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虑到,阐述测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较为重要,在本书正文中对心理测验的历史部分尽量从简。我们在这里要大胆地去预言今后若干年里教育和心理测验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我们也并不是信口开河,因为有不少趋势已经可以看出苗子了。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免疫和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在医学心理学中有大量研究,但对其作用机理却不是很清楚。近20年来,心理免疫学通过对心理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1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1应激心理免疫学研究表明,应激生活...  相似文献   

3.
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是一门探索人类心身健康奥秘的新型边缘学科。它研究神经系统如何将心理因素转换为可以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特别是脑和行为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又如何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是否真正存在联系一直有争论,我们实验室围绕高级神经活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和增强、情绪应激与免疫、心理行为干预与癌症等。这些工作不仅证实了心理调控,比如信号刺激、情绪和意念想象等,确实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对有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发展了一些适合婴儿语言和行为发展特征的非言语和言语测试任务,包括非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同时也采用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发展机制.婴儿心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测试任务上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与认知功能(如语言、执行功能)的发展、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文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也有一些最新研究从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激素水平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积极情感量表(P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进行了为期9周的追踪测查,考察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可以预测9周后的心理韧性;(3)心理韧性可以预测幸福感,积极情绪在该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会 《美与时代》2005,(1):64-65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一切活动都受控于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演奏表演当然也不例外,都是大脑神经系统活动的必然产物.在钢琴演奏中就会经常遇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紧张,二是演奏心理的指向与集中.下面笔者就这两个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动表象质量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运动表象质量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器械使用可使人脑产生可塑性改变,使用者会将器械纳入身体图式。然而,两者影响运动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析篮球运动员与新手在不同持球条件下表象投篮时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表象质量较好,镜像神经系统激活高于新手;持球条件下运动员表象质量显著高于不持球条件下,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显著低于不持球条件下。研究说明持器械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质量,器械使用带来镜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空气污染会对神经系统、脑功能及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且伤害多集中于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空气污染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增加自杀风险。不同的污染源影响认知与心理健康的生理机制是不同的。除生理机制外,空气污染也会通过媒体表征间接地对个体或群体产生心理影响,且影响的严重性程度与社会脆弱性和心理韧性有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空气污染损害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发病机理,空气污染对中国民众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及在不同社会群体上的不平等性,并针对特定人群发展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少年期是从童年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错综的时期。随着少年身体发育的成熟,他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迅速增长;性成熟开始。第一、二性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神经系统的发展上,特别是大脑皮质的发育达到了成人的水平。第二信号系  相似文献   

10.
文学阅读不但能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 还能影响其心理状态。然而, 文学阅读经验是否一定能提高读者的心理理论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有关文学阅读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验性探讨不断增加。鉴于此, 作者从文本体裁、测量手段和个体差异角度分析了争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 归纳了文学阅读影响心理理论的潜在机制, 即镜像神经系统和默认网络很可能是文学阅读促进心理理论提高的重要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阮镜清教授(1905— )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早在本世纪30年代,他就自觉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解释和研究人的心理。在学校里,他度过了半个世纪清苦的教学生涯,全心全意地投入心理学研究60多年,为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和进一步繁荣我国的教育心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业绩和学术思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受到理论工作者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心理学探新》2008,28(2):85-90
修订BTL-QZ-V1.1气质测试系统。对519名12—21岁男女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神经系统特性具有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兴奋性、抑制性增强,灵活性、稳定性增高;12~14岁是其快速增长期,14~18岁为慢速增长期,18岁后为稳定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性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强于女生;可将气质类型划分为10种,年龄和性别不影响气质类型的分布;除灵活性外,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性和稳定性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6~0.8之间,且达到显著性水平;以80·8神经类型量表为效标,所得相关系数达中等程度。提示BTL-QZ-V1.1气质测试系统的评定需按年龄和性别分组进行,建立的分组标准较为准确科学,信度、效度较高,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 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 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均具有优势。目前基于游戏的测评形成了以证据中心设计为基础的范式, 用于指导建立测评工具和开展实证研究, 并在测评个体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均有实践。然而当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研究可以在任务设计、结果分析及实践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深入。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简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道德情感是一个动态的复合结构,内涵三个不可分割的运动过程。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是结构的物质本体,社会道德生活的实践过程是结构的整体,个性心理基质的建构过程是结构的导体。由于从动物神经系统演进为人的神经系统,经历过“发头”、“发脑”、“发皮质”的“三发”过程,特别是额叶前部的形成与锻炼,  相似文献   

15.
1、角色改变一种通过正式、自然地长期变换差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身份而使他们实现心理重构的心理改变技术。这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差生教育领域经过系统实验而提出的一种最新差生教育方法。它可以系统地改变差生的旧有的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或者建立新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而使差生偏常的角色状况得到改变。角色改变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新作的社会身份转换为正式的、长期的、完全的、自然的,学生由此获得的新的社会身份是正式学校社会系统认可的,参与者始终保有对自身新社会身份的意识。这样,新的社会身份就成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自然构成部分。并且,由于社会身份转换是自然的,参与者并不知道身份转换的教育目的,从而对于新社会身份的接受能够与其真实生活交融在一起,并因此能够对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影响。这不仅避免了其他方法所具有的试验效应,使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角色改变作用,同时也使这种方法可以被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心理委员胜任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43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委员胜任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呈现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委员胜任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心理委员胜任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中介作用均显著,且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心理委员胜任力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又可以分别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标推理是知觉者根据个体的行为推理其目标的过程,是理解人们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的研究证明目标推理发生在信息编码阶段,且具有无意识性和无意图性,其加工过程可以通过贝叶斯逆向规划模型来表征。与目标推理有关的脑区有镜像神经系统和心理理论系统。未来的研究需要考察目标推理的高效性和不可控性,探讨不同目标推理的加工阶段,改进贝叶斯逆向规划模型,进一步考察影响目标推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与教育学的研究视域,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在于对"价值中立"的不同看法。心理教育作为一门以提升心理机能为目标的学科,价值干预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作用机制和运作过程等不同侧面都有价值干预蕴涵其中。通过对心理教育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可以弥合心理教育领域理论研究的分歧,使心理教育的实践成为充满价值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心理是脑的机能,肺是心理的器官。这就是说,任何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动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为基础的。因此,正确揭示和阐明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是心理学的任务之一。然而,在学习中我们发现一些心理学著作中对生理学术语的解释有不当之处,现学几例与著者和读者商榷。一、植物性神经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关系许多心理学著作中  相似文献   

20.
测谎仪(英文名称L i eDetector),即“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是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和现代电子学以及其它应用科学技术设计而成的。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人在说谎时,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瞳孔、皮肤电等),这些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制约,而不受大脑意识控制。据此,通过测谎仪测试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可以分析其心理的变化,从而判断测试对象是否说谎。测谎技术起源于美国。192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警察局首次将测谎技术用于审讯,迄今已有50多个国家在应用和发展测谎技术,不仅在诉讼中使用,而且还广泛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