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2-20岁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黎琳 《心理科学》2007,30(3):555-557
以334名12~20岁个体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试前瞻记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在14~16岁发展最快;提高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负载,会使前瞻记忆成绩降低;前瞻记忆与当前任务的完成呈负相关。表明前瞻记忆是一种策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
有问卷调查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与前瞻记忆表现有一定的相关,学业不良生报告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也有实验研究显示,学业不良生在很多情况下前瞻记忆表现劣于学优生。但是,影响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表现的因素却并不是很明确。本研究从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这两个可以着手于改善前瞻记忆的主要因素入手,考察其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事件性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学业不良生的前瞻记忆表现提供实证依据。 采用2学业成就(学业不良生、学优生)×2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强调重要、不强调)×2目标显著性(显著、不显著)混合实验设计,目标显著性为被试内变量,其他两个因素为被试间变量,在双任务实验范式(前瞻记忆任务镶嵌于进行中任务)中,考察三个因素对前瞻记忆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此外,被试还需完成基线条件,在基线条件下被试只有进行中任务,没有前瞻记忆任务,通过实验条件和基线条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考察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推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生在所有前瞻记忆任务表现均劣于学优生;目标显著性与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正确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强调任务重要性使目标不显著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对显著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没有影响。强调任务重要性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反应时下降,目标显著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所有实验条件进行中任务正确率低于基线条件,反应时也慢于基线条件,表明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产生了干扰,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前瞻记忆任务均采用监控的加工方式。结果说明,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成绩较差,可以通过设置显著的目标提高其前瞻记忆成绩,当目标显著时无需强调其重要性,若无法设置显著的目标,则通过强调任务重要性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相似文献   

3.
前瞻记忆年老化研究的自然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在实验室情境和自然情境研究中普遍存在。当任务设置为日常情境时, 前瞻记忆不受年龄影响或随年龄增长而促进,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人格、生活方式、任务材料、提示等因素的影响; 当任务是实验室情境设置时, 与年轻被试相比, 老年被试前瞻记忆成绩一般都较差,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回溯记忆负载、线索类型和策略控制加工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可能来自于环境与意向的社会性特征、认知资源分配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最后, 从被试控制、任务材料的设置、动机因素的探索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李燕  祝春兰  刘伟  武莹莹 《心理科学》2012,35(3):602-607
通过调查得到个体对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的6种归因,在此基础上,编制12个日常生活中前瞻记忆失败的情境故事,让1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归因,以确定事件重要性、人际关系和过错者身份对日常情境中前瞻记忆失败归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对不重要事件的前瞻记忆失败归因为“主观无意”,重要事件归因为“主观故意”;在对事件后果和过错者人品判断时具有“对己严格”和“对人宽容”的归因特点;对包含亲子关系的前瞻记忆失败者进行责任较轻的归因与后果判断,在重要事件情境中,对包含朋友关系的前瞻记忆失败者进行责任较重的归因与后果判断。  相似文献   

5.
分散注意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完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纬  贺莉 《心理科学》2005,28(1):111-113
本研究试图探讨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完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试为98名大学生。在实验中,当前任务为数字听写,同时放映一段无声动画短片,将前瞻记忆任务(即看到某一靶线索画面时在相应数字上做记号)嵌入其中,动画片结束后要求被试完成若干与动画片内容有关的问题(事先通过指导语告知)。结果发现:1、前瞻记忆任务的成绩与被试的性别几乎无关,与材料熟悉程度也无显著相关;2、与被试对材料的喜好程度显著相关,提示即使在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在完成前瞻记忆任务时也可能会根据偏好自动调整注意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纬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6,29(5):1068-1070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对前瞻记忆进行研究,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正常被试与脑损伤患者之间的前瞻记忆比较。本文则针对目前关注比较少的精神分裂症这种特殊的脑损伤病人,通过对2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名正常被试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进行前瞻记忆研究,试图发现其与正常被试在前瞻记忆的水平、影响因素以及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张哲  张常锋  李广政  于战宇 《心理学报》2014,46(10):1454-1462
本实验采用2被试组别(MCI组、正常老年组) × 3进行中任务变化(无变化、顺序变化、随机变化)被试间设计探究进行中任务变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的前瞻记忆成绩; (2)进行中任务变化对两组被试前瞻记忆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中任务变化越大,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完成前瞻记忆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速度越慢; 而正常老年被试则不受影响。研究支持前瞻记忆策略加工的理论观点, 认为执行功能损伤可能是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前瞻记忆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潘玲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1,34(3):538-545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实验一探讨通过在前瞻记忆任务指导语之前,对靶目标充分学习,达到靶目标的预曝光,研究靶目标预曝光对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不同曝光率的靶目标预曝光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靶目标预曝光能够提高前瞻记忆的成绩;(2)靶目标预曝光率越高,前瞻记忆成绩越好;(3)靶目标预曝光能够减少注意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刘伟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11,34(2):328-331
前瞻记忆是一种记住在将来执行某个意向活动的记忆。研究采取2线索类型×2提示被试间设计探究了线索特征和有无提示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示使前瞻记忆的反应速度明显变慢,说明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可能是自动完成的;(2)在具体线索条件下,被试完成进行中任务的速度显著快于概念线索条件下的速度。说明线索类型虽然没有影响到前瞻记忆加工,但是影响到了进行中任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的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情绪一致性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寿欣  董立达  宫大志 《心理学报》2008,40(11):1149-1157
采用经典实验室研究范式,实验一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知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语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类型是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两种条件下,场依存与场独立个体均发现了TAP效应的存在,而且场依存个体表现出更明显的TAP效应;(2)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的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场独立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场依存个体,而在两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情况下,场独立与场依存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3)在前瞻记忆任务是知觉加工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成绩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在前瞻记忆任务是语义加工时,只有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才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分心条件下的TAP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朱磊  孙里宁 《心理科学》2004,27(5):1124-1126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基于双重任务范式,考察了前瞻任务为材料驱动的情况下,前瞻记忆语音、字形适当迁移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AP)效应。结果发现:TAP效应对前瞻记忆的辨别力指标和传递效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对于前瞻记忆判断标准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黎琳  王丽娟  刘伟 《心理科学》2012,35(3):569-573
对47名大学生被试依次进行自然情境中的人为任务、自然情境中的自然任务、实验室情境中的人为任务和实验室情境中的自然任务的测试。结果发现,相同任务情境中的不同性质的前瞻记忆具有一致性,特别是在自然情境中的一致性更为明显;相同任务性质但不同任务情境下的前瞻记忆没有一致性,实验室中的前瞻记忆与自然情境中的前瞻记忆不能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14.
记忆老化信念是元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测量了94名老年人,38名年轻人记忆老化信念中关于自身记忆信念。结果发现,各年龄组间在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信念上有差异,60~64岁、65~69岁年龄组被试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评价最高,而70岁以上老年人与年轻组被试对特定情境上记忆能力评分无差异;年轻人对记忆的控制感要低于各组老年人;研究并没有发现被试在一般记忆能力信念上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性前瞻记忆是指个体记得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或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做某事。与事件性前瞻记忆相比, 时间性前瞻记忆需要更多自我启动的注意资源, 并主要受到任务重要性、年龄、进行中任务的性质、时间间隔等因素的影响。时间性前瞻记忆主要与额叶有关, 对于其内部认知机制解释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测试-等待-测试-退出模型以及注意阀门模型。但是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以及机制, 尤其是神经机制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认知能力的毕生发展及其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德明  陈天勇  李贵芸  刘昌 《心理科学》2004,27(6):1288-1290
研究认知能力毕生发展过程及其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变化。被试 1 993名 (1 0 - 90岁 ) ,完成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心算、空间表象和记忆再认等认知测验。结果表明 :1 )认知能力发展的发展在 1 6 - 1 9岁组达到高峰 ,2 0岁后随增龄而逐渐下降 ,不同认知能力发展的分离性在 60岁后明显增大 ;2 )几乎所有测验的个体差异性在 2 0岁之前随增龄而减小 ,在 2 0岁之后随增龄而增大 ;3)教育因素对认知能力老化过程的分离性和个体差异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直到合适的情境或时间再执行的一种记忆任务。由于在执行背景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和提取前瞻意向, 使成功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与加工背景任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保持前瞻记忆意向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有影响的现象称之为前瞻干扰效应。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的两个实验, 考察了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缩短, 两类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 且在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 被试查看时钟的策略也有差异。提示了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与事件性前瞻记忆任务认知加工机制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重复前瞻记忆目标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采用多种类型刺激呈现的眼动测量方式考察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加工机制。研究采用2(条件)×5(刺激类型)的混合实验设计,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为红色,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和其他字母的颜色均为白色,背景为黑色。结果显示,显著和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完成阶段中对原前瞻记忆目标的反应时慢于控制条件,而且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后的反应时慢于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的刺激类型。另外,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和之后的眼动数据没有差异;显著条件下的注视点数量多于控制条件,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后的注视点数量多于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的刺激类型。结果说明,前瞻记忆任务完成以后,在随后的阶段中遇到原前瞻记忆目标时被试会投入认知资源对其进行抑制,支持抑制加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与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结果发现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内部控制方面,高认知负荷下10分钟处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干扰量;外部控制方面,高、低认知负荷下6分钟和10分钟处提示均显著增加了时钟查看次数。这表明提示能够通过提高个体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水平促进前瞻任务的表现,但其影响效果受到认知负荷和提示位置等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任务难度对前瞻记忆TAP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瞻记忆中的TAP效应是指,当进行中任务和前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时,前瞻记忆成绩要好于两者工类型不一致时.该研究采用双重任务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进行中任务难度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以揭示注意资源在TAP效应产生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当进行中任务难度较低时,没有出现TAP效应,即进行中任务和前瞻任务的加工类型是否一致不会对前瞻记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当进行中任务难度较高时,TAP效应部分出现.进一步说,当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为语义型时,语义型的前瞻任务成绩要显著好于结构型的前瞻任务成绩;而当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为结构型时,前瞻任务的加工类型没有对前瞻记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