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天后土"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概念词汇深入人心,但在国家礼制层面,将"后土"结合王朝实际政治需求因素加以分析探讨的研究目前尚处初步阶段,其中仍有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唐代国家礼制中,对后土的祭祀分作两个层面:首都长安北郊的方丘(皇地祇)与山西汾阴后土祠,两者本为一体,遥相呼应。但从对两者的实际祭祀情况来看,前者已流于形式,以"有司摄事"方式实施,而山西汾阴后土祠则因距离较远,实施相对不易,因而一旦由皇帝实施亲祀,远受瞩目。玄宗对汾阴后土祠的祭祀本身也因此被赋予了涵盖多层面的丰富政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天、地、日、月等八种自然物的祭祀活动在太公封齐之前即已在齐地分散存在。随着原本相互独立的八种祭祀活动在战国后期被整合入同一个祭祀体系之中,八神祭祀开始以整体面貌出现,并实现了由东夷祭祀之俗向齐国祭祀之礼的地位跃升。由于八神祭祀与关中雍地诸畤祭祀分属不同的宗教祭祀系统,所以在后者成为国家最高郊祀礼的秦代及西汉初年,八神祭祀复由齐国祭祀之礼蜕变为统一帝国内部的地方之俗。在西汉武帝朝变更秦制、更立汉制的时代背景下,八神祭祀所具有的崇拜自然神祇、重视“神圣空间”等祭祀理念,藉由齐地方士传入关中,并通过与国家祭祀之“礼”的深层次互动与交融,直接促成了武帝朝汉家郊祀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汉代学者将《尚书·洛诰》中的"肇称殷礼"解释为启用商朝礼制,是因机械理解"周因于殷礼"和过于相信周公制礼传说而导致的误解。迁居新邑后,周邦自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礼典,不会在洛邑建成后突然改用殷商礼制祭祀文王、武王并高调宣称使用殷礼。西周早期铜器何尊铭文所述迁都新邑后"复爯武王礼",可以佐证汉儒对《洛诰》"殷礼"的解释有误。《洛诰》"殷礼"是指盛大礼典,"肇称殷礼"与周人因袭商礼无关。论述商周之际的礼制状况,不能过于强调礼制因袭的一面而忽略礼制变革的一面。周初统治者在继承商朝物质—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将很多带有神秘色彩的商礼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此种礼制变革关乎中国礼制的走向,在中国礼制礼教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的汾阴后土祭祀具有丰富的方术内涵,虽然其确立了汉代后土的国家祭祀,但因种种争议,很快被后世废黜,而被后世称为不合古礼的"汉武故事"。官方祭祀放弃了后土信仰的垄断权,民间性的后土崇祀兴盛起来。至唐代,后土崇祀转变成了对后土夫人的信仰,在文学作品、后土庙建造以及道士的推动下,后土的崇祀展现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祭祀的信仰样态。  相似文献   

5.
朱子所处的南宋时代礼制废弛已久,民间佛道盛行,儒家祭祀礼仪难以推行。朱子折中损益诸家观点,打破家庙的身份限制,将祭祖场所定名为"祠堂",并以《司马氏书仪》为蓝本,综合已有的祭祀场所形制,于《家礼》之中首创祠堂制度。《家礼》祠堂制度的核心为"祭及高祖"与"同室异龛"。祠堂是祖先灵魂的安顿之所,是维系宗族的神圣空间,亦是现实社会人伦教化的重要载体。朱子祠堂制度提高了高祖与继高祖之宗子的收族功能和在宗族中的地位,树立了宗族的权威性,将祖先的美德与精神常驻于子孙心中。  相似文献   

6.
五岳祭祀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一项重要的礼制。自秦汉起,河南嵩山被确立为五岳之一的中岳。唐宋至明清时期,嵩山中岳祭祀一直被纳入各王朝国家的岳镇海渎礼仪之中。中岳祭祀地址定于河南嵩山,一直保持不变,嵩山中岳庙亦成为官祀庙宇。本文将主要梳理北宋以后嵩山中岳庙与国家祭祀礼制的关系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雷 《道德与文明》2017,(2):130-137
《孝经》以作为伦理原则的孝为核心,将邦国礼制与伦理主体结合在一起。在儒学发展到甚为重视孝道并已将"孝"与"仁"联系起来的思想史背景中,《孝经》以"孝"为中介,将国家礼制的必然性建立在伦理主体之中。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孝经》并非一篇以"孝道"及行孝的伦理主体为核心的美德伦理学文本,相反,《孝经》的关注点是行为取向的,是以行为与行事的规则和规范问题为核心关注点的。在《孝经》中,孝德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论证它与孝德的后果亦即在位者所能得到的政治利益来达到的,而在孝德与孝德的后果之间,《孝经》又穿插进了许多对于在位者的一般行为准则与礼制上的要求,这就使得《孝经》所反映的孝道的价值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工具合理性的面貌,表现出一定的后果主义取向。另外,学术史上"《孝经》用夏法"的说法也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8.
西汉一朝,由儒生们倡议、主导的改制运动成为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汉武帝的"太初改制"虽然在正朔、祭祀、官制、明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并未实现以儒家教化矫正秦政流弊的诉求。由对"太初改制"的不满,加上儒学影响与儒生群体的增大,汉元帝之后的儒生们继续以复古为基调倡导民生与礼制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儒家政治理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贯彻与执行。西汉中后期的改制运动中折射出的既是儒家政治哲学从理论体系落实为政治制度的建构过程,也是制度建构的政治实践对儒家政治哲学理论的检验与影响。我们可以从中洞察西汉儒家的时代际遇,以及汉代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缺失与实践局限。  相似文献   

9.
宋代国家礼制与道教的互动 王志跃在《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宋代国家的礼制与道教的互动关系,既有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以及国家对道教的多方扶持,也有道教积极融入国家礼制与道教回馈国家的可喜景象。在有宋一代,道教基本上是得到保护的,这就为宋代礼制吸纳道教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宋代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包括从礼典到实践、从普通的祈拜到含有政治意图的禀告等各个方面。这既是宋代礼制发展的特点,也是儒道二教融合的体现。由于宋代国君的多方扶持,道教在宋代的发展中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与国家对道教的扶持态度相对应的是,道士也积极参与国家礼制。从道士参与吉礼、嘉礼、宾礼、凶礼的史实可以看出,道教正努力融入国家的各项礼制中去。在道士积极参与国家礼制的同时,道教宫观和道教仪式等,也在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田几多郎的“纯粹经验”与老子哲学 姚婕在《日本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纯粹经验”是西田在《善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纯粹经验”即主客不分的状态。由此,西田进一步引申出“真正的宗教觉悟,并不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抽象的知识,也不单纯是盲目的感情,而是自己悟得存在于知识及意志的根基里的深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禁刍牧樵采是唐代统治者给予某些地处野外的圣地的礼制优待。此制度肇始于太宗时期对先贤陵墓的礼遇,故与唐代的"先代帝王"(陵)等国家祭祀产生长期联系;在高宗到玄宗时期,获得此礼遇的对象不断扩大。尤其是"灵山仙迹""升仙之处"的加入,使原本仅属官方仪典的制度产生对宗教区域特权的实际划分功能。唐后期拥有"圣地"的道教团体,即希望利用此国家规定的礼遇,获得对本地域的专属特权,其中以茅山的案例最为典型。此礼制优待的变迁过程及在国家和道教界层面的不同关切,揭示出唐代礼制规定在现实实施中的复杂层次和复合面相。  相似文献   

11.
江西玉山东岳庙中的张太保神,原本是唐至北宋时湖南沅州地区的地方神,流传到玉山后,南宋前后,历经了一个由地方神到南岳辅神张抃再到东岳辅神张巡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与五岳国家祭祀礼制的变迁紧密相连。南宋时,其它四岳沦落,南岳独存,南岳受到南宋王朝的尊崇,作为南岳辅神的张抃在张太保的基础上得到建构;蒙元后,五岳归回,成为大一统的象征,南岳独尊无存,东岳辅神张巡被强势认可。南宋前后五岳空间格局先后发生的重大变革使五岳国家祭祀礼制得以不断调整,从而催生了与五岳祭祀礼制紧密相连的岳神信仰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明堂、辟雍和文庙都属于国家礼制建筑范畴,是思想表达的重要物质载体。周代明堂集布政、祭祀和朝觐之功能为一体,见证了周王朝通过建筑表达国家思想的努力。自汉武帝祭祀孔庙始,儒学逐渐被抬至国家意识形态地位。唐代推崇儒学,崇祀孔子,礼教风俗,将庙学模式推向全国,奠定了祭祀与教育并重的“庙学合一”的文化格局,此一举措标志着儒家人文理性精神的选择及转向。从明堂、辟雍到文庙载体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叠合其中的精神选择与转化的原因从未被说明,而实际上明堂、辟雍和文庙看似并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三者之间,深藏着一个连续的、象征性的意义系统。这一系统的形成,既是国家礼制建筑不断完善与规范化的过程,也是国家思想选择与建构的探索过程,更是儒家文化以文庙载体为鲜明辨识符号、以人文理性为主导的精神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东汉初年的郊祀体系中,既有代表天下观的"四海",又有源自《尚书》"六宗"之一的"海"。经过南北朝改造至唐代,"四海"取代"海",融入了五岳四渎体系且尊于四渎。宋代士人逐渐形成"海尊于河"的共识,同时四海地方祠庙也得到官方重视。随着明清地理知识的扩大,改变北海、西海祭祀地点被提上议程,清代一度在松花江流域望北海而祭,后改在山海关立庙,但西海最终未能单独立庙。  相似文献   

14.
宣、元之际乃西汉政治文化一大转捩点,元帝永光年间由儒士倡导的宗庙礼制改革即为此转捩中之重要举措,寄托了他们对皇权"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庙议"中,儒士主张"亲尽迭毁"、君统高于宗统,努力祛除皇家宗庙祭祀中血缘共同体亲亲"私祭"的特征,从而赋予其国家"公祭"的尊尊性质,彰显出儒教对皇权乃"公权"而非"私器"的规训教化意味。皇权亦能通过鼓吹"祖宗功德"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兼顾家族利益与王朝意图。  相似文献   

15.
正五唐卫凭《贞一先生庙碣》曰:"开元十二年,天子修明庭之祀,思接万灵,动汧水之驾,奖邀四子,乃征尊师入内殿,受上清经法,仍于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1"修明庭之祀,思接万灵"借用了黄帝在明庭祭祀众神的典故。《汉书》卷25上《郊祀志第五上》曰:"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  相似文献   

16.
从汉到唐,五岳祭祀时间经历了从一祷三祠到以五郊迎气日致祭的转变。在此期间,五岳祭祀一度从汉制一祷三祠降为春秋两祠,似受地方祭祀及民俗影响。北周时,朝野流行五行思想,朝廷重视《周礼》及郑玄五精帝之说,这些思想落实在礼制上便是扩充五郊兆。北周五郊从祀之神遍及天地诸神祇,五岳因从祀五郊开始按五郊迎气日享祀。以五郊迎气日祭五岳摆脱了秦汉以祭祀次数区别礼秩的制度设计,突出了五岳的五行内涵。  相似文献   

17.
郜喆 《现代哲学》2023,(3):133-140
两汉时期,《春秋》被视为孔子所作的“一王之法”,是学术与政治的核心。“三统”是《春秋》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滥觞于西汉初期董仲舒的“三统说”,影响到西汉中期以眭弘为代表的革命思潮。西汉末年,刘歆将“三统说”改易为“三统术”的历法技术,并引入五行相生说,论证了新莽及东汉王朝的历史正当性。从“三统说”到“三统术”的变化,昭示了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美与时代》2013,(1):21-26
阎步克的《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在服饰史、官阶史、经学史的交界面上,以"从冕服看权力"的独特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六冕礼制等中国传统的礼制与政制、学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该书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周礼》六冕的建构以及历代的冕服礼制的变迁;其二,历代政治权力的变迁。在对《周礼》六冕的"宗经"、"复古",与对现世君王权力及政权品位结构的"尊君"、"实用"这两套理念模式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历代冕服礼制的"蛇形推进"的变迁之中。该书虽然是一部政治制度史研究著作,服饰只是其研究政治制度的史料,然而其研究视角也能给设计史研究带来启示。笔者认为相对于复原历史中存在过的设计物品,理解其存在于当时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对设计史研究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宋代国家礼制与道教的互动王志跃在《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宋代国家的礼制与道教的互动关系,既有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以及国家对道教的多方扶持,也有道教积极融入国家礼制与道教回馈国家的可喜景象。在有宋一代,道教基本上是得到保护的,这就为宋代礼制吸纳道教提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汉代祠庙,从其祭祀功能的角度来分析,有些是郊祀天地的,有些是祭祀先祖的,有些是祭祀功臣良吏的,还有为祈雨止雨而建立的.文章试从升仙角度分析汉代祠庙建立的祭祀功能.汉代流传着种种升仙的传说,人们为那些已经获得仙道、升仙的人立祠,继而希望通过祭祀能够得到仙人的护佑,从而帮助自己升仙,这成为汉代祠庙祭祀的主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