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易经》并非儒家经典《易》古经既是占筮典籍,又与《老子》有着深切的内在思想联系,道教早期重要经典如《太平经》、《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以及《五斗经》皆已引《易》入道,自汉代以后历来皆重视《易》学,成为道教义理的渊源之一。那么为什么《道藏》只收载“道教易学”方面的道书(亦即与道教修持方术及科仪有关的注释之作),而不直接在“本文”部类中收载《易》古经或《易》古经与《易传》合二为一的《周易》呢?究其因由,道教自认属道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流,司马迁《史记…  相似文献   

2.
《易传》属儒学典籍,这是自西汉经学以来便被确认无疑的传统看法。二千余年来,尽管不少人常常接引道家思想释《易》和说《易》,但这一传统看法一直处在无可争议的地位,直到现在似乎也为学界所公认。近年来,陈鼓应先生连续发表了十四篇论文,一反陈陈相因之习见,认定《易传》的主要篇章为道家学派的作品。现在,陈先生的系列论文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1994年版,书名《易传与道家思想》,以下凡引此书,皆只注页码),我有幸蒙陈先生赠书,拜读宏论,深感受益匪浅。陈先生以比照手法,对《易传》主要篇章的思想特征乃至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易传》与道家哲学思想之比较丁原明近几年来,陈鼓应先生曾多次撰文将《易传》视为“较近于道家系统的著作”,并力主道家思想为《易传》哲学思想的“主要骨干”。受陈说之启发,笔者对《易传》哲学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作了粗略对照,初步认为《易传》作为解经之作...  相似文献   

4.
《易传》与道家哲学有共同的文化母体,其易本体曾经也是混沌,也可以从象与精两方面去认识,但二者旨趣迥异,道家讲复返,《易传》讲解析。《易传》在建构其哲学的过程中,确曾运用了道家的一些概念,如大恒、得一,但最终这些概念都被放弃,原因在于这些概念不能满足易哲学重解析的内在需求,容易与道家哲学混淆。《易传》的学派属性仍当以传统儒家说为优,只是其成立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易传》、《中庸》、《大学》是早期儒学的三部重要经典。然而,如果仔细研读这三部经典,其中均含有对道家思想的汲取与改造,并各自从特定层面展示着儒道两家思想的会通。下面,即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研。一、《易传》与道家思想《易传辟为解经之作,与《易经》有很大不同。如果说,《易经》是一部以八卦与六十四卦及卦父辞预测人事吉凶,指导人们活动的巫术宗教文化之书;那么,后出的《易传倒是一部抛弃了《易经》之宗教内容、继承人卦与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人文文化著作。《易传》与《易经》所以有如此差异,最根本的原…  相似文献   

6.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耿亮之今之论东坡者,多知其为文学家,不知其为易学家,多赞其文学成就之高,而不晓《东坡易传》之重。东坡于其《易》,一曰:“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其他何足道”,一曰:“自有《易》以来,未有此书也。”《东坡易传》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孔尚任与道家道教的交往情况,接着重点论述《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桃花扇》不仅把整个故事情节镶嵌在道教的框架之中,使全剧笼罩了一层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还把道教看作所有剧中人物的归宿。同时,剧中还宣扬了人生如梦、真假齐同的道家道教思想。  相似文献   

8.
《史记》与《周易》六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特别是《易传》对《史记》影响特别深刻:司马迁从肯定《易》术的角度记载了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卜筮事件,他的及时立功名的取士标准来自《易传》刚健奋发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史记》整合此前学术的思想方法就是《易传》百虑一致殊途同归的思想,《易传》的重时观念影响和审微思想为司马迁观察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司马迁在写作历史人物传记时所运用的典型化手法则来源于《易传》名小指大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老子指归》是西汉末年四川著名学者严遵的重要著作,从其哲学逻辑发展关系来看,应当作于秦之后,《太平经》之前,是传承秦汉优秀传统文化的津梁。《老子指归》是一部道家著作,将其与早期道经《太平经》比对研读,可以发现《老子指归》援《易》入道,是以《易经》的优秀传统文化概念阐发道家思想,并由此成为秦汉优秀传统思想与道教相衔接的理论著作。其中某些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概念即经由《老子指归》而进入道教,在《太平经》中完善成为一套传统文化理论。这些传统概念对后世道教思想理  相似文献   

10.
试论道家思想与《易传》的形成方光华《易经》和《易传》在宋代以前被视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欧阳修怀疑《系辞》可能不是孔子所作,引起了人们对《易经》和《易传》的关系的思考。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已基本证实《易经》是周朝初年的作品,《易传》的成书年代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在《哲学研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彖传与老庄》等文章。去年冬天,又完成了《易传与楚学、齐学》一文(国内尚未发表,收于《老庄新论》书中,香港中华书局91年版)。今年暑假,由于要开“稷下道家”课程,又比较仔细地研读了《管子》、《黄帝四经》、《易传》、《尹文子》、《慎子》等作品,特别是作为齐文化代表作的《管子》。我认为它们是与《论语》、《孟子》不同的一类作品。产生于齐楚环境下的道家学说。与邹鲁的孔孟儒学,确实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色。本文专就《易传·系辞》之为稷下道家的作品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易传》通常被认为是释《易》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但目前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教科书多不见对《易传》伦理道德思想的阐述,这与《周易》"群经之首"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易传》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系统的阐释:一、依据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架构,阐述《易传》阴阳相反相成而为"易"(即"变")、"生生之谓易"的生命本体论,人道本于天道,故人要成就自己,就必须"继善成性",人之所以能够"继善成性"的依据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二、"继善成性"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修业进德"即内修其身与开物成务,其原则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具体方法是"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三、"修业进德"的境界是"圣人气象"即"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同其吉凶"的圣人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正王卡先生在道教文献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向来为学界推重,但他同时重视道家思想、道教义理的研究,所著《道教经史论丛》(巴蜀书社,2007年)可见他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敏锐的学术思想,而他的遗著《道家与道教思想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亦是一部侧重思想义理的著作。该著从老子创立道家开篇,由此论及杨朱、庄子、黄老等道家学派的分化,出土文献所见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哲学的发展,道教流派的传衍及其思想特征,现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5.
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纹饰识读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四川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Ⅰ式)是太极八卦盘,其纹饰内涵包括老子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生成序、河图洛书、十月太阳历、阴阳合历、二十八宿、干支、节气、大衍数等几乎所有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周易》数理;木胎漆盘与江淮流域各省出土的双耳S形圆图(即老子太极图)证实宋、明之际易学图书学的兴起与道家易学、道教易学传出有关,邵雍先天图、刘牧河图洛书、周敦颐太极图及阴阳鱼太极图均源自道家、道教,道家易、道教易源头在《归藏》,它们是有别于《易经》、《易传》、儒家易传承关系的另一易学传承系统;木胎漆盘的出土和识读对易学史和中国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乾坤道家易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本着“以经观经,以传观传”的学术立场,在探索古易筮书占筮语言中的人生哲 理,勾勒《易传》哲学观的形成面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易传》与道家思想的渊源关系,并试图重 建道家易学。文章认为,周易经传之间由筮书而哲学化的过程中,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承先启后的重 要环节。文章以乾坤两卦为主要范围,一方面探讨了古经本意,另一方面又对经传加以对比,指出 《易经》的人生哲理与辩证思维对老子体系形成的启发,以及老子引易入道,对日后《易传》以哲学化 的语言诠释《易经》的影响,描绘了老子及道家各派思想在《易经》哲学化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文章还 揭示出了贯穿《周易》古经──《老子》──《易传》这一思想脉络的二条主轴,即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自然观与辩证思维方式,并通过这两条主轴进一步分析了《周易》经传与老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关于通行本《易传》其中特别是《系辞》的性质问题,我已经写了数篇文章加以讨论。针对以前学者一直以《易传》为儒家作品的看法,强调了《易传》与老、庄及黄老学派的思想联系。这些文章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讨论,赞同与反对者都有。去年,帛书《系辞》释文首次发表,引起了个人的强烈兴趣,读后觉得帛书《系辞》的道家色彩更  相似文献   

18.
在道家主干论的支配下,王葆玹和陈鼓应先生先后就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发表了新颖的意见。验之帛书《系辞》和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笔者认为他们夸大了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的差异,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帛书《系辞》是儒家而决非道家的传本。下面,试从帛书《系辞》的祖本、帛书《易传》诸篇的内容、帛书《系辞》的思想构架、周秦至汉初易学的源流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与《本草纲目》引据的道家道教书目,《本草纲目》对道教养生思想的吸收,《本草纲目》中的鬼神巫卜观念等三个方面,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与道教神仙方术的复杂关系做一辨析,提出:李时珍对道教神仙方术并不一味排斥,而是有扬有弃,扬弃与李时珍作为一个医药学家的主客观认知条件有关。道教养生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积极意义应该得到尊重与肯定。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关于“道”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宗教化改造,形成了神秘的思想体系。《太平经》的“道”是一个多元化结构,由“自然之道”、“阴阳之道”、“神明之道”、“养性之道”和“治国之道”等因素构成,融哲学、伦理、宗教和政治思想为一体。这种充满矛盾的多元结构,体现了其道论正处在道家向道教的过渡阶段,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