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誉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它对于道德自我具有持存意义,对于道德品质具有养成意义,对于道德情感具有提升意义,对于道德行为具有动力意义;荣誉的基础是道德,道德荣誉会赋予其他荣誉以精神底蕴,道德荣誉感是一种更具本体意义的荣誉感;构建合理的社会荣誉奖惩机制,是培育道德荣誉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科学正经历着一场信任的危机。几乎可以说是道德的危机。事实上,我们正处在科学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转捩点上,这一转捩点的标志乃是从一个以高生产力和增长为特点的社会演化,向着可能使人类导致个人与  相似文献   

3.
人的行为总要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评价。自己也常常评价别人或作出自我评价。一个人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辱,如何评价荣辱,就构成了他的荣辱观。荣誉和耻辱是伦理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所谓荣誉,就是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正确行为所作出的公认与褒奖的社会评价和主观意向。所谓耻辱,就是对人们那些不履行社会义务的错误行为所作出的否定与贬斥的社会评价和主观意向。可见,荣誉和耻辱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从客观方面说,荣誉是社会对一个人履行义务,并作出贡献的赞赏和评价;耻辱是社会对一个人不履行义务或进而形成危害的行为的谴责和评价。从主观方面看,荣誉和耻辱是人们的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进取心的表现,当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褒奖、赞扬时,自己就感到光荣;当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唾弃时,自己就感到羞辱。人们这种对荣誉和耻辱的主观意向,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非常重科技术创新.2006年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崛起为标志,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的历程,而其中科技创新实为这一演变过程的关键环节.就我们医学战线而言,也是如此.如何加速医学创新的步伐,是我们医学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我国各大医院普遍出现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热,对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进行调查研究,从医学科研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SCI热的利弊,及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客观说明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反对单纯以发表论文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探索兴趣和热情,还科学研究以本来的面目,促进科研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存在形态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把一般生产力区分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马克思是从微观和宏观这双重视角来考察生产力的,个人生产力是微观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则是从宏观总体角度考察的生产力。这对范畴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看来有必要恢复其科学含义和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科技创造受社会制约。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创造活动总是与社会相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造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社会的要求与需要。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学术心理因素,爱情与婚姻心理等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科技工作者如能了解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作用,能够有意识地接受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积极作用,防止与克服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消极影响,这将会提高科技创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道德进步标准是用来评价道德自身进步的尺度,人们用它来判断一个社会道德的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卑下、上升与衰败,从而揭示人类在道德这一特殊领域完善的前景,为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建构提供科学的价值取问  相似文献   

9.
电脑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各方面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其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可以说日新月异,一天数变。它影响全世界,也改变了个人,对我国的影响也很显眼。从几组数字可见一般。  相似文献   

10.
当人的物质需要(人生第一需要)得到初步满足,人对“精神利益”的追求将加速增长。“精神利益”是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式的需要和利益。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社会可能赋予个人相应的精神报酬。如荣誉、奖励等。  相似文献   

11.
技术哲学、技术实践与技术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队伍基本上由三部分人组成:科技哲学工作者、科学技 术工作者和科学技术领导干部。这种"三结合",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建立以来一直倡 导的,也确曾为我国科技哲学研究与科技实践的密切联系奠定了制度基础。像周培源、钱三 强、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等一大批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都曾积极参与我国科学哲学和 技术哲学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批老科学家相继退去,"结合"的风光似已 不再,在科技哲学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之间似亦出现渐行渐远之势。对此,有人认为它反映 了科技哲学正在走向自主和成熟,而另一些人则从中看到了科技哲学发展的一种危机。二十 多年前,关士续和陈昌曙曾撰文指出,如果科技哲学研究"久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产生  相似文献   

12.
苏联伦理学专业工作者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草案中,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规范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它是当前苏联学术界对这一科学命题的各种看法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被理介为“关于道德发展的社会本质和规律性、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形成的规律性、关于道德原别与道德规范和它在争取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的作用”的科学。对这一概念,肯定要做仔细的分析研究工作。这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不容易被遗忘的,尤其是那黑暗的篇章,医学史也是如此. 2008年5月25日,德国医药学协会(GFIM)将一枚代表医学领域最高荣誉的勋章授予给一名曾是纳粹党卫军医生的汉斯·斯维尔因,这在德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仅从医学科学与技术进步角度看,斯维尔因完全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他在几十年时间里为德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所有德国人都有目共睹的.但作为道德形象,他是有巨大污点的.  相似文献   

14.
王极盛著《科学创造心理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开拓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不仅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作用。因此,研究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规律,对科技工作者自觉地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摆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这一时代使命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与技术工作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揭示科学  相似文献   

16.
坚持荣誉与贡献的统一──关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么大中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的独特功能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但还有不少因素在制约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中成果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科研人员积极...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科学研究在合作规模、复杂性和频率等方面均迅速增长,合作成为推动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个体知识形成、知识获取的单独模式和静态科学发展观相比,科学合作的社会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认知劳动的分工,科学家之间的社会交互影响着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集体知识的形成。从认知劳动分工这一新视角出发,结合经验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演化计算等实证方法,从关注个体知识转向考察科学合作的动态社会结构,有助于理解科学合作中的认识论特征,如科学家为什么会合作,合作中认知分异领域分歧和共识的形成与担保,集体理性与集体知识、荣誉分配、贡献识别与担责等概念和规范性问题,从而整合科学合作中的社会结构与认识论维度,促进对科学合作复杂性的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18.
科学传播以各种沟通与传播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传入社会各阶层,争取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曾经是人类启蒙的象征,长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素质的指标。在这种科技传播的观念中,科学是有益处的,应当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伴随着快速的科技发展,许多应用的技术,在短期效益的满足中,逐渐突显出这些科技在长期所显现的风险。武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异、药品的滥用等等,都已经让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发觉,科技的应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怀疑科学效益的氛围。这种怀疑的风潮,在20世纪末可以说达到最高潮。狂牛症、基因改造食物、有关气候的科学数据可能造假、手机电波伤害大脑、商业化的科技产品等等,都充分体现科技风险已经不再是一个专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传播的过程,已经不再以追求公众理解为主,而是期待公众信赖。这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的两难,因此也成为一个如何降低公众疑虑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长期处理怀疑主义的理论,能够从对于知识的批判的角度,为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科技传播的内容中,必须列及风险的机率,并且考虑"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应用;第二、科学传播的作法,必须以寻求公众信赖为主,而不仅是公众理解。本文最后强调,这两点的落实,充分体现现今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提升科学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一月和四月间,钱学森同志曾就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问题给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郁文同志写过两封信;郁文同志为此于去年9月给我院写了“一条建议”(已经院务会议讨论同意实施)。本刊征得他们的同意,将这两封信和“一条建议”摘要发表出来,意在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更大注意。近些年来,以钱学森同志为代表的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不断发出呼吁: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并且已经成立了以钱三强同志为主任的“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工作委员会”)。应该说,这是一个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极富远见卓识的建议,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性考虑。我们认为,由科学家们在当今发出的这一呼吁,绝不是老生常谈,也不仅仅是为了科学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基于他们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富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深谋远虑。人们都还记得,在我国现代史上,“科学救国”曾经是一些前辈仁人志士的热切希望,然而在没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政权,没有改造旧生产关系和建设起基础性的产业体系的时期,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现在不同了,历史走过了它应走的阶段,一个新的阶段到来了。党中央在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并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时,又适时地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争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理想。这也就是说,科技兴国今天已成为现实的时代课题和全民的历史任务。当然,科学兴国决不能理解为“科学救国”的旧话重谈。这不但是说,政治前提已根本不同了,而且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也远非昔比,科学技术已经被提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已经成为国家独立、民族兴亡的关键因素。同时,科学本身也再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自然科学了,科学必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能再相互隔绝,这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也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为一门科学,这已不仅是一种预测,而是一个实在的趋势了。不言而喻,要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解决认识上,组织上的许多问题。作为-起点,建立某种形式的科学团体是必要的,在初始阶段,两大科研系列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借鉴某些方法、手段,也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它不能停留于这些工作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势必要涉及到科研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从社会科学领域说,更是如此。在这个重要的时代课题面前,是否需要考虑在科研组织管理、科研方向和课题选定、科研成果评价、人才培养、干部教育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呢?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元可回避的问题,而具有强烈爱国心和历史责任感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这一领域的科研领导组织工作者)也不会不严肃地深思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5,(3):41-46
西方社会工作在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成为一门科学,而这样的"科学化"努力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化"确立了可能前提。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工作界近年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将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论文旨在加入这一讨论,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