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茨箍头,痛欲绝,肝肠俱裂。负十字,苍凉凄楚,遍体淋血。入骨三钉惨彻肺,受鞭千击映残月,况前推后曳步三跌,哀悴戚。母子遇,泪盈睫,伽略暗,风雾密。正长袍被去,肉糜筋折。苦架凌云犹耸立,长矛刺腹苦追逼.尝苦胆,血水洒人间,赎世毕。满江红·忆耶稣受难@项延煊 ~~  相似文献   

2.
趣味藏歌图     
《中国天主教》2002,(6):7-7,28
我换 血 红流鲜归真架主 恩 大 爱 行 路 苦降仁尽来者尝 救 赎 世 鲍依作七字回文歌,能读出来吗? 图中藏有五字盘形歌和趣味藏歌囹答案:七卑回文歌 主恩大爱行路苦 苦路行爱大恩主 赎者仁爱真流血 血流真爱仁者赎主降来救赎赎世尝尽苦苦架鲜红血血换我归主趣味藏歌图  相似文献   

3.
佛祖言语     
《法音》2006,(7):1-1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1994,(4):49-53
般苦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集灭道。无留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重金钱贱学问的铜臭气已侵蚀到中学生,争相穿着名贵服装,而耻于苦作学问。衣着华贵的学生大受清睐,而苦作学问者大受白眼,使校园充斥着庸俗浅薄之风。为正风气救学  相似文献   

6.
面对痛苦     
“我实在厌恶我的生活,我要任 意苦诉我的怨情,倾吐我心中的酸 苦”(约10:1)。这是旧约中的约伯 在遭受一连串痛苦之后的表白,也是 一总遭受苦难者的心声。所有的人都 有考验和痛苦,连好人也在内。“你 曾留意到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因为世 上没有一个象他那样十全十美,生性 正直,敬畏天主,远避邪恶的人”(约  相似文献   

7.
往生业因至要论李正思学佛的目的是了生死,灭度一切众生,证大涅,此佛四谛所摄。其中决定苦与灭的是业因,集业招苦,道业感灭,即是世出世间两重因果。而了生死的第一方便古德所谓径中径者莫妙于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往生关键正在业因。对往生业因的探讨,有助于最极圆顿...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7月25日上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受比丘戒仪式在西藏日喀则历代班禅驻锡地、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扎什伦布寺隆重举行。清晨6时20分,受戒仪式在扎寺拉让日光殿举行,第十一世班禅的经师加羊加措大师和扎寺5位高僧为第十一世班禅举行授戒仪式,19岁的第十一世班禅礼  相似文献   

9.
苦与乐     
耶稣天主子,甘驯下沙世。屈尊贫贱家,呱呱马厩里。半夜起匆忙,异国避权势。木匠十八载,栖身无枕地。兰年风尘累,眼前慈母泪,讲道令人异。架下一徒弟。苦口掏婆心,无限锥心痛,训诲良匪易。孤身失凭倚。救恩敷百姓,力竭哀声喊:“选民”竟负义。①“主啊!何舍弃?”门徒惊弓鸟,看羔羊替罪,真主遭离弃。比鸿毛代死。强剥身上衣,宝血成永祭,冤辱苦备历。圣功拯沦世。手足挂刑木,宝木战腐恶,利钉透肉刺。苦架开新纪。热血涌创口,X Xx骨松肉撕裂。人生苦多般:不禁混身颤,生老祸病死;挣扎力疲矣。所望求不得,世人不理悟,相爱错离弃。真爱被冷视。纵…  相似文献   

10.
    
正——流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来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  相似文献   

11.
高飞 《中国道教》2004,(4):49-50
在 我 的 印 象 里 , 李 光 富 道 长 像 一 缕 清 风 , 或 者 李 光 富 会 长 介 绍 ,自 上 个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以 来 ,武一 片 岫 云 ,总 是 那 样 的 淡 然 、恬 静 ,几 乎 不 着 一 丝 一 当 山 道 协 在 百 废 待 兴 的 艰 难 条 件 下 , 王 光 德 会 长 历毫 人 世 间 的 纤 尘 , 仿 佛 他 不 属 于 这 个 世 界 , 本 就 是 尽 千 辛 万 苦 筹 措 资 金 4000多 万 元 ,对 所 管 理 的 紫 霄一 位 来 去 不 着 履 痕 的 “仙 ”。 宫 、太 和 宫 、五 …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人,并非经常有快乐的事,而是有快乐的秘诀。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极为坎坷:受排挤,遭诬陷,陷牢狱,受辱骂,屡次被贬,穷困潦倒;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挫折,他都不困在愁苦中,而是以享受人生的态度生活,圆通地自我解脱,善待自己,解脱自己,化苦为乐,苦中求乐,保持快乐、潇洒的心境。苏  相似文献   

13.
许嘉璐 《法音》2012,(5):12-13
今次论坛,适逢佛祖圣诞前夕,香港同胞恭迎佛顶骨舍利,万众顶礼祈求世界和谐,又恰为香港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因此,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佛法的弘扬是极为重要的。众所周知,要使佛法长久住世、造福众生,仅仅依靠修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庙宇殿堂是远远不  相似文献   

14.
执受色身是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是身体存续的根本因,也是身心统一体的有力保障。能执受的阿赖耶识唯有不苦不乐受,并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转识俱起,显示出生命的厚度。能执受与执受法相互依持、相互制约,推动有情生命的相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2,(10):18-19
公益慈善事业以扶助危弱、救济贫困为宗旨,以增进社会福祉、提升公共利益为依归,是人性向善的生动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宗教乃慈善之母,济世利人、劝人行善是各宗教信仰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自他同体",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强调"慈悲为怀,拔苦与乐,普度众生";因"齐同慈爱",道教倡导"求道悟道,济世度人",号召"愍人之苦,赈人之急,救人之穷";伊斯兰教追求"敬主爱人,两世吉庆",提倡"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世班禅受戒仪式在重举行扎什伦布寺举行祝贺庆典据新华社消息,6月1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受沙弥戒仪式,在历世班排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措钦大殿释迦牟尼像前.按照宗教仪轨庄重举行。6月3日,扎寺举行受戒庆典,向十一世班禅表示热烈祝贺。6月1...  相似文献   

17.
佛言祖语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  相似文献   

18.
妈 祖 又 称 天 妃 、 天后 、 天 上 圣 母 。 系 道 教女 神 之 一 。 妈 祖 的 奉 祀起 于 北 宋 。 北 宋 宣 和 五年 1123年 ,赐 庙 额 曰顺 济 。 南 宋 绍 兴 二 十 六年1156年 封 灵 惠 夫人 。 元 世 祖 至 元 十 五 年1278年 ,再 进 爵 为 天妃 。 明 清 时 期 又 多 次 加封 共 达 36次 , 封 号 累叠 竟 达 64字 之 多 。 《正统 道 藏 》所 收 《太 上 老君 说 天 妃 救 苦 灵 验 经 》中 称 : 妈 祖 为 斗 中 妙 行玉 女 所 化 , 受 太 上 老 君之 命 降 生 人 间 救 民 疾苦 。 明 代 由 皇 帝 钦 定 妈祖 为 道 教 …  相似文献   

19.
清代养生学家石成金有一首《知福歌》,“人生堪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苫,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谜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石老先生的这些格言平实质朴,耐人寻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6,(7)
十一世班禅受戒仪式在扎寺举行──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局代表祝贺受戒圆满成功新华社日喀则六月一日电(记者倪四义、多吉占堆)今天,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受沙弥戒仪式,按照宗教仪轨,在历世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庄重举行。今天,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