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的画家石溪"为因泉石在膏肓",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对自然山川的热爱是分不开的。石溪与青溪,时称"二溪",石溪与石涛,时称"二石",文章通过对"二溪""二石"的绘画艺术比较,阐述石溪的绘画艺术风格与成因。  相似文献   

2.
蒙德里安是荷兰的画家,他和凡·杜斯堡是风格派的创始人,他同时也是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蒙德里安自称为"新造型主义者",也称"几何形体派"。文章对这位大师的成长经历与艺术经历,绘画理念,绘画特点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1926年出生在英国格拉斯哥,他的视觉审美和对图形的把握受其父亲当年的轮船机械图纸上那精致的形体和颜色应用的影响。他的作品从一开始的汉姆公地住宅,因运用粗野主义手法、暴露混凝土楼板的表现形式,震撼了人们,而被认为是"粗野主义风格",到简朴的斯图加特美术馆,因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色彩也用心调配的,充分地表现了现代建筑特色与古典主义建筑的微妙联系,又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者。他一直没有固定的建筑风格,但是他的作品有着咄咄逼人的风格气势。  相似文献   

4.
赵男 《中国宗教》2020,(4):66-67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绘画作品众多,尤以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最大,因此被誉为"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是最为世人所知的漫画作品,这部佛教漫画集共6集450幅,凝聚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在佛教界、文化界、美术界广泛流传,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五代时期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大花鸟流派,分别以徐熙和黄筌为主要代表人物。其中黄筌以工笔画为主,又称"黄家富贵",他在作画时先勾勒出物象的形态,再用墨色由浅及深进行顺次渲染并赋以色彩。而与之有差别的写意花鸟画以徐熙为代表,又称"徐熙野逸",作画时多用变化的笔墨表现出物象的形态与内部结构,更多地追求物象的神似。五代时期形成两种迥异的花鸟画风格,为后世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派的笔墨绘画技法影响了宋元及以后千余年的花鸟画坛。文章对五代时期花鸟画家徐熙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绘画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及启示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金建荣 《美与时代》2007,(11):57-60
宋末遗民画家龚开,博才多学,能文擅画,尤以水墨写意瘦马与水墨钟馗著称于世.其山水、花鸟也卓尔不凡.他的作品表现手法"怪异",风格独特,常隐寓深意,寄托他驱除异族统治,复兴宋朝的愿望,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其绘画风格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海上派"画家冯超然,探寻了民国时期的艺术环境,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生活环境和这种环境下如何造就了冯超然老先生。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涌动,中国艺术界群星璀璨,高手众多,他们都有不同的派别,但大致也就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而"海派"在中国影响较大,绘画作品也在当时非常畅销,绘画风格在当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冯超然老先生就是"海派"大师之一,在当时被称为"三吴一冯",继承了文人绘画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兴盛,以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带动了江南地区的绘画创作与绘画风格的形成。"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虽出身卑微,常被后人评判为"院体画家",但其身处江南地区的文士交游圈子之中,其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受到很多士人观念的影响。以仇英的《右军书扇图》与《柳下眠琴图》为例,试分析仇英人物画中"工细"与"粗放"两种用笔风格同时出现的现象,并探求两种用笔风格同时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后来的许多画家流派均受到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在立体主义绘画中,毕加索勇于打破西方古典绘画法则的束缚,以不同寻常的视点和表现形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林风眠是"中西融合"的代名词,他终生致力于将中西绘画传统进行吸收、融合与再创造,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绘画艺术的风格。他的人物画作品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西方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可谓融汇中西,贯通古今。  相似文献   

10.
古塔斯夫·克林姆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从被称为"历史画的继承人"到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艺术的开拓者,其绘画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画面以极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而闻名于世,由于画面中的某些隐喻太过引人深思,也有人称他为象征主义大师。文章分别对克林姆特早、中、晚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中个人绘画理念的差异以及绘画风格的演变,以期对他的绘画语言做出更深入、更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朱良志 《学海》2011,(4):129-142
无生法忍是大乘佛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本文以明末画家陈洪绶为例,来分析他高古奇骇、毫无生机的绘画中所包含的特别意味。本文从陈生平重要作品《隐居十六观》中的醒石、味象、缥香、寒沽四观,也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陈洪绶"高古"画境的内在精神。醒石论"古",侧重于时间性超越;味象论"高",从陈怪诞的形式结构中谈其空间性超越;缥香说"今",分析陈的古不是对今的否定,而是在生命超越境界中肯定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陈绘画的冷艳风格便与此有关;寒沽说"活",分析陈高古画境所体现出的永恒寂寞的特点,是大乘佛学"无生法忍"的转语,它通过对绘画意象"无生命感"的处理,悬置了人们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执着,让世界自在显现。本文认为,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是在禅宗影响下出现的独特创造,展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发展重视生命智慧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易元吉是北宋初期一位不可忽视的花鸟画家,对北宋宫廷花鸟绘画风格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绘画技法上秉承花鸟绘画中的写生传统,吸取前人传统精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易元吉在"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大画派中寻找到平衡点,用笔墨创作出生动、野逸的绘画作品,扭转了北宋初期宫廷画院以黄筌父子绘画风格为主导的守旧之风,促进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18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之一,威廉·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的作品,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还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荷加斯的作品虽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相去甚远,但他却是英国风俗画的奠基者,是摆脱国外绘画对英国绘画影响的突破者,创造了英国独特的绘画风格。究其原因,这一独特风格的诞生,与当时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入手,试分析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创作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席勒的表现主义绘画是伴随着浓厚历史原因和地域传播性的,他以自己的方式在视觉造型上,给人们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剌激体验。从日本浮世绘风格的中欧化,中国味道的融合化,地域性美学的"集合",以及本土、本我意识"重塑"。这些分析都反映出地域对艺术风格的影响。本文目标是综合性分析席勒绘画艺术地域性美学。  相似文献   

15.
李成是把自己个人成败的失落之情注入了其山水创作中。他作为败落家族中的子弟,人世炎凉在他心灵上必定会投上厚厚的阴影,不平,愤懑,使他感到生如梦幻,命运渺不可测,甚至可以说正是李成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他的人生及成就。正像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对于山水的留恋其实是对更大天下的渴望,他们的绘画也就不在于题材本身,而在于画外的逍遥以及对万水千山走遍的自由憧憬一样,李成借以自娱寄情的山水画画风,也是一种失意士大夫的强烈自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米勒的绘画精神体现在他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深入发掘与探索,并且使之发扬光大。他在不懈的努力下,终成大器,成为代表西方田园绘画风格的艺术巨匠。米勒油画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着强大的精神内核,通过他的画笔被塑造成为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的平民形象的代表。米勒在他生命的旅程中,经历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和困苦,例如亡妻及丧子等,这些巨大的人生悲剧并没有击败他,反而磨砺了他的强大意志,促使他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经历过人生痛苦的米勒,不但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独树一帜的绘画表现语言和风格,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升华,春雨润物般地把自己的信仰自然融入到绘画作品中,进而体现了绘画精神和伟大信仰。  相似文献   

17.
陈淳是明后期的花鸟画家,出于文徵明门下,是吴门派的著名画家。陈淳追求本心,以诗、书、画作为抒发自己人生理想的方式,其作品表现出了安适宁静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的内心情感,他认为要赋予作品以自身的情感,使作品成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以生气与生命。因此,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新淡雅、充满雅趣的风格,对水墨写意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陈淳早期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其出生的环境密切相关,也深受文徵明、沈周的绘画风格的影响,然而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觉醒的魏晋南北朝时代,顾恺之在画论中第一次提出了"传神论",他是最早将此观点应用到绘画当中的。其中"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思想理论成为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主要依据,对中国的绘画创作及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出发,对顾恺之的"传神论"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结合他的画论,试图探析人物画创作中是如何通过传神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动人。  相似文献   

20.
保罗·高更是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也被列为象征派和纳比派的画家。他用感性的方式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认为激情第一,理性第二。他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作品主题流露着对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