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哈依洛·马尔科维奇(Mihailo Markovic1923——),当代著名的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几十年来,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辩证法化和辩证法的人道主义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道主义辩证法观”。本文是对他的这一思想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2.
R.海斯是目前西德反辩证法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基本观点是“辩证法中没有真理”,辩证法违背形式逻辑与科学思维。这里译出的是他的《辩证法的本质与形式》(1959年科伦——柏林版)第四章第四——七节(第四节节译,第五、六、七节全译)。作者歪曲哲学史的真面貌,否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性质,竟然认为黑格尔、克尔凯郭尔与马克思有同一种辩证法。作者给辩证法捏造了三个“操作原理”,即否定、矛盾和程序,说由否定活动产生出矛盾,矛盾两方综合为统一,如此类推,构成辩证运动的程序。作者将这三个“操作原理”归结为一个公式,即正反合三段式,说这个公式是“死板的和勉强的,毫无趣味的和不结果实的”。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论》的辩证法讨论中,西方学界存在过分关注价值形式的倾向,以致在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不少曲解。回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微观历程中去,依据《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分析,可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重新发现黑格尔辩证法,同样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历程。"资本一般"概念的提出和放弃,以及资本主义物化批判与价值形式分析的关联都表明,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叙述方式。贯穿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唯物主义批判改造始终的,是对现实抽象的解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198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德国是马克思主义故乡质疑林今柱 《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哲 学—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美学 观点在唯物史观中的作用〔苏〕IO· 口·弗洛贝《文摘》198。年第3期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大革命—浅谈马、 恩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何玉德 《实践》1980年第5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辩证法思想 房良钧《学术研究》1980年第3期辩证法也有它保守的方面—学习恩格斯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 书笔记冒从虎《天津师院学报》 1980年第…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辩证法在世界上出现已经有很长时间。我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也有10年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为大家一致赞同的理论体系,这是需要摆到日程上来,经过共同努力,以求逐步解决的。建立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作为—门新兴哲学科学的社会主义辩证法,要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难度是大的。因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中只包含有此精神,却找不到现成答案;更不能从别的国家、别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发现,抽象概念在现代社会成为直接的现实存在,这是黑格尔"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得以可能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立足资本运动,发现资本逻辑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结构相似性,因而黑格尔辩证法是叙述资本运动的恰当理论形式。在《资本论》的透视下,黑格尔辩证法是资本主义的无意识表达。然而,资本逻辑与黑格尔辩证法存在原则性区别。这种原则性区别的彰显,源于马克思深入到了资本运动的实体性内容,而非以辩证法为先行的抽象形式对资本运动加以知性理解。在资本自我运动的实在主体基础上,《资本论》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事情本身的过程,是一种演证法,一种有机的—历史的动态逻辑,而赫尔德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通过黑格尔与赫尔德之间的一种溯源性研究,可以发现赫尔德哲学思想的辩证元素及其对黑格尔辩证法形成的意义,即一种语言的有机体理论、关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则和必然性的思想以及民族、宗教与生命的内在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三个本质的环节。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赫尔德的这种有机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的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拱实践辩证法思想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拱(1512—1578)是明朝嘉靖、隆庆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先后从政三十余年,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对这些实践经验的概括和升华,就形成了他以实践为特色的辩证法思想。本文试图结合高拱的具体实践活动,对他的辩证法思想加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80年11月25日—27日,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捷克斯洛伐克教育部和莫斯科大学,共同就唯物辩证法的迫切问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苏联高教部哲学教育司司长基里洛夫在会议开始时指出,这次聚会是苏捷哲学家在马列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富有成果的合作的继续。哲学系主任科西切夫在他的报告《马列主义辩证法的迫切问题及苏联哲学家对辩证法的研究》中,谈了唯物辩证法问题的研究现状。他强调了在发展辩证法理论中取得的成就,然后又谈到辩证法中尚未得到充分阐述的某些方面,也谈了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他指出,尤其是还没有抓紧进行编  相似文献   

10.
参加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辩证逻辑组的同志集中讨论了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这个讨论是五十——六十年代逻辑讨论的继续。这次在讨论辩证逻辑的对象时,着重讨论了辩证逻辑和辩证法、形式逻辑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超越人本主义 :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 /许俊达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0 .6.— (博士文库 )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新探 /张江明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0 .5邓小平领导哲学的思想与实践 /马成云 ,李振茹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0 .6.— 40 0  相似文献   

12.
8月17——22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广东、新疆、陕西、黑龙江、四川、贵州等省区社科联在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全国第四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术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称辩证法为"我的方法"和"我的阐述方法",认为辩证法是主体实践活动的思想积淀。黑格尔作为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把辩证法归结为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但是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被神秘化了,被认为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性,恢复了辩证法的合理形态,认为主体性、批判性、革命性是辩证法的本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辩证法的科学本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这门新兴哲学科学的重要内容,是统观全局的根本问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特点、实质及其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理论研究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今年12月16—18日,省马哲史研究会在斗门召开了年会。会议总结了研究会一年多来的工作,提出了明、后两年的工作设想,决定先配合明年全国第三次社会主义辩证法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组织力量研究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然后再着重探讨有关马克思主义人学方面的问题。会议对干事会进行了改选。结果如下:高齐云任总干  相似文献   

16.
论述辩证法史的著作(尤其是辞典和教科书),无论在西欧,还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在日本,多半是按照下述顺序来写的:一、以希腊为中心的古代哲学家的辩证法;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的辩证法;三、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辩证法;四、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法。而且,因国家和作者而异,有时还要加上这样一些内容:中世纪神学家的辩证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辩证法,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辩证法,现代哲学中的辩证法,等等。我并不反对在这个范围内叙述辩证法史,但是我不赞成把辩证法史仅仅限制在这个范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当代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丛书)赵鑫珊著人民出版社1986.12 4 17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十六所财经高等院 校编写组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11 372页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刘文英主编甘肃人民 出版社1956.12 561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列宁 主义阶段之前(苏)罗森塔尔主编汤侠生译 人民出版社1956.9 53a页古代辩证法史(苏)敦尼克等编齐云山等译 人民出版社lose.0 337页客观辩证法(苏)维亚凯列夫主编东方出版社 1986.11 341页慢话否定靳绍彤、姚志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10 164页农村改革与…  相似文献   

18.
正如小标题所示,本文是以黑格尔为中心的。作者首先叙述了哲学史上各派的辩证法及反辩证法者的辩证法观,并据此而把辩证法分为普遍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辩证法、主体的辩证法、无的辩证法;进而又把普遍的辩证法细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把主观的辩证法细分为否定的和肯定的。第二、作者认为,辩证法是矛盾的逻辑学。在作者看来,解决矛盾就要以矛盾为前提,因此就必须承认存在着的矛盾,否则就谈不到解决矛盾。第三、作者通过他对黑格尔的矛盾和否定概念的分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的逻辑学”,他的理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个体系,这意味着它不仅是矛盾的逻辑学,而且也是包括矛盾在内的一种“广泛的否定的逻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则是“对立的逻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对立。同时作者强调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不是矛盾的逻辑学,可是矛盾却被认为是否定和对立的最根本的、最尖锐的形态。第四、作者又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辩证逻辑乃是存在论的,因而也就必须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实在性,亦即存在着的矛盾。在作者看来,运动就是存在着的矛盾;但是作者却又说:“如果否定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也就不能成立;反之,如果忽视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也就不能生存下来。”最后,作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契机即悟性的、辩证的、思辨的三个契机作了分析和解释,说明了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1 通常是把辩证法区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的“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法”。至于认识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则未作出明确归属。对于这种区分,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与辩证法相对待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不是主观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实践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外在于思维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思维本身,无论是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运动还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们自在地都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他主要是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的。  相似文献   

20.
全军第二次军事辩证法研讨会,于1989年10月22—26日在南昌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南昌陆军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军院校、机关、部队、科研和地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