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5,(6):64-64
5月20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率广东佛教友好交流团一行67人赴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21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科伦坡会见代表团,对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自东晋高僧法显来到斯里兰卡求法开始,中斯佛教界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佛教的传播。斯里兰卡支持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希望两国佛教界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5月20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率广东佛教友好交流团一行67人赴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21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科伦坡会见代表团,对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自东晋高僧法显来到斯里兰卡求法开始,中斯佛教界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3.
传印 《法音》2010,(10)
<正>(2010年9月19日)尊敬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先生,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领导,尊敬的学者专家、各位朋友、各位法师:当兹金风送爽、仲秋将近的美好时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中斯两国诸位大德法师、专家学者、朋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斯两国友好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国佛教的交往为建立和发展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7,(10)
<正>本刊讯9月20日,斯里兰卡议员、总统顾问拉特纳法师一行3人参访我会,受到演觉副会长的热情接待。演觉副会长首先代表学诚会长对拉特纳法师访问我会表示诚挚欢迎。他深情回顾了中斯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历史以及近年来的友好交往盛事,指出,新的历史时期,中斯两国佛教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多,具有广阔前景。希望两国佛教界进一步弘扬中斯两国佛教界先驱的精神,以佛教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共同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僧王座下: 座下的光临,是中泰两国佛教关系史上没有前例的盛事,它将为今后两国佛教友好交流事业增加极大的力量。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代表中国以亿计的佛教徒,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和现在泰国境内的几个古代国家便有了往来。第一个来我国的使者携带的礼物是象牙雕的佛像和宝塔。也就在大约同时期我国法显法师到印度和斯里兰卡去,曾途经现在泰国的南部地方。自此以后,我们的友好往来绵延不断。应当说,在中泰两国悠久的友好历史中,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蒙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机遇,拓展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内涵,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积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宗教文化,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石和人文资源。就中蒙两国间的人文交流而言,宗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藏传佛教格鲁派为蒙古国的国教,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在今后的中蒙两国交流中,中国公共外交借助佛教文化能有效促进中蒙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是沟通中斯两国佛教文化和传播友谊的伟大使者。为搜集“汉土所无”之佛教典籍,他以六十五岁高龄西行求法,遍访南亚诸国,公元410年到达斯咀兰卡(当时称为狮子国),在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的无畏山寺等处修学两年,干公元412年绕道爪哇回国。带回《弥沙塞部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和  相似文献   

9.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是新航路开辟之前人类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通道,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欧亚大陆不同地区商品贸易和生产技术交流之路,是欧亚大陆不同地区人类精神世界的交流之路,是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之路。从丝绸之路的历史来看,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贸易利润容易造成丝路沿线国家的冲突;强大国家的和平相处是丝路畅通的重要保障;宗教文化传播方式对丝绸之路影响巨大。要重新焕发"丝绸之路"的活力,需要维护沿线国家政局的稳定和核心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准确界定丝路沿线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宗教与文化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开放的中国不断成长,汲取外来文化,铸塑品格的必然之路。我们曾经熟知玄奘大师,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玄奘之前,法显大师则是开拓中外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交流的领路者,今天我们聚会北京广济寺,怀念法显大师的英雄事迹,讨论他的贡献,重续前缘,对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与斯里兰卡逾越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中,佛教交流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两国僧人频繁往来,或师子国僧侣入华持戒、传法,或中土僧侣西去求经,为两国交流史书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当代学人拓展了视域,足以窥见海洋文化观照下的中斯佛教交流,以及其中鲜明的海洋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斯里兰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备受关注,国内对斯里兰卡的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全球政治局势波涛汹涌的当今社会,宗教有值得关注和总结的经验:中斯两国悠久的历史往来中,佛教文化因素不可忽视,两国交流史带有强烈的佛教因缘。中斯佛教交流研究因对当下有积极启发,无疑成为前沿热点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4,(11)
正本刊讯10月23日,尼泊尔中华寺举行"阳光使者·稻香情深—中尼民间友好交流日"活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吴春太夫妇、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尤建华、尼泊尔阿尼哥协会负责人塔姆、尼中友好协会蓝毗尼分会等民间组织代表,尼泊尔蓝毗尼地区当地官员和三大党派当地负责人,以及多国驻蓝毗尼寺庙住持,中尼两国媒体、艺术家团队等共500人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10)
<正>本刊讯9月21日,斯里兰卡摩诃菩提会主席乌帕提萨长老一行7人来到北京广济寺访问我会,受到学诚会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学诚会长指出,斯里兰卡佛教传统深厚久远,摩诃菩提会也是历经百年的佛教组织,对中斯两国乃至东南亚佛教文化交流都有重要贡献。自己于2011年赴斯参加世佛联大会,也访问了摩诃菩提会,进行了友好交流。六年已过,两国佛教事业也有许多变化发展。如今中国正积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而且是一条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传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时,重温丝绸之路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关联,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伊斯兰文化的交流,继承丝路传统,保护丝路古迹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各种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辉煌的世界文明史。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10)
本刊讯应赵朴初会长之邀请,斯里兰卡佛教会会长、摩诃菩提会秘书长、著名的佛教艺术家维普拉萨拉长老于7月20日至8月4日在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7月22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会见了斯里兰片维普拉萨拉长老,并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首先双方回顾了中斯友好交往的历程。维长老说:“1500年前,法显法师到狮子国游学,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后来斯里兰卡铁萨罗比丘尼率众来到中国传授比丘尼戒,帮助中国建立起比丘尼僧团。近代太虚大师、法舫法师、李荣熙副会长、叶均  相似文献   

18.
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LU廊道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作为一条中国连通西方、走向世界的路,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与交流,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它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其交通交流规模跨越了亚非欧大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9.
<正>重温丝绸之路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关联,对于继承丝路传统、保护丝路上的伊斯兰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穆罕默德的一句箴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极大地鼓舞和鞭策了历史上的阿拉伯穆斯林,也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繁荣和昌盛。从此,丝绸之路上多了一支由中亚阿拉伯穆斯林组成的使者和商人的大军,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增进友谊、交流科技、互鉴文明,掀起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器物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重要商品。自汉唐以来,中国陶瓷就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世界各地。唐宋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往来的兴盛,加之海运更适合陶瓷这种易碎品的运输,因此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而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宗教文化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