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市13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织、日常管理、伦理审核与咨询及生命伦理培训。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总体功能定位较好,但管理相对薄弱、运行状况差异较大。建议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应加强医院生命伦理培训、完善运行管理,对于区属专科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市13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织、日常管理、伦理审核与咨询及生命伦理培训.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总体功能定位较好,但管理相对薄弱、运行状况差异较大.建议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应加强医院生命伦理培训、完善运行管理,对于区属专科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都有保障不同类型群体的公共医疗保险计划,这些保险计划在保险范围、保费缴付、保险给付等方面不尽相同,基于这些方面运用分类研究法剖析美国不同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的特征和具体内容,探索美国公共医保管理重点关注的相关要素和控制点,从整体层面和操作层面梳理美国公共医保控费举措。同时基于当前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围绕公共医保资金筹集和医保资金支付这条主线,回应国内医保界的关切,并对比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内容,期望发现某些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工程设计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设计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而是富有文化意蕴的社会性的系统行动。它以生态保护为基本伦理原则,以以人为本为主要评价标准。工程设计伦理的主要特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价值理性挑战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环境伦理、技术伦理与社会伦理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5.
书讯     
<正>《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文版出版《生命医学伦理原则》自1979年初版以来,一版再版,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引用最多的生命伦理学经典名著。该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四大生命伦理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形成了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作为生命伦理学学科分支的《公共卫生伦理学》的结构及其基本论题,阐述了公共卫生的伦理基础、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公共卫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等对公共卫生各领域均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伦理问题。指出公共卫生是建立公正社会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必备要素,应该以公共卫生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而不是以哪个理论作为其逻辑出发点;公共卫生工作之所以能得到伦理辩护,缘于健康是人民安康的基本层面,而人民的安康是建立公正社会的基本内容;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包括效用、公正、尊重、共济、相称;最后讨论公共卫生限制个人自由在伦理学上可辩护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精神具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一种古典类型的人文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德性主义、在人与宗教关系中的理性主义、在人与道德关系中的尚志主义构成了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它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对人类内在的道德生命、现世的伦理生活的价值肯认和理性自觉。这种古典类型的人文精神同与宗教神学和科学主义相对的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均势原则是临床试验中的一项方法规则,同时也是临床试验研究的伦理规则。均势原则指导下的临床试验仍然存在设计缺陷、忽视安全风险评估、均势判定主体失当等方面的安全性伦理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确立安全性均势伦理准则,以强调在临床均势试验研究中不能对受试者造成生命健康方面的明显伤害,包括风险受益全面合理性评估原则、受试者生命安全底线原则以及利益相关者安全责任原则。落实安全性均势伦理原则需要采取多学科协作评估、优化均势判定主体结构及明确判定标准等基本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9.
医院人文管理是医院管理现代性的标志,是我们必须依循的医院管理之道。医院人文管理是彰显医学人文本质的医院管理行为,通过一系列医院文化行为,实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组织目标。医院人文管理体现双重亲密、双边尊重和双向沟通等特征。医院人文管理的实践途径是提供医学人文关怀、提升医学人文素质、建立特色组织文化、营造亲密职场氛围和提供医学人文服务。医院人文管理具有凸显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关爱、奠定和谐医患关系的逻辑基础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流伦理是在当今黄河等中外河流面临空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河流的关系中,从多维视角论证了"河流是有生命的",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从哲学层面确立了河流新的价值尺度,提出了河流的基本权利,建立了人类与河流的新型关系,明确了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基本原则,同时论述了河流伦理与河流立法的辩证关系以及河流立法的法理特点.构建河流伦理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河流生命的科学认识水准;二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河流生命理念进行培育和弘扬;三是改善调控管理,推动流域由单纯治理向有机管理转变,从而为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参保病人和医院管理等8个方面对其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参保患者与自费患者两类不同人群在看病心态、入院过程、治疗要求、材料使用标准、用药档次等方面的不同;医院管理不适应医保发展,"过渡供给"等是导致参保患者费用高的重要因素.强化医保政策管理和执行,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加强医保队伍建设,从各环节有效建立合理费用和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生命伦理学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其中最为凸显的是人权困境,生命伦理学与人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契合点,人权是生命伦理的核心和生长点,人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使生命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并且成为活生生的伦理现实。生命伦理学饱含丰富的人权意蕴,成为人权理论合理性的印证。要科学审视当代生命伦理学和人权关系,化解人权困境,推动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命伦理学应把主要的研究内容转移到精神、灵性与社会生命的伦理解读,研究什么是生命的伦理价值,以及"医疗与保健政策的公正"方面;生命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原理(原道)、原论(原法)与原用(原实)三部分,可划分为理论生命伦理学与应用生命伦理学两部分;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可分为母原则,基本原则与应用原则;生命伦理学要鼓励创建各种学派,不要搞一言堂;在生命科学进化的今天,有必要保持心境平和,而不是戏剧性的躁动.  相似文献   

14.
晚期癌症患者宁养疗护强调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其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成为姑息医学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姑息医学快速发展,宁养疗护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宁养疗护伦理在医疗方面强调适度治疗与合理用药,护理方面强调患者生理、心理、灵性、社会和宗教等层面的整体性照顾。梳理宁养疗护伦理有利于在宁养疗护服务中做出最优伦理选择,这种选择需遵循不伤害原则,注重生命质量原则、适度治疗和舒适生存原则、尊重患者意愿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伦理审查对规范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保护受试者或患者权益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实践经验,指出医学伦理审查存在职能交叉、独立性不强、管理不完善、协同性不够、受试者损害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从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指导原则、加强伦理培训、规操作流程、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在价值取向上是先进伦理,在涉及领域上是公共伦理,在基本内容上是建设伦理,在表现形式上是制度伦理.在基本伦理原则上,党要坚持为民原则、人本原则、公正原则、和谐原则和责任原则.为此,需要提高伦理定向能力、伦理凝聚能力、伦理鉴别能力和伦理制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汤姆·比彻姆和詹姆士·邱卓思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一书提出了尊重自主、有利、不伤害和公正四个生命伦理学原则。以共同道德作为四原则的来源和基础,结合反思平衡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全球的生命伦理学的难题。通过梳理比彻姆和邱卓思的共同道德与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关系。进而研究共同道德观的内容、来源、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及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新版本的发展。之后探讨了共同道德在生命伦理学方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释了比彻姆和邱卓思对共同道德的辩护。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土地伦理的内涵、原则和建设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伦理包括善待土地、土地健康和土地生态价值等多重含义,建立土地伦理的关键是确立土地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平、生态和效率原则,在明确土地伦理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土地伦理教育、加强土地伦理的理论研究、推行土地修复和养护运动、改变现行的土地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土地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9.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生命伦理的形成与生存环境的危机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在道教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关系。保持自身形体的完整与健康 ,这不仅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而且是天道流转人间的必然体现。道教生命伦理有自己的思想特点 :“劝善成仙”精神奠定了道教生命伦理的主调 ;神明监督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强化手段 ;在道教劝善成仙与神明监督的生命伦理中还有配套的符号示范。道教生命伦理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 ,强调行善去恶对于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注重药物治疗 ,这种内心道德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思想为现代生命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道教生命伦理建立了修道的整体性原则 ,把个人的身心健康置于宏观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 ,这为当今人类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道教生命伦理 ,强调阴阳协调 ,和合美善 ,这对于维持社会人口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言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功效。道教生命伦理以“自然无为”作为道德实践的基本理路 ,这对于维护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而言具有深刻的道德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从根源出发",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促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环境哲学的宇宙的生命原则、生命的贯通及相关性原则、灵而不主的原则、各尽其性的参赞化育原则和并育不害的天人合一境界等,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困扰当前环境伦理学的一些理论难题,如道德共同体问题、生命和价值等问题做了初步回答.文章提出建立基于中国哲学的环境伦理范畴体系,并简要阐述了中国哲学中对于建立环境伦理仍有意义的范畴如生、性、因、感、参、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