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隐喻和关怀二者之间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疾病犹如一根命运之线穿插其中将二者联结起来,隐喻与关怀包含个人、社会和国家政治领域三个维度的逻辑关系。爱国卫生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类健康为宗旨,从战时状态的疾病隐喻,到和平时期的疾病隐喻,最后回归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下疾病隐喻的衍生与医学人文关怀,爱国卫生运动应时而变,在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上都呈现着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作为人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服务与关怀,实现"健康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音加工缺陷是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但是关于语音加工缺陷的本质依然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从不同方面进行验证,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早期的感知加工缺陷理论,近期的语音通达假说和锚定效应假说都试图对语音加工缺陷进行解释。通过梳理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结果,可以系统了解语音加工缺陷的机制,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干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闫国利  秦钊 《心理科学》2021,(5):1266-1272
听觉通道受损,是否会影响聋人的视觉功能?有三种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缺陷理论:聋人视觉功能存在缺陷,包括听觉脚手架假说和劳动分工假说。补偿理论:聋人视觉功能会表现出增强,包括响应增强假说、知觉增强假说、超通道功能假说和背侧通路假说。整合理论:聋人视觉功能既可能表现为缺陷,也可能表现为增强,与实验任务和被试年龄有关。本文评述了听觉障碍对聋人视觉功能影响的三种理论,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陈作松  季浏 《心理科学》2003,26(4):740-740,737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身体锻炼与情绪变化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支持了身体锻炼对调节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改善心境状态有着明显的效果。美国学者Cox(1994)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基本假说,即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注意力转移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内啡肽假说、胺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机制。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假说大抵存在生物观、认知观和社会文化观等三种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性分离是具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人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它包括记忆缺失、幻听、人格解体等,它主要表现在分离性障碍中,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常见,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该文阐释了创伤性心理、创伤性分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创伤性分离症状的几种理论: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加工假设与警戒-回避假说等。其中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主要是以临床治疗为取向,采用EMDR技术,侧重于研究创伤性分离对人格结构产生的影响;而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编码假说以及警戒-回避假说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创伤性分离的症状与记忆。通过对几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后三种认知理论对创伤性分离症状的解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回避警戒”,二“是否存在回避加工”,三“是否存在回避记忆”,而关于这几方面问题发生的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在中国健康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目前中国健康医疗领域大数据研究现况,本文对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介绍、大数据与精准医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与实践等三个方面归纳了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现状;研究发现,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有待进一步利用挖掘,研究偏重理论与实验,需要向实践与应用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具有假说性质的理论之后,总是期待着该种假说理论能被进一步证实,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接受一种理论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地球本身也有自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绕地球运动。他在提出日心说理论时,运用了关于日食、月食、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有许多医疗场景的描写,面对不同的疾病所运用的措施、手段更是数不胜数。道家"无为"思想涉及面广、含义深远,其在医疗防治运用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从《红楼梦》三个疾病现象出发,通过贾府的饥饿疗法、狼虎药殇、疾病预防三个医疗现象分析道家思想"无为"在疾病施治与死亡成因方面的哲学内涵。建议疾病防治借鉴无为之"不妄为"及"有中生无"、"不强为"及"润物无声"、"不白为"及"无处而为"的思想达到身体的健康自愈。  相似文献   

9.
论医疗差错     
医疗差错是危及医疗安全、制约医疗质量、影响医患关系、引发医惠纠纷的核心问题,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对医疗差错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医疗差错概念的逻辑研究;医疗差错致因的假说分析;医疗差错诱因的理论探索和医疗差错管理的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该病的研究没有成熟的思路可供借鉴。我们从该病的临床表型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推测该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并成功分离、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确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FN-γ相关分子基因多态性是FBGT发病的主要机制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相似文献   

11.
杨晓莉  刘肖会 《心理科学》2023,46(1):238-244
健康信息回避是指有意识地防止或延迟获取可利用的身体健康信息的行为,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回顾前人文献概述了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信息因素对健康信息回避的影响。风险认知理论、信息处理与决策双加工系统理论和威胁资源管理模型为健康信息回避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健康信息回避的分类研究并扩展健康信息回避的研究范围,加强健康信息回避的实证干预研究并根据我国医疗背景开展健康信息回避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FOK产生机制的再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凯  沈大为  李波 《心理学报》2001,34(1):13-16
通过用有意义联系和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作为识记材料,在以前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关于FOK(Feelingof Knowing)产生机制的两种理论假说,即靶项日记忆强度假说(或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与线索熟悉性假说。实验结果表明,靶项目记忆强度和线索熟悉性程度都能决定FOK判断等级的高低,说明两种假说并非绝对对立,非此既彼。但此二因素都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显著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该病的研究没有成熟的思路可供借鉴.我们从该病的临床表型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推测该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并成功分离、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确认患者对病原菌易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IFN-γ相关分子基因多态性是FBGT发病的主要机制的假说,最终通过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相似文献   

14.
中期测试对错误信息效应的影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提取加强暗示感受性(retrieval enhancedsuggestibility,RES)是指接受中期测试的被试在最终记忆测试中的正确率较低,且更可能报告错误信息;测试的保护作用(protectiveeffectoftesting,PET)则是指中期测试削弱了错误信息效应,并改善了被试的记忆表现。对现有研究的系统回顾表明:首先,这两种现象可分别采用记忆再巩固理论、注意捕捉假说、提取流畅性假说(RES)以及记忆强度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差异检测理论(PET)等进行解释。相关理论在作用阶段和解释角度两方面存在不同,并被整合在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中。其次, RES和PET的分离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始信息材料、中期测试类型以及错误信息特点等。最后,未来研究可从模型验证和研究拓展两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5.
儿童对疾病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莉琪 《心理科学》2003,26(1):174-175
儿童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关注的课题。对儿童疾病概念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帮助儿童保持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或治疗疾病。从理论上讲,疾病认知研究是解决儿童是否有独立朴素生物学理论之理论争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领域。  相似文献   

16.
退休规划是个体在退休前为保障将来的退休生活做出的长期准备。退休规划不仅有利于退休人员生活幸福, 还有助于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在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已经得到重视。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研究, 本文归纳出退休规划的六个具体领域(财务、健康、社交休闲、工作、心理、居住), 总结并评价了过去研究应用的主要理论基础(角色理论、计划过程理论、资源视角、生态系统理论)和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汇总分析了退休规划在人口学、环境和心理三层面上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过渡型就业和退休适应两阶段的影响。基于研究概念的发展以及中国国情, 未来研究应该首先开发本土化工具, 合理选择理论视角并系统研究规划的各个领域, 验证并创新退休规划的影响因素研究, 注重中国国情问题并加强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是指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说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种现象。从霍夫兰1949年首次命名以来,对睡眠者效应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研究逐渐深入。三种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解释得以提出:线索分离假说、差别衰退假说和有用性-有效性假说。睡眠者效应产生的条件也被反复探究。当前对睡眠者效应研究的趋势是探索睡眠者效应的内在机制,并将其整合到统一的态度改变研究中去,同时展开睡眠者效应的应用研究。该文沿着历史的脉络,叙述了睡眠者效应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存在的争议和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姚海娟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4,37(2):316-321
抑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加工机制。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认知抑制假说和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本文系统评述了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新进展和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分析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的认知抑制机制,采用无意抑制与有意抑制研究范式,对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老龄健康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的老龄健康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主要体现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性、老龄人口死亡率的差异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性。实现老龄健康公平是保障老龄健康权利的需要,是健康老龄化制度伦理建构的需要,也是全球人口共享健康资源和共同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社会伦理对策主要包括:促进医疗资源的全球公平配置、构建全球共享的老年医疗保障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代际健康机会公平和代内健康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20.
浅议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定义虽然有多种 ,但大同小异 ,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的《辞海·医药卫生分册》认为 :“疾病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 ,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英汉双解精选医学词典则把疾病表述为 :“由特殊原因引起并具有可识别的症状和体征的异常状态 ,包括一切躯体畸形与器宫功能障碍。”这两个释义至少含有两层意思 :(1)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状态 :躯体畸形、器官的功能障碍 ,具有可识别的症状与体征的异常状态 ;(2 )疾病具有致病的因素。这种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把握了疾病的主要特征与内涵 ,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