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禅定修证系列之三修定之加行如吉修定者具备了足够的资粮之后,即应缘境做功夫,也就是修加行。修加行,有缘境修加行、修九住心和修作意三项。(一)缘境修加行缘境修加行,有通、别不同,以下分说之。1通说缘境修加行禅定修加行,《菩提道次第略论》(以下简称《略论...  相似文献   

2.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如吉修定加行圆满,必证禅定。证定的过程,《瑜伽师地论》卷20中说,包括了得定、定圆满和定自在三个基本层次。本文就证定的三个层次及修定所发善根的真伪、禅境邪正之验证及退定因缘加以说明。(一)轻安得定修定经过九住心(初内住心、二续住心、...  相似文献   

3.
南传上座部佛教很重视禅定修养,缅甸、泰国等的教徒设有许多禅定中心的组织,专门从事研究和修习。向我国佛教徒介绍一点南传佛教修定的方法,也许不是没有益处的吧。先谈初步的修心法。第一是调身。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敷设一个柔软舒适的座位,然后坐下。坐的方法,一般是“结  相似文献   

4.
道士的服饰     
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有许多“威仪”。威仪是为教徒提供规范的礼仪程式和行为准则。《道藏》(分类法)十二类之第七类,便是“威仪类”。道教威仪内容丰富,如:斋仪、醮仪、忏仪、住观威仪、行止威仪、服饰威仪、入食仪、沐浴威仪等等。我们介绍道士的服饰,实际上是在介绍道教的服饰威仪。在道教早期,道士的服饰没有定制。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道士陆修静(406-477年)对南方道教进行总结和改革,他在整理道教经籍的同时,编著道教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并立道服之号:用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此后,逐渐增修,至…  相似文献   

5.
各位居士发心来这里参加佛七,因缘很殊胜。我本人对各位的精进心、勇猛心、向道心感到非常敬佩。不少居士希望我能经常给大家讲讲佛法,但由于教务工作比较忙,所以各位这种愿望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很抱歉。今天已经是佛七第四天了。前几天,明哲法师等已经给各位开示了很多,而且有许多人经常在这里参加佛事活动,经常听各位法师讲法。我今天仅就念佛与修定应注意的问题,根据佛祖的言教,同各位谈一点体会。我们这次举行的是念佛七,严格地说,念佛也是禅定的一种。大家每天念的回向文中就有“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的话。念佛的人都希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念佛三昧也就是念佛的正定(或禅定)。念佛如果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念佛就  相似文献   

6.
禅定之种类     
如吉 《法音》1997,(12)
禅定之种类如吉佛教修行的方式方法尽管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内容,不外乎戒定慧三者。关于戒学和慧学的研究与弘扬,佛教界较为普遍。定学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有吴立民先生的《禅定漫谈》(1994、1995年《佛教文化》连载),介绍了世出世间、显教密法的各...  相似文献   

7.
怎样消灭病态既然明白了人类心识的六大特性,实是障碍成佛的主要因素;而人如想成佛,则非要根本消除这六种病态不可,然则,这六种病态,怎样才能消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讲到佛法中最重要的教导——“定”、“慧”(“禅定”及“智慧”),或“止”、“观”的学问了。定、慧实在是对治这六种根深蒂固的心识毛病之基本方法。禅定非佛法中所仅有,印度教及中国的道教,对禅定也都有极深刻的了解和精博的成就。在佛法中解说禅定和智慧的书籍,真是汗牛充栋,这里只能概括的向各位介绍,作一个开端。人类心识的六大病态,虽然其表相与功用皆互不相同,可是他们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  相似文献   

8.
自古中国称礼仪之邦,自然最重待人接物时的言谈行止的规矩。在中国的环境中,佛教徒就更要讲究礼貌仪则。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是说行住坐卧之间都要合乎威仪,如:行如风、坐  相似文献   

9.
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三学。修学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开发智慧。所以,又叫此三学为三增上学。所谓戒,是戒律,防非止恶叫做戒;所谓定,是禅定,静虑澄心叫做定;所谓慧,是智慧,研真断惑叫做慧。戒定慧三学应以先修习戒学为基础,所谓由戒资定,依定发慧。戒为定慧之基,定生后,戒即与之相应而成为定共戒;慧发后,戒即与慧相应而成为道共戒。三学之中,戒学为首,可以知道戒律在佛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故《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学佛的目的,就在于求解脱、了生死,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无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部必须以戒为师,以严持戒律为根本;如舍此求定慧,无异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0,(9)
净名书院定于今年12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举办佛法禅定讲习班,聘请净名书院导师吴明居士主讲.吴先生自幼从师学定、参禅、修密,对于佛法禅定有所证悟;目前正在撰写巨著《佛法禅定论》,以明佛法禅定之真实义.这期讲习班就是以这部著作为线索,全面系统地讲授佛法禅定的理论并传授禅修的方法.欢迎具有一定佛学修养的各界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11.
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定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近年来,禅定越来越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对禅定的功效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以及临床功效的检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现象,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现象。禅定在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天坛大佛赞     
报载南京晨光厂承造之天坛大佛,将于明年七月底按期完成。欣喜之余,三薰三沐,缀《赞》四章,未尽其义于万一也。一巍巍大屿壮山河,福德资粮聚几何?法界真身融宇宙,天坛大佛降娑婆①。皎如秋月临华夏②,慈若春晖悬碧落。已具端严诸相好,讵庸掩映饰么罗③。  相似文献   

13.
<正>“禅定”是汉传佛教的一个惯用词,由梵文禅那(Dhyana)的略称“禅”与梵文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定”复合而成。在佛教中,“禅”是“在寂静中审虑”的意思,“定”则是指通过锻炼达到的持续专注而不散乱之心境。在现代语境中,“禅定”一词则泛指各种通过练习专注达致心不散乱的方法。禅定虽非佛教独有,实乃佛教所长。最近几十年来,佛教禅定在学术界的热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4.
《佛教文化》1995,(5):19-21
现在来谈谈什么是祖师禅 禅定视其研究的立场和角度而有各种分类,祖师禅也是如此。什么是祖师禅呢?我是就禅定法门自身性质而讲禅定分类,也就是就祖师禅自身性质而来浅谈祖师禅的。 前面已经说过,就禅法自身性质而言,禅定能修者为人自身,而所修者亦为人自身,斯即以人自身修人自体。显见于外,密藏于内,显在其中,密亦在其中。能修者人,人为息色心之一体,所修者人,亦为息色心之一具。故禅定修法,总不外息法、色法、心法三门。  相似文献   

15.
止观与气功     
《法音》1989,(3)
早在本世纪初,蒋维乔居士在其《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中,把佛教六妙门、天台止观等作为一种身心锻炼之道,介绍给社会人士,开佛教禅法进入医疗气功园地之端。近几年来的气功热中,佛教禅定从气功、人体科学的角度,被重新认识,气功界把佛教禅定从客观上看做气功,尊佛家禅功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医、  相似文献   

16.
禅定与神通     
释昭慧  柯春玉 《法音》2002,(6):18-23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禅定与神通”。说到禅定,许多原理是显密相通的;而特殊的法门,也很难用这么短的时间介绍出来,所以,以下只把这个题目作一个纲要性的介绍。禅定的原理首先讲禅定的原理。在佛经里,曾将禅定用“心一境性”来形容,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把心约束在一处一境。一般人做事心猿意马,心力分散,因此把无穷大的潜力埋没掉了。禅定的功能,就是要把无穷大的潜力开发出来;开发潜力,则一定要先对治散乱心,不让它东攀西缘。所以禅定不是一起步就什么都不想,而是要把所想的集结在一个所缘境上,这个时候就能达到所谓“制心一…  相似文献   

17.
禅定漫谈(二) 禅定名相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 《佛教文化》1994,(2):10-13
谈起佛家禅定,有人就会问:什么叫禅定?它在佛法修证中占有什么地位、有那些种类。  相似文献   

18.
略论佛教“气功”(二)◇陈星桥(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学来概括,若就与气功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括止与观两个方面,故止观常被作为禅定的别称。《大乘义章》解释说:“止者,...  相似文献   

19.
禅定:为内心制造的疾病找出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习禅定是一种关注内心的途径,为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疾病找出药物。佛教禅定是佛教徒宗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佛教徒修行的过程中,通过禅定,可以得到精神的安宁,体悟佛教高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陈星桥 《法音》2006,(6):3-25
四、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禅”,全称禅那,是古印度语,中国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习惯上常梵汉并举,称作“禅定”。它为佛教的一类重要修行方法,是戒定慧根本三学之一和菩萨所行六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一。禅定修法的种类很多,可有上千种(参看拙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