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总人口中占有不到1%的比例.其流行与年龄及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增大、高血压病、脑卒中及高龄都与心房颤动的流行独立相关.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心房颤动与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率有关.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心房颤动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角度思考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有助于全面认识房颤.首先,心房颤动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其次,心房颤动的发病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再次,在房颤在治疗中,应该充分考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房颤的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对临床和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起搏器预防房颤的疗效已经被否定.由于导管消融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房颤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时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对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间歇的认识与治疗是近年来房颤与起搏器相关的最大进展.进而也改变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起搏器预防房颤的疗效已经被否定。由于导管消融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房颤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时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对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间歇的认识与治疗是近年来房颤与起搏器相关的最大进展,进而也改变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5.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6.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000万患者。房颤的病因众多,包括冠心痛、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等,在病因诊断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这些误区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并分别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发生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 000万患者.房颤分类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病因众多,包括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甲亢及冠心痛等.房颤危害严重,房颤引发卒中高出5倍,房颤促进或加重心衰,房颤增加痴呆2倍.房颤增加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房颤治疗决策主要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并预防其复发和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发生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000万患者。房颤分类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病因众多,包括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甲亢及冠心病等。房颤危害严重,房颤引发卒中高出5倍,房颤促进或加重心衰,房颤增加痴呆2倍。房颤增加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房颤治疗决策主要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并预防其复发和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1.
器械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房颤,但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房颤的负荷、能够快速终止房颤发作,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治疗既能缓解房颤快速心室率时的症状,也使得·心室得以再同步化治疗。经皮左心耳堵闭术可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并避免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在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中,还是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有器械治疗的适应讧的。  相似文献   

12.
阐述近年来对心房颤动部分处理方法的新进展。心室率控制:质疑静息中或剧烈活动时严格控制心室率,引用RACE2研究,提出宽松的心率控制,其预后与严格控制的相仿。药物转复房颤:首选为胺碘酮,决奈达龙已获FDA批准用于非永久性房颤,伊布利特近年提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应用,可使心房碎裂波区缩小,消融易成功。其他新药尚无临床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于心房颤动(房颤)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好房颤的治疗策略,包括节律控制、频率控制和抗凝治疗。不管哪种策略,药物治疗都是大多数房颤患者的一线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策略选择好和使用好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房颤易出现栓塞的并发症,而华法林可以明显减少血栓栓塞事件。阵发性房颤同样有血栓栓塞的危险,也应积极抗凝。具体的抗凝强度(PTINR目标值)在各个实验中差别很大,因为人种的关系,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研究结果。另外,许多因素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要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5.
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消融策略包括阻断房颤的触发病灶和清除房颤的维持机制。消融方法主要为肺静脉隔离、碎裂电位消融、心房去迷走神经、线性消融及上述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