过搜奇述异,塑造了许多颇具魅力的求道者形象,讲述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小说故事。在杜光庭的小说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仙感遇传》卷四的《虬须客》。《虬须客》因与后世影响甚大的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在人物与情…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与基督教人性/道德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孔子没有明言。孟子则明确地举起“人性本善”的旗帜。在孟子那里,人性其实就是指人的德性。基督教的《圣经》中也没有明确提到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从圣经和神学家们的论述中,我们仍可得到基督教对于人性的大致看法,即人性实质上就是人的罪性。对人性是德性或罪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和基督教神  相似文献   

16.
一、《管子》对自然水的认识和论述《管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有专论水篇章的著作,他在《水地》、《度地》、《地员》以及其他篇章中,全面论述了自然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重夏关系。他有一个英明的论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地》)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有衣食,而“衣食之所生,水与土也。”没有水和土,人类就无法生存。这种生活现实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去,就是水是万物生长的本原。近代西方哲学家亚  相似文献   

17.
宗澄 《法音》2023,(10):5-16
本文探究的“但空”思想,是特指吉藏(549-623)对《大智度论》中提到的“但空”之文的一种解读,而吉藏对《大智度论》中“但空”的解读,明显带有时代的印记,这与吉藏所处时代文化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南北朝时期,正是唯识学所依的论典《地论》《摄论》传入并流行的时期,在逐渐形成的“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种种新思想的碰撞下,吉藏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的意识和意识的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寄南 《心理学报》1984,17(2):32-38
“意识”一词在今天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了。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英国著名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是最早用英语“意识”这个词的人。后来,约翰·洛克在一篇哲学论文中提到“一个人总是意识到自已在思考”,他在1600年对这句话又作了如下的解释:“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思想里发生了什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功不唐捐”句源于佛教《法华经》,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一点功德是白做的,没有一点努力是白费的;一个人的努力,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也契合西方谚语“Pain past is pleasure”,其实就是中国古语中“苦尽甘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戈尔巴乔夫给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加上了“对我国和对全世界的新思维”的副标题,表明他正在明确一个事实,即随着苏联现行改革而发生的意识形态的变化,不仅涉及国内,也涉及整个国际局势。该书用一半篇幅详细地阐述了苏联领导人不断提到的“新的政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