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迷失——以先秦诸子旅游开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旅游是以追寻名人踪迹或感受名人文化为目的旅游活动。名人旅游基于"见贤思齐"的大众心理,旅游者通过各种品赏和休闲娱乐方式,深刻体会名人的思想精髓,从而获得启示和教育。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名人旅游渐渐迷失了方向,偏离了名人旅游的理想宗旨。文章以春秋战国诸子的旅游开发为例,列举了其中的文化迷失现象,提出了对诸子旅游理性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范跃进教授主编的《齐文化旅游丛书》,近日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了。这套丛书,全书包括齐地历史名人(上、下)、齐地山水名胜(上、下)、齐地遗址遗迹、齐地风俗特产、咏齐诗文选注,五卷七册,150余万字,图片130余幅。整套丛书,图文并茂,规模浩大,站在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的高度,从整体上对齐文化旅游的资源、框架、思想内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反映。这是第一部全面整理齐文化旅游资源的著作,是齐文化旅游研究的奠基石,对于齐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弘扬齐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淄博市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套丛…  相似文献   

3.
鄂南名人故居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承鄂南文化、习俗和精神的建筑艺术代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其不同时期的建筑又体现了其时代特点及当时人们在审美、精神旨趣等方面的追求。虽有此丰厚的历史资源,但鄂南的旅游发展却十分不景气。文章从鄂南名人故居的基本情况入手,研究鄂南名人故居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开发路径,针对鄂南名人故居旅游产业化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建议其立足地域文化,文化研究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出文化蕴含,并开发创意产品,既吸引了游客前来游玩,又给游客留下回忆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将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色与诗性的山水田园景色进行结合的一种现代都市人群的文化休闲方式。文章以乡村旅游的视点介入贵州海龙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中,贵州海龙囤文化遗产中独具优势的是土司文化,然而在对土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呈现出知名度小,基础设施落后,开发程度不够,缺乏全局意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多角度发展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的相关建议,试图为遵义地区的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示范 《管子学刊》2005,(4):118-121
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和淄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承办,淄博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办的,以“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主题的第六届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11日至13日在淄博市隆重召开。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80余位到会参加讨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与专著50多篇(部)。与会的专家学者以“继往圣,开来学”为新时期人类谋求最大福祉的历史文化慧命为己任,紧紧围绕“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这一时代命题,密切结合我国当今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开发、利用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齐文化开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齐文化开发意指齐文化旅游开发,而广义的齐文化开发则意指对齐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红色旅游是最近几年逐渐崛起的一项特色旅游,它结合了旅游产业和传统革命教育,满足了"教"与"游"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沂蒙山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沂蒙山区积极推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进沂蒙山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虽然在营销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以及大众认知度不足等现实性问题,阻碍了沂蒙山区旅游文化的发展。文章主要从沂蒙红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分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探析出沂蒙红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师瑚 《美与时代》2023,(2):117-119
近年来,在文旅耦合大背景下,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作为一座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绍兴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却存在着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模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融合式多层次全方面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以创新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助推绍兴经济发展,赓续古越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9.
宗教旅游的类型、特点和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宗教与旅游具有某种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本文就如何引导宗教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如何使优质宗教文化资源与健康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佛教圣地、艺术宝库、清凉胜境等方面。申遗成功后,五台山旅游发展要注意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要建设完善的五台山旅游服务体系,科学开发五台山客源市场。为建设和谐五台山,仍须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教育,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雁 《管子学刊》2012,(2):65-69
齐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齐文化元素和符号的总和,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地上遗存、地下遗存、可移动文物等,非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齐人的生存样式、社会制度、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技术技艺、历史名人、历史文献等.齐文化资源具有独一性、地域性、碎片性、持久性、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等特征,是所在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历史文化标志,具有广阔的产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城市周边轻旅游、微度假的新业态之一,露营旅游逐渐发展成热门休闲活动。以杭州市露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建议,包括统一制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旅体资源、创新营销推广策略等,旨在促进杭州市露营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齐文化资源与动漫艺术融合的意义和内涵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探讨实现齐文化资源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同时,强调传承、保护好齐文化资源,必须融合流行艺术形式,更好地应用于动漫艺术创作中,彰显其丰富的文化和多姿的艺术形式,推动具有鲜明齐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省法学会、中国法律思想研究会、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联合发起、举办的齐国法治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5月23日至25日在淄博市临淄宾馆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等6省市的31名法学界专家学者和中国法学会、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文章对民族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更好地将民族创意产品与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文章提出应首先明确旅游区开发定位,并结合当地的乡村资源,树立与民族元素相关的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乡村建设与民族创意产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突破了传统个别旅游景点的限制,将区域内相关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旅游提出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是全域旅游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信息保障中心和旅游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可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旅游信息资源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协作开发、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区域旅游公共信息共享来实现面向全域旅游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史鉴今古为时用──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穆辛由《管子学刊》编辑部与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共同发起召开的"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21至23日.在淄博市临淄宾馆举行。来自上海、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6个省市的25位古...  相似文献   

18.
王雪艳 《美与时代》2014,(4):109-109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有资源的多样性、文化的厚重性、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决定的,特别是现在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发展,以深度挖掘旅游地文汇内涵为主的“深度旅游”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因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通过阐释茶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分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立足点,探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冰雪主题公园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集冰雪文化展示、冰雪运动普及、冰雪旅游开发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新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关于冰雪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和寒地冰雪景观设计的研究居多,关于冰雪主题公园设计策略的研究不多。文章对冰雪主题公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延长冰雪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拓展冰雪主题公园的建设地域、明确冰雪主题公园的设计定位和注重冰雪文化挖掘的设计策略,以推动冰雪主题公园的设计研究,促进冰雪主题公园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