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的变革与其辩证法的变革是同一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曾试图通过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内在统一改造和重构形而上学本体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本体论"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超越性"、人类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理性能动性"等两极对立的矛盾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否定性地统一起来,使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具有了真正辩证的本性。以禀赋辩证本性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本体论"的理论前提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反思,在为辩证法确立了真实的本体论根基的同时,也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真正的辩证变革,从而实现了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双重转换。这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感性世界”实践论诠释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 2004年第 3期刊登了笔者《“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与哲学范式的变革》一文。该文的基本观点是, 马克思的那句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哲学命题, 这个命题的本体论含义是在马克思关于“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中得以显现的, 亦即马克思通过对“直观的唯物主义”的批判, 明确强调: “感性世界”并非是独立于人的、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在世界, 而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深刻基础的属人的现实世界或“生活世界”。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暗示着哲学范式的重大变革, 即从“解…  相似文献   

3.
本体论是关于普遍性存在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三条本体论研究的路径,我们不应当用其中某一条研究路径去排斥或否定其他研究路径。本体论包括本原论,但不能归结为本原论,因为,要确定世界的本原,必须以判明有哪些存在领域为前提,所以,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才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都具有自然哲学的性质,自然哲学也有其本体论的层次,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发展历程。在解决存在领域划分的问题时,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还有必要在逻辑结论和现实世界的可能领域之间进行对应性分析。信息和载体(信息和物质)具有内在融合、相互生成和相互规定的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王德峰:交往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以一种与近代哲学的逻辑主义完全不同的思路去揭示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感性的本体论地位是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性而获得的,不能离开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来谈论感性的第一性。人不能离开自身的感性存在而去直...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哲学说明与构建。世界的现实形态建基于人所作之"事",人自身也在参与多样之"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获得现实的规定,前者表现为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的过程,后者则以认识自我和成就自我为内容。以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为视域,中国哲学中具有综合意义的"事",较之单一的"物""心""言",呈现出更为本源的性质;以"事"观之,也意味着从更为本源的层面理解世界和成就世界,理解人自身和成就人自身。较之狭义"实践"的认识论意蕴与"行"的伦理学内涵,"事"既展开于化本然世界为现实世界的过程,从而关乎本体论之域;又兼涉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从而渗入了认识论与伦理学意义。作为广义的人之所"作",中国特有的"事"哲学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论坛荟萃     
刘晓英:人文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定位哲学本体作为生活的现实出发点,是对人的生活之根的承诺。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本体论经历了从具象本体到抽象本体又到人文本体这样三个阶段。古希腊的水、火、气等是具象本体,近代哲学的物质或精神是抽象本体,现代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在与自然世界相对的意义上,是指人文世界。人所在所及的世界,是通过人而被文明化了的世界,这就是人文世界。哲学设定的“人文”本体将人文世界的全貌真实地展示给人,为人提供一种高远而开放的生活境界。我国哲学界对实践概念给予了应…  相似文献   

8.
形而上学能否被终结是长期存在于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欧洲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实体论的思维本体论,康德颠覆了这种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并没有颠覆形而上学本身。他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为人的自由本质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同时又在他的实践哲学中为形而上学找到了栖身之处,即以人的自由本质为依据,确认普遍的道德法则和权利法则只能来自人的纯粹理性,而不是来自经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本体论原则完成了对以往旧哲学的总体超越,从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出发确认人的自由本质,并将"改变世界"确立为实践哲学的主题。人类改变世界的活动必然要面对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这些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不可能直接出自于对经验世界的归纳和概括,而必然是以人的自由本质为前提性依据,通过人们的理性思维推导出与人的自由本质根本一致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而依靠我们的理性能力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正是形而上学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哲学界正围绕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展开热烈的讨论,一致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但对实践范畴的意义的理解上却存在很大分歧,笔者着重就实践本体论、实践自然观及实践唯物主义体系这三个相关问题谈些看法。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界之间谁是世界本原问题的提法本身,不能不说带有旧哲学的痕迹。问题的答案只能在这对立的两极中选择,要么是自然界,要么是精神,这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全部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自然物质不是社会的实体,社会实体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存在体。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范围内具有本原的性质。实践的本质是物质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现实。所以实践本体论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但不构成分离与对立,而且是关于它的最深刻、最具体、最彻底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哲学的憧憬》解析高清海有关本体思维方式及其批判思想。从《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到《哲学的憧憬》,意味着将主体自我意识遭受的束缚归于本体论的批判性解读中并予以解除。《哲学的憧憬》将本体思维方式区分为现实实践、教科书以及本体论哲学三种语境及其症候,并着眼于本体论哲学批判,其将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本体论哲学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模式,揭示物质本体论及其实体主义本质,进而把握本体思维方式批判何以必然导向马克思哲学所主张的人本学思维方式及其实践观变革。高清海批判的物质实体,并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或本体,他通过重新规定本质与实体,让本体论哲学从属于本体思维方式批判。高清海讲的实体,是一种以抽象的概念规定现实世界并具有本质主义症候的实体,是其本体思维方式的概念支撑,本体思维方式也表现为实体的思维方式。但如何突破本体、实体与存在的牵制,进而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定位实践主体以及类主体,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哲学通论》确实实现了一次"本体论革命"。在这里,所谓的本体不是指世界的终极"本原",而是指隐匿于思想知识中的思想知识得以可能的根据和标准。对于构成人类思想知识的前提的探讨,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因而《哲学通论》也把对本体的反思称为"思想的前提批判"。但问题是,在拒斥了绝对主义的实体本体论之后,或者说,思想的根据一旦不再是"绝对之绝对"之后,一切的本体论追求,因为都是基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带上了历史性的相对性质。如何规避这样一种对本体论的历史性理解的相对主义困境,可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最早赋予“道”以完整和深刻的哲学本体论意义。道的哲学本体论具有三重基本内涵,即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三重内涵的融通合一即是和谐的意义和旨趣所在,体现为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和群体和谐。《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德是万物分享形上之道而各自获得的本性,二者皆以和谐为内核,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状态。和谐的终极价值以人的意义统一性为逻辑基点,和谐的终极存在以道的世界统一性为生成维度,和谐的终极解释以道的知识统一性为治理向度。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感性活动;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性的表现,体现了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事物的尺度的统一。实践的唯物主义从感性活动方面来理解人,又从人的实践来理解感性世界。实践是人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础。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包含着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基本内容的一个有机整体。指导人们对现存世界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实践的唯物主义既承认现存感性世界的现实的客观存在和它作为人的活动的前提的优先地位,同时,它又不把现存的感性世界看作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一个有人的感性活动,有人的实践参与其间的辩证的、历史的运动过程的结果。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人们对现存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合理理解和如实掌握,不但必须在人们的实践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并通过高度发达的哲学理性思维才能得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人们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必要的因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实践概念的形成经历了自我意识活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长期逻辑嬗变。马克思从描述性的角度而非概念抽象的角度来阐释实践概念的本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不是用概念等抽象的东西来把握世界,而是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系统梳理马克思实践概念形成的逻辑嬗变历程,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提出了“五行”的哲学思想,而且更在“五行”思想产生前,他们就已经在思索、研究“土”、“水”、“气”等元素,并朦胧地提出了它们是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世界起源问题的探索是没有间断过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探索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则常常被以立身处世为目的的社会哲学所打断.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对实践理解的演化张阳升马克思一登上哲学舞台,就面对贯穿德国古典哲学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费尔巴哈以存在为主体、思维为宾词,克服了黑格尔用精神来统一存在的错误。但是他没有解决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马克思独具高见地提出了两者相统一的中介桥梁范畴即实践。一开始,马克思将实践仅仅理解为哲学的实践,并且“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这种哲学实践是立足于自我意识立场上的理性批判活动。《德法年鉴》时期的青年马克思越出纯哲学的批判而达到政治性的实践理论,他认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就是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无产阶级在哲学的统率下对现实进行武器的批判。由于从政治性实践角度对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关注,马克思思想的触角就不能不触动工人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即政治经济学这块园地。((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异化劳动学说作为思想基础的。在这里,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去阐述生产劳动的,这是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理想劳动。这种抽象的劳动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中介,以此即可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绝对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这标志着马克思对实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有 《学海》2001,(2):19-24
本文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对哲学的根本特性--反思性--进行了系统的本体论追问与论证,从而以新的理论视野阐释了哲学反思的生存论根据.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审美维度"出发理解"哲学反思",因为"哲学反思"的根据是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本真地显现.从"审美维度"出发,就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关注、守望人的"存在"的"哲学反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敞开和确证"哲学反思"的合法性,为进一步建构、发展哲学提供本体性的生存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感性哲学革命从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改革与颠覆开始,坚持"感性第一性"原则,希望通过"感性"与"感性直观"回归感性的生活世界。但这一革命很少受到学界严肃而认真的对待,"感性第一性"原则及"感性直观"的积极意义为"感性活动"所遮蔽。实际上,马克思的感性革命就是将他的"感性第一性"原则扩充、发展为"感性活动"即实践原则。此外,作为感性哲学出发点的"人"也不是抽象的"一般人",而是感性个体,不过费尔巴哈对其历史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阐释,马克思则在感性与历史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