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海上派"画家冯超然,探寻了民国时期的艺术环境,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生活环境和这种环境下如何造就了冯超然老先生。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涌动,中国艺术界群星璀璨,高手众多,他们都有不同的派别,但大致也就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而"海派"在中国影响较大,绘画作品也在当时非常畅销,绘画风格在当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冯超然老先生就是"海派"大师之一,在当时被称为"三吴一冯",继承了文人绘画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地方画派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地区的海派、北京地区的京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长安画派、南京的金陵画派的艺术风格与观念、代表画家及作品等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3.
海派京剧脸谱与京朝派脸谱差异以及某些首创脸谱在设计的过程中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不断丰富,体现出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对海派京剧脸谱设计的影响。在海派京剧中李元霸、谢虎、马谡、金兀术的脸谱设计与京朝派的不同,是受国家分裂时期,南北处于不同的政治集团控制下,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22,(8):34-35
上海宗教历史悠久。中国第一个佛教团体孕育在上海,中国伊斯兰教新型一管理机构上海清真董事会诞生在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发起在上海……上海是一个开放的移民城市,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在文化方面兼容东方与西方、南派与北派、传统与现代,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宗教作为构成海派文化的要素之一,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性,上海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文化研究拥有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华古国,肇端虞夏。商周秦汉,继武发皇。此后三教并兴,人文彪炳。释教校练空有,儒门协和政教。道教远承巫咸,根植民间,宜此风土,适我民情,故能历经劫难,累世不替。上起朝廷,下及百姓,举凡大醮享祭典礼,婚丧宴集习俗,多受道教浸润。二泉映月,仙乐民情互通;太极拳术,养神练形并举。清静无为,民困缓解以复纾;南华逍遥,文采汪洋而恣肆。历代京师首善之区,通都万家之邑,远至名山大川,灵峰幽谷,多有宫观道院,错落其间。构建制作,其术多方。城市多壮丽,山野尚嵯峨。其壮丽者,甍接琼辉,栋飞虹彩,夺天工之巧,呈班输之…  相似文献   

6.
在明清代道教宗派中,有全真道分支岔派“霍山派”、正一道分支岔派“宣真派”。此两派以其特殊性及其活动局限性,一般少为人知,故而亦少见有资料述其源流。为俾补道教历史资料,兹就余所见闻,略为记述。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热潮中,北京市寺庙管理组也对市...  相似文献   

7.
三车喻又名火宅喻,是“法华七喻”中的第一个譬喻,在汉传佛教的诠释中有三车家和四车家的分歧。两家区别在于三车中的牛车与最终的大白牛车是否是一种,本质是对三乘和一乘的理解不同。三车家和四车家并非始于宗派佛学,在宗派佛学产生之前已经有了两派的分野,早期的三车家有慧观、僧肇、僧叡、道生、刘虬,四车家有法云、慧思。法云是三车到四车的关键转折点,开辟了第四乘的诠释可能性,慧思在此基础上用自身修证经验和如来藏理论,开辟了四车家的第二条路径。产生四车家的根本原因是权实关系的进一步对立,在此基础上为一乘赋予了独立的存在地位和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8.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王志忠语有“龙门、临济半天下”,全真教龙门派自清初以来传播之广与徒众之多,实属罕见,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有关史料加以科学的甄别和分析,探讨了关于龙门派的派名由来、创派人以及形成和兴盛的过...  相似文献   

9.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玄,再到折衷派援儒入玄,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思想体系完备,它试图以援儒入玄为切入点,消弭儒玄的思想冲突,论证尚君、崇礼、治政,重建士族的皇权与国家意识,进而消弭皇权与世族的权力冲突。因此,从深层次上看,西晋中期的思想核心是围绕着维护与强化皇权问题而展开的,这恰被过去史学界所忽略。  相似文献   

10.
林氏刊物与海派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王毛 《美与时代》2005,(12):85-86
林语堂于20世纪30年代所创办的小品文刊物<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给海派文学注入了新质.在其影响下,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大批风格类似的文学期刊,这些期刊连同林氏刊物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阵地,海派文学的发展由此进入繁荣期.  相似文献   

11.
中华古国,肇端虞夏。商周秦汉,继武发皇。此后三教并兴,人文彪炳。释教校练空有,儒门协和政教。道教远承巫咸,根植民间,宜此风土,适我民情,故能历经劫难,累世不替。上起朝廷,下及百姓,举凡大醮享祭典礼,婚丧宴集习俗,多受道教浸润。二泉映月,仙乐民情互通;太极拳术,养神练形并举。清静无为,民困缓解以复纾;南华逍遥,文采汪洋而恣肆。历代京师首善之区,通都万家之邑,远至名山大川,灵峰幽谷,多有宫观道院,错落其间。构建制作,其术多方。城市多壮丽,山野尚嵯峨。其壮丽者,甍接琼辉,栋飞虹彩,夺天工之巧,呈班输之…  相似文献   

12.
李志鸿 《中国道教》2006,(6):28-31,60
道教法术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部分,可以说是道教的“内秘世界”,是中国神秘主义的代表,它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符篆、咒术是道教法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符篆与咒术的研究是理解道教的法术、科仪系统的关键所在,也是进而理解道教的宗教本质的关键所在。作为新出的符篆派,天心派的三光之说是法力的来源,而正法三符是其整个法术体系的基础。同时天心派三光之说、正法三符的出现也对  相似文献   

13.
北魏时期,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译出了世亲的《十地经论》。在译经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见解不同,地论学派分为南北两派,即菩提流支到道宠的北道派和勒那摩提至慧光的南道派。地论北道派被摄论学派所吸收,而地论南道派的谱系则一直连绵至唐代华严宗成立为止。在摄论学传入北地以前,地论南北道派围绕阿黎耶识展开的论争,对中国华严宗法界缘起思想的产生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现就地论南北二派的真如(法性)依持说和阿黎耶依持说、真修作佛和缘修作佛、现有和当有,以及心识说等问题作一个总体回顾,以探究中国华严宗之核心思想——法界缘起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文献记载龟兹自古多小乘学。由于缺乏标明洞窟部派属性的题刻,迄今关于龟兹石窟寺部派问题的讨论应属推测。既往研究认为龟兹石窟寺主要与说一切有部、法藏部有关。一种部派认识如若合理,相关洞窟的典型的考古学特征当与锁定部派独有的理念相应。龟兹石窟寺有大乘及密教遗迹。结合文献可知大乘信仰或于公元3世纪即在龟兹出现,密教信仰亦长期酝酿。龟兹历史当是大小乘长期并行。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問題,“人民日报”于七月四日發表了江泉同志的一篇文章,对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加以归納并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把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归納为三派:第一派是,自西周起就已經进入封建社会;第二派是,春秋战国之交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第三派是,奴隶制的下限是在东汉末年或者魏晋时代。这三派意見在我国历史学界各有其代表性的历史学家,但每派意見当中在一些具体观点上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众說紛紜的爭論。在党提出了“百家爭鳴”的号召后,北京的学术界曾經在聚会、座談中特别提出这个問題,希望我国史学家展开討論,以取得結論性的意见。我国有許多历史学家們也正  相似文献   

16.
五台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县境南北长达150华里。以黄土坡为界有上下五台之分:黄土坡以北为“上五台”,以南为“下五台”。因此,五台县的风俗民情是丰富多彩的,下五台杂有原平。定襄的乡俗特点,最北部则与繁峙、代县的风俗民情有相似之处;一般以台城一带的风俗民情作为五台县风俗民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帛书易传所见的先秦儒家易学,应有三个主要流派:(1)鲁儒易学,其特点是重人道,重人道者达于德,故其强调“尊德义”,属德行派;(2)齐儒易学,其特点是重地道,重地道者明于智,故其注重探讨损益成败规律,属损益派;(3)楚儒易学,其特点是重天道,重天道者深于几,故其重卜筮以明吉凶,属卜筮派。三派各突出了天地人三才中的一才。当然,以上分别是相对的,只是就三派各自主要的解易取向而言的。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1996,(2):23-23
苏子驾鸿飞,扶摇刀间极。浪滔乡风设,好富足安息。笔原绿未巨,花费竟往生。乘愿回日归,菩提番盆清。庄园敬挽诗佛画导为证蕉its\日期重披讪此日定派莲区在西方晚刘衍文并挽雪室冰天体水豪情思权厦】领雨硬黄州诗酒哭先生后学邓云乡敬挽源内其兀体水需,当崩乡目望乡8。连天择人巴山富,积连重阳雁的哀。雨后天清荣菜香,一油新墨写秋表。o若争消天然事,读罢亏待泪两派。空投壮阔又设专,但另百学盲工的。赵见天皇经地过,又传被警钟离群。河人晨亮神灵知,大笔淋漓清乡近。明日格伦云江水,磅讪居处是天池。吉祥于丙于春三8誓愿弘深伤…  相似文献   

19.
李老君祖师在《道德经》二十四章中说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是说 ,真正修道者是谦卑者从不炫耀自己。自以为是者 ,必遭众人反对。应学地载万物 ,日照天下 ,此一体成全 ,道无弃物之量也。如自私与己 ,无德施及众生 ,是有愧天恩地德的。自古至今 ,自大之人 ,自断道源 ,再无大道精华加以补给 ,是不会长久的。通过这段经文的学习 ,对照涂山禹王宫道教邱祖龙门派荆怀堂的道众来说 ,是很有针对性。涂山禹王宫属省级重点宫观 ,有二千多年历史。据史记载 ,自唐朝武后天授三年 ,朝廷派楼观台道士李慎羽来涂山禹…  相似文献   

20.
为期一个月的中国·五台山第二届国际文化旅游月闭幕后,五台山向海内外隆重推出“681”秋冬旅游项目,即六项特色旅游活动、八大佛事活动、一个佛俗民情年,以推动五台山的秋冬旅游活动持续不断,好戏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