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尸解是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与养生类方技不同,它有灵魂飞升与肉体不死两种方式。这一特点导致汉人对尸解思想缘起的认识发生混乱。事实上,尸解是在战国时期死后复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方仙道的"形解销化"方术也有一定关联。战国的死后复生思想糅合了灵魂飞升与肉体不死两种观念,这一特征成为尸解在汉代及其后出现多种发生形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中,实用性占主导地位的瓦当,其应用年代可追溯到西周中晚期,并有一种自然含蓄,古朴稚拙,原始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瓦当艺术受其影响和推动,逐渐活跃并迅速发展,赋予了极强的装饰功能,形成了地域性特征瓦当体系。齐、秦、燕三国瓦当艺术各具风格特点,地域特色鲜明。以树木纹为母题左右两边再置以各种动物形象等构成的瓦当画面,是齐国瓦当最鲜明特色;秦国瓦当的题材内容以写实的动物纹圆瓦当最具特色;饕餮纹流行于燕国瓦当的始与终。三国瓦当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瓦当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3.
《庄子》系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经典之一,内中诸多寓言,融通涵摄着丰赡广博的哲理与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学者见仁见智,聚讼不已。本文以《庄子》"鲲化鹏"和"混沌之死"两则分居内篇首尾之寓言为例,选取易学视角,主要以卦气说,同时兼用训诂方法,分析"鲲"、"鹏"、"混沌"、"儵"、"忽"等意象义涵,以及"混沌之死"寓言中相关数字与《易》之间的相应性,认为《庄子》与《易》颇有相通之处。基于寓言意象以及"儵"、"忽"二帝之交会对待之分析,认为庄子充分利用了寓言及易象文约旨丰、言简理赅之特点,融寓言意象与易象于一体,使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旨不言而喻,不见而彰。同时,认为《庄子》重顺应、养生与归藏,其哲学立场体现了《归藏》易首坤之旨,此其皆与老子相同或相近者,是以庄子为老子后学,而道家在哲学立场上与《归藏》易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4.
鹿石虽然遍及亚欧草原,但是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因此有些学者也将鹿石称为"蒙古鹿石"。这一典型的古代文化遗迹,体现着早期草原森林居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气质。论文通过对雕刻有鹿纹的典型鹿石——蒙古鹿石的起源、特点及艺术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并联系蒙古古代狩猎文化,试图解释鹿石崇拜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群书治要》是"贞观之治"重要的施政理论依据,编纂原则是窥其堂奥的要径。其编纂原则有三:一是"经世致用",主要表现为以"儒家为纲领,诸子为补益"的宏观治国理念的阐述,凸显了"以人为本""正己化人"的开明施政理念和"融合统一"的文化建设思路;二是"简要详明",它反映了唐初革新南朝浮华文风的文化观念转向和对经典义理的严谨考究态度,以及编纂者删削古代文献、实现古为今用的文化自觉意识;三是"专注帝王之道","各全旧体"的独特体例增强了文本可读性,其对阅读对象的准确把握及"直言无隐"中所体现"元首肱股"的理想伦理形态,是贞观君臣共治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这些特点均凸显了《群书治要》的辅政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生死观主要包含了"生死有命"、"死非其命"、"未知生,焉知死"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四个维度。死亡之"有命",是指死亡乃每个人所无法回避的自然终结。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即使是死亡,也应为"得命"之死而避免"非命"之亡。生死之命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惟有"死得其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本然意义。孔子探求的是必死之生命应当如何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通过规定生命的本然内涵和使命意义,"闻道"之生命最终实现了对必然性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生死观主要包含了"生死有命"、"死非其命"、"未知生,焉知死"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四个维度。死亡之"有命",是指死亡乃每个人所无法回避的自然终结。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即使是死亡,也应为"得命"之死而避免"非命"之亡。生死之命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惟有"死得其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本然意义。孔子探求的是必死之生命应当如何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通过规定生命的本然内涵和使命意义,"闻道"之生命最终实现了对必然性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莲花纹样,其应用始于商周,风格转变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到明清时期应用广泛,在当今社会中使用得也十分普遍。首饰艺术既决定于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文化。通过对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莲纹首饰的应用研究,探索莲纹造型设计思想在莲花纹饰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有助于重新认识、阐明不同时期莲纹首饰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中国首饰设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并且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提升,使之具有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胡瑗之学今多被概括为"明体达用"。该说元代始见,流行则要迟至《宋元学案》成书之后。历史上一般以"明体适用"称之,而胡瑗本人则罕论体用。胡瑗"明体达用"之说,是将胡瑗理学化的产物。在"明体"内涵逐渐被理学家窄化的同时,"达用"又因理学此方面稀缺而被日益夸大。胡瑗被理学化,源于中国古代重治体轻治法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回顾儒家文献中的古代乐仪,禘祭宗庙之乐常以琴瑟合奏,以其"声之轻清者",合咏歌之声。由这一历史场景,结合周秦制度与礼俗,在举行祭祀时演奏古琴,最初并非单纯被看作艺术审美的对象,而是人们缅怀先人、与祖先神灵进行沟通的媒介,所奏乐曲有着娱神的功能。中古以降,伴随着古代祭祀活动中一系列仪式化过程,虽然"礼治"与"乐教"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或理想,其现实影响已十分有限,但从礼、乐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儒家所提倡的礼乐观念却成为人们理解、评价艺术审美活动的基本立场。体现在琴学领域,由祭祀之乐到教化之乐,从人们赋予琴乐的文化内涵,探讨古琴的音乐美学与发展历程,其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演绎着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古代纹饰中蛇的形态多样,文化表征也不尽相同:有原始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医药疾病以及助巫通天地、驱鬼邪等文化内涵。伏羲、女娲蛇身交尾,是原始先民蛇图腾崇拜的体现;二蛇交尾含有强烈的性及生殖崇拜;龟蛇合体突出了阴阳媾精、生命延续的主题;珥蛇、操蛇、戴蛇、践蛇等形象,彰显了蛇在巫者沟通天地中的神媒作用;蛇能晓医识药、致人病亡的传说,以及古代先民在避疫、杀鬼、治蛊中的应用,赋予了蛇神秘的巫的色彩;先民借鉴于蛇屈和蛇行气而产生的导引养生术,表达了古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古人通过对经络现象客观存在的解释,逐渐认识腧穴、经络,并发展为经络学说。应正确对待不同时期的古代传统文化对经络学说形成的影响,认真区别"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正确认识古代经络学说的精髓所在,还原古代经络学说的真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从古至今,被死亡吞噬的人无不灰飞烟灭,未见一人生还,"人死如灯灭"、"人死不能复生"等观念,成了人的理性所认定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和生存法则。但是,基督信仰却向世界宣告:耶稣从死里复活了。如果不是出于信心,仅从理性的角度,确实存在理解上的重重障碍。连加尔文都承认:"要相信这件事不难,但要从人的理性去理解它,则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事。"但是,耶稣复活不是神话,而是神的话:  相似文献   

14.
(原文)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得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神仙号。 (词解)①谷虚——喻元神或性。神常居其谷,喊之则有,觅之则无,故曰谷虚。②道——古代气功家把变化本身看作是绝对的道,道在物质世界里是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③无,有——指空而不见为无,有而见之为有。《悟真篇》:“始于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不知有为是根基。” (释秘)人秉阴阳二气而生身,在物质世界里发生了不断变化过程,是生生不息的,这一切就是“道”在现实本身所具有的现实规律。此自然规律所形成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各有谷虚之神,存之则有,废之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3,(2):14-38
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毗舍离教导众比丘修习"不净观",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以通达无我,对治贪欲。弟子们虽依教奉行,但没有正确领会佛陀的教诲,导致"厌患身命,愁忧不乐,叹死赞死劝死"现象发生;还有比丘或索刀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古人通过对经络现象客观存在的解释,逐渐认识腧穴、经络,并发展为经络学说.应正确对待不同时期的古代传统文化对经络学说形成的影响,认真区别"经络"现象与经络学说,正确认识古代经络学说的精髓所在,还原古代经络学说的真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道治"理论的政治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体虚无、"道"性"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道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道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相似文献   

18.
一、《通微道诀》的出现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不但在治理国家和对外关系方面很有作为,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威震四方的开元之治,而且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方面颇有建树,迎来了古代时期中国文化的难得的开放、多元与昌盛局面。他虽然实行的是兼容并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染织纹样从动物纹向花草纹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的题材、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动物纹、花草纹、几何纹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染织纹样的风格、特征也不断变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隋唐以前,我国染织纹样处在以动物纹为主的动物纹时期;隋唐以后进入到以花鸟植物为主的花草纹时期.用花草纹作装饰并不是自唐代才开始的,如汉代的茱萸纹、六朝的忍冬纹等.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花草纹只能处于陪衬地位.中国传统染织纹样的演变进程是人类生活发展、拓宽和深化的进程,也是人类文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朴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儒学无疑是其主导部分,儒家的宗教观对于中国古代宗教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孔子提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孔子把宗教问题提高到了"务民之义"的高度,而"敬而远之"则包含了今天所说的"政教分离"的含义。中国古代佛、道教都很发达,历史上宠佛信道的皇帝不少,但是国家从来没有把佛道教当作意识形态,国家的官方文件没有用佛教术语写成的。而且把国家政策与个人信仰分开,也符合当代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